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行動靈修營 以品茶文化操練靈修與祈禱
(2022年07月2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洪泰陽綜合報導】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辦理的特色營會活動,結合品茶文化主題的「祈禱、土地、工作」行動靈修營,於7月11至16日假台中中會鹿谷教會舉辦;延續著往年的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共同從茶文化、事茶儀軌、四季茶席、製茶體驗等來操練靈修與祈禱。

延續往年傳統,每天活動都會邀請與會青年發表心得。師大台文所碩士生陳致綸在「茶席體驗」主題中表示,茶與茶香才是主角,並對比談到與會者在茶與茶香中安歇,但是同時為明日的工作與勞動預備,「在以勞動親近世界的剎那,在與人交通的時刻,在盡心盡力的付出時,在每個一舉一動之中安歇。」於是能專注在每個當下,盡心在每個片刻。

政大哲學所的廖羽恩則談到自己本就會泡茶,但並不很清楚茶的來歷。透過來茶廠採茶、老師指導等流程,習得製作自己的毛茶與紅茶,「從清晨5點半起床,到約凌晨才休息、梳洗,整日工作,偶爾忙裡偷閒。真是時時不容易、刻刻不輕鬆。」在酷熱太陽底下採茶甚至拇指磨破皮,或雙手染上簇簇青心烏龍茶葉香,在忍受睡意與等待茶葉發酵好的時刻,他都感受到上帝同在。「茶在生活之中,工作也是生活,而靈修就諳於其中。」

台大音樂所同學李思穎則說,製茶流程中的等待總是多過於忙碌的時間,卻是當中重要的進程,「完整了茶的生成,也決定了茶如何成為茶。」「Diversity in union. 在充滿差異之間,我們共享營期的時程,共享同一壺茶湯,共享來自上主的憐憫與恩典。在採茶、製茶和司茶的行動中,學習如此行,為的是紀念祂。」

學員檳友(化名)分享,製茶流程中,採茶、萎凋、浪菁、發酵,到炒菁、揉捻、乾燥、焙火,都是決定是否能成為好茶的要素,而上帝也如此透過種種境遇造就現在的人們。「我們如茶,穿上新的包裝,欲將苦澀香,帶給他人回甘的餘韻。」他也思想,這塊土地上,有上帝創造的萬物,人們想要留下什麼給後代?植物、動物、環境、人類,如何有和諧的關係、如何彼此尊重?

莊宇恆表示,經幾日親自製茶過後,營會的第五天正式開始茶席練習。雖然有點亂了陣腳,但每個環節都在體驗前人的智慧結晶,「主角是茶,是它聚集了我們,又有點像是團契、像是信仰,我們因著上帝而聚集在這裡,一同經歷神的愛、一同靈修、一同成長。」

鹿谷茶區從古早到現今都是是台灣重要的茶產區之一,藉由教會長老張彩蘋對於品茶文化的介紹,示範茶席儀軌的進行語學習;執事潘士蘭與理事長林鴻禧從採茶、萎凋、烘焙、揉捻、發酵等待,到製作出高品質紅茶,讓這幾天的活動主題刻印於青年們的心中。

長年帶領青年們體驗泰澤靈修的台中大專學生中心牧師潘忠杰表示,行動靈修營帶領學員進入在地場域,在實際工作中認識人與土地、生活與議題;在工作與行動中祈禱,學習在每件事情中看見上帝的臨在。透過轉換平常的生活場域,長達一個禮拜的行程才能讓學員放慢腳步,身心安靜下來,慢慢進入靈修的狀態,在祈禱與靜默中,重新探索行動背後的動力和呼召。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30多年公僕生涯信靠主 范大陵長老外交部福音午會分享職場蒙福秘訣 (基督教論壇報)
專訪斯里蘭卡前線》黑暗中仍見激勵人心時刻!宣教士解析「奶茶要領」 (基督教今日報)
課業繁重、預備國考...醫學系大五生不被忙碌淹沒 使用懷相工具為主贏得靈魂 (基督教論壇報)
名主持人博恩談「我為什麼不信基督教?」 YouTuber迺哥回應 (Christianity Today)
騎車、戶外散步免戴口罩 牧師講道離會眾小於1.5 公尺仍建議全程戴罩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