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探索頻道】其福慕光五福連年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首位盲人牧師 |
(2022年06月24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0
|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鄭青萍(退休牧師)
來自Pinuyumayan(比努悠瑪雅恩)族的林其福,1971年畢業於台灣神學院,1976年封牧,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首位盲人牧師。他在慕光盲人習藝所(今慕光盲人重建中心)信主,受到該中心創辦人、七星中會羅東教會長老陳五福的悉心栽培,以及他的牧師陳耀宗大力協助,人生得到了翻轉,心眼也明亮起來,因而踏上事奉之路。本文經實際多方採訪,並參考包含林其福自述見證等11篇文章及報導整理而成,企盼帶領讀者認識林其福的故事。
在台東放牛的孩子
「其福!你真是瞎了眼啦!看什麼牛啊!都走進人家田裡了,吃了那麼一大片,這麼沒用!怎麼還不去死?」表姊夫氣沖沖地大聲指責林其福。雖然林其福看不見,但可以想像一直對他很不友善的表姊夫臉色如何。「我是瞎了眼啦!就是看不見,才會讓牛走到人家田裡去,要我怎麼辦?」林其福在心中嘀咕著,卻一句話也不敢說出口。
林其福是台東的原住民,他的身世說來很坎坷,出生在部落裡的一個貧窮家庭,才三個月,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撫養他,沒想到六歲時,林其福因為出麻疹發高燒不退,延誤治療,影響視神經。在那個年代,台灣醫療環境不如現在,林其福從此就完全看不見,他的生命進入黑暗當中。
後來母親改嫁,繼父也帶著兒子,所以一開始就看不起林其福是個盲人,常為了這白吃飯的拖油瓶,跟他母親爭吵,阿姨看不過去,便把他接到家裡住。這時林其福已經九歲了,每天跟著阿姨、姨丈到山上去種木瓜、香蕉,在樹下照顧阿姨的嬰兒、揹嬰兒,山路崎嶇不平,上上下下難免跌倒,果園裡蚊蟲又多,不只顧自己,更要顧著娃娃,很是辛苦。雖然寄人籬下,但是吃住有了著落,也只好忍耐、再忍耐。
12歲開始,林其福的大姑媽對他頗有負擔,於是就要他白天到家裡打雜、做些零工,諸如鋸木頭來燒火、晒稻穀、舂米、剝花生等雜事,藉此給他些零用錢。這樣的關懷在母系社會族群裡,是很自然的親情,但表姊夫不喜歡林其福,常以他藉題發揮跟表姊吵架。17歲起,姑丈要他去放牛,由於他看不見,牛經常吃了別人家的農作物,會跟姑丈要求賠償,有時田地主人甚至當場鞭打林其福,一點憐惜也沒有。林其福非常痛苦,「沒有歸屬感」與「無能累贅感」交互作用,緊緊咬住他不放,讓他哀痛欲絕。生命是如此的艱困,心中一片漆黑,好幾次,他真的覺得撐不下去,想說:「乾脆去死算了!」但要自殺,卻又不知道怎麼做,於是挫折感更為加深,心情也越發沉重、低落。
熬到了22歲,有一天村子裡來了一個「擺浪」──謝先生(擺浪是原住民對漢人的稱呼),跟媽媽說羅東有一所盲人學校,包吃包住費用全免,而且可以培訓盲人學習獨立自主,有一技之長。對林其福來說,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可以救他脫離現今困境,還能學習一技之長,真好!徵得母親同意後,這個好心人替他辦理報名手續,村幹事也為他籌款,購買皮鞋、衣物、行李箱,還有到羅東的車票;出發當天,謝先生來帶他,搭花東小火車到花蓮。離家出門、搭車,對林其福來說,都是第一次,很新鮮。晚上在花蓮火車站前小旅社住了一夜,次日起個大早,乘坐公路局汽車,經由還沒鋪上柏油的蘇花公路,費盡千辛萬苦、塵土滿身的林其福,在第二天黃昏時終於到了羅東。
五福連年,增添其福
當時「慕光盲人習藝所」房舍未完成,所以暫時住在所長陳五福長老家裡。五福長老是羅東教會的長老,一位眼科醫師,出生在敬虔的基督徒家庭,父親陳琉球,養育五男四女,原本務農為生,因為家中食指浩繁、生活不易,後來從商。陳五福長老排行老么,上有四個哥哥、四個姊姊,因而得名「五福」。他從小勤勉好學,喜愛閱讀,先後就讀羅東公學校(今羅東國小)、基隆中學、台北高等學校(今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今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後,留在學校的附設醫院,擔任眼科住院醫師三年。
1946年,陳五福長老回到家鄉羅東,取得父親首肯,以及大力支持,籌款買下1916年日本人清野滿正郎自建的「清野病院」,開設屬於自己的「五福醫院」(後改名為五福眼科)。這棟已經有30年歷史的醫院,外觀是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同年,陳五福長老和三峽救生眼外科醫院院長陳文贊長老的長女,也就是正在修習牙科的陳連年女士結婚。
