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疫情重創民生致心理疾病激增 美最新研究顯示:固定上教會讓身心更健康
(2021年12月2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基督教頭條新聞網》刊登一篇報導,指出每周去教會的人,在心理和情緒健康相關測驗中名列前茅,其中有44%比例的人,評估自己的身心狀況為「極好」,幾周去一次、或每月去一次教會的人,則有38%的比例,認為自己的身心狀況「還不錯」,沒有上教會習慣的人,在此項評估選為「極好」的比例「更低」。

進行該項研究分析的蓋洛普研究人員—梅根( Megan Brenan)表示,「每周上教會的美國人,比起沒有此習慣的人,具有更好的『情緒抗壓性』。」團隊找了800多位美國成年人,在上(11)月進行該項調查。

儘管美國是以基督教信仰為大宗的國家,美國現在普遍人民的身心狀況,卻是21年來最低。因新冠疫情的打擊,非常多人的生活受到衝擊、和不得已的劇變。梅根表示,2020年以前,近半美國人認為其身心健康狀況還可以。「疫情在美國大流行快要兩年之後,人們仍持續面對疫情造成的嚴重影響。」

警訊:疫情重創美國人民的心理健康

普遍來說,美國人自評自身身心健康比疫情前「更差」,只有34%的人認為,其身心健康狀況「極好」,2020年的比例是42%,更早之前為45%。

《紐約時報》本(12)月刊登與美國人心理健康有關的報導,其中指出,有越多的社會工作者、心理諮商師表示,他們已開始無法負荷需要尋求諮詢的人的需要,特別是許多被心理疾病困擾的年輕人,因數量實在太大。

「我認識的諮商師都感到『分身乏術』,從未遇過『需求量這麼大』的狀況。」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名臨床社會工作者湯姆·拉修斯(Tom Lachiusa)說。「我提供出去的每個諮商時段,都額滿了。」

紐約時報訪問1,320位心理專業的工作者,了解在疫情間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因著焦慮和憂鬱症狀尋求幫助的人們,佔最大比例,四人當中就有一人有「自殺意念」。

經更深入了解,十個諮商師中、有九位表示,前來求助的病患比過去更多,這同時代表,要得到幫助的人需等待更長時間。「我工作的地方在郊區,即便如此,每周仍平均要推掉7到10個前來問診的人。我認識的其他諮商師,時段也全滿。」另位諮商師艾米(Amy Wagner)說。

事實上,美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同樣深陷疫情重創,這兩年,對無數人民的生活造成直接衝擊。特別於疫情最嚴峻時,連教會都不能去,這卻是人們「最需要信仰」之時。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菲律賓遭逢今年最強颱風 死亡人數攀升至208人 宣教團體籲代禱 (基督教論壇報)
新北平安夜 眾牧長千人詩班帶領萬人齊唱〈平安夜〉 宣告苦難中主賜平安 (基督教論壇報)
驚險一瞬間!主日舞台燈突砸下 林憲平牧師:巧妙保護全家人 只有神做的到! (基督教論壇報)
「愛無限」PLG職籃公益活動》 (基督教今日報)
文青過聖誕!微電影X舞台劇X拍照區 張時斌牧師:以家的概念,呼召人們回到「神的家」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