陳文贊長老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前,曾經擔任台北馬偕醫院代理院長職務,為了籌建台北中會三峽教會的禮拜堂,推辭真除、返鄉行醫,陳家四代都是三峽開業醫師。陳五福長老夫婦育有二男三女,婚後陳連年女士放下醫師專業,全心照顧家庭、協助夫婿執業,夫婦名字合在一起是「五福連年」,傳為佳話。
1959年陳五福長老與陳連年女士商議,創辦「慕光盲人習藝所」,他醫治過很多罹患眼疾而看不見的病人,為了讓盲人脫離生活和心靈的困頓,決定設立盲人習藝所,自任所長。經政府核准,改稱「慕光盲人福利館」,最後定名為「慕光盲人重建中心」。招收15至40歲男性盲友,包含弱視者,班級分初級與高級班,修業期間各為一年,幫助他們獲得一技之長,能獨立自主。
從小到大,林其福不曾聽人說話像長老夫婦那麼溫柔,跟以前仰人鼻息的境遇全然不同。在陳五福長老家裡,他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飯菜,和他過去勉強溫飽的飲食迥然有別,讓他非常享受。陳五福長老的兒女們也對他非常親切,待他有如兄弟一般,他後來曾提及,到羅東六個月後是農曆過年,陳五福長老邀不想回台東的他一起圍爐吃年夜飯,飯前帶大家感謝禱告時,陳五福長老說:「今年圍爐,我們家增添其福,感謝天父上帝保守,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當他聽到「一家人」時,深受感動,流淚不止,陳五福長老把他當成家人。他們夫婦親切地招呼、布菜,飯後還發給他一個2000元的紅包,手上拿著生平第一次得到的壓歲錢,他覺得:「我怎麼會如此的幸福!」第二天到羅東教會做正月初一新春感恩禮拜,結束回家時,陳連年給他500元,鼓勵他回台東老家去探望媽媽,又準備許多年節的伴手禮讓他帶回去。他們對林其福付出的大愛,銘刻在他心中,永遠沒有消退。
慕光
剛開始,林其福只能用日語和陳五福長老夫婦交談,因為他在家鄉只講原住民族語和日語,完全不會講台語和華語。漸漸地,又知道陳五福長老一家人是虔誠的基督徒,每天早上七點前就到慕光習藝所,陳五福是所長,要帶領全體師生晨禱,會用聖經經文、聖詩歌詞介紹福音。但林其福過去幾乎沒有參加過聚會,過去在台東,雖然村子裡有教會,但是眼睛看不見的他,就如同被看不見的邊緣人,加上他幾乎是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很少進入教會,對基督信仰完全不熟悉,又受到語言的限制,所以剛開始聚會時,對於所長這些講話是毫無感覺,只是基於尊重,好像在聽,卻沒有聽進去。
開學後一個多月,林其福一直覺得很孤單,他跟同學之間的語言完全不通。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同學還認為他是會殺人的「番仔」,爭相告誡,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每個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不敢與他來往,造成林其福心中極大的失落與爭戰。最後林其福下定決心,回台東。他提著行李箱一路摸索,到了羅東公路局車站,買好蘇花公路車票,上了車,開車前五分鐘,陳五福長老趕來勸他下車。親自用他的哈雷機車載他回學校,帶給了習藝所同學們很大的震撼。
那天晚上,陳五福長老又來學校,再次用他的哈雷機車載著林其福去海邊散步。陳五福長老在沙灘上,沿途跟他描繪月亮、海洋的美,這些影像還依稀在林其福的腦海裡,小時候看過,雖然已經離得很遠,但還是有印象。最重要的是,那個晚上,陳五福長老向他傳福音:「天父創造的東西,都有祂的計畫,湯匙有湯匙的功能,掃把有掃把的作用,天父上帝創造你,必定有祂的美意;耶穌基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接受耶穌做你的救主,會改變你的人生。」
回到習藝所,睡覺前,林其福生平首次向天父禱告,懇求陳五福長老所說的真神能改變他的人生,然後他便香甜入睡,直到隔天清晨六點半才醒來,這是林其福生平第一次這麼好睡。以前睡覺,都要先為了他的遭遇流淚哭泣,輾轉難眠,躺在阿姨家牆腳的地上,翻來覆去,滿腹苦水。煩惱將來能做什麼?以後要怎麼活下去?但是那個晚上,林其福把所有的辛酸苦楚全部交給天父上帝,他的重擔都解脫,心中暢快無比。接著在羅東教會陳耀宗牧師和習藝所盧明松主任的鼓勵下,林其福開始穩定到羅東教會參加禮拜。
(待續)
|
新聞照片: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
|
|
|
|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