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全球青少年文化」線上分享會》 Z世代青少年面對5挑戰 服事者需警醒且有新皮袋
(2021年08月1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長期致力將神話語的真理傳遞給兒童、青少年的「台灣希望之書」(OneHope Taiwan),於8月17日透過Zoom進行「全球青少年文化」線上分享會,報告該單位「全球青少年文化」調查,並邀請李協聰牧師(台北101教會)分享信息。
  「全球青少年文化」調查報告蒐集全球20個國家,對8,000多名13-19歲青少年做5個層面的研究,從不同角度了解現今青少年所面臨的希望與危機。
  「希望之書」柯淑冠主任表示,這項研究與報告的重要性在於發現青少年真正的需要,才能從神話語的角度設計滿足他們需要的內容,以至於在「後現代主義中培養屬神的世代。」研究對象為13-19歲的青少年,他們在這個年紀中彷彿像坐一趟情緒的雲霄飛車,會有高興、驚訝、心碎或各種心理掙扎的過程,需要上一代幫助、引導他們安全的度過這段「生命最具挑戰,卻也形成性最強的過程。」

5面向分析青少年面對的挑戰 需善用屬靈敞開度
  希望之書同工李馨如報告「全球青少年文化」調查時表示,「希望之書」2019年開始從20個國家中13-19歲,同時被稱為「Z世代」的年輕族群所做的一項調查。其中20個國家包含阿根廷、巴西、中國、埃及、印度、荷蘭、南非…等國家,透過14種語言、8,000多位青少年分別就5面向:宗教態度與行為、個人困境與掙扎、數位連結與影響、身分認同與關係,以及影響的來源與引導進行數位化流行趨勢和行為之大型研究。

  接受調查的青少年信仰比例:其他宗教佔有23%、無特定宗教34%、基督徒43%。基督徒比例較高是因為特別在每個國家取樣至少10%的基督徒。

一、宗教態度與行為:超過半數(52%)的全球青少年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讀過聖經或其他宗教的經文;超過一半(52%)的青少年相信「所有宗教教導的真理都一樣真實」。僅有7%的人表現出委身基督徒的信仰和習慣。
  並且,不上教會的青少年大多表示,如果被邀請,他們願意參加教會活動,並認為他們所認識的基督徒大多為「善良、願意付出關懷」。由此可知,許多青少年不一定是拒絕信仰,而是沒有人傳福音給他們。
  在此項研究中顯示全世界每14位青少年裡面,只有不到一位致力活出基督信仰與行為。而委身的基督徒特質是: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相信罪得饒恕只能透過相信耶穌基督、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每週至少自己讀經一次、每週至少禱告一次、相信上帝存在並和祂建立個人關係。
  透過此面向的研究報告,「希望之書」得到的結論是:
   1. 需善用這世代對屬靈的開放性。現今的青少年是尋求者,他們願意對屬靈經歷抱持開放的態度,無論這個經歷從何而來。因此,青少年需要發揮同儕的影響力,「你的朋友可能正在等著你邀請他。」
   2. 跟隨基督既是一種身分,也是一種紀律。不只是稱為「基督徒」,也活出基督徒生命的紀律。
   3. 真理本身就具有排他性。研究發現,很多青少年不太能接受真理具有排他性,意思就是「如果我接受基督,是不是就不能夠包容其他宗教信仰?」所以,教會如何倡導寬容的社會文化,卻也能在基督信仰裡面活出真理,就是重要的考驗。



Z世代青少年面對情感掙扎 家庭關係是勝過的契機
  二、個人困境與掙扎:曾在3個月裡,有1/5的青少年曾表示對同性別的人產生性吸引力。同時這份涵蓋全球的報告中顯示有1/4的青少年在過去3個月內曾有過自殺念頭。這表示有相當多的青少年身心狀態正在痛苦掙扎,例如:感覺孤獨、憂鬱、高度焦慮、想自殺或嘗試自殺…等。並且女孩在心理健康方面比男孩面對更多的掙扎。
  三、數位連結與影響:報告顯示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網7小時23分鐘,而大多數青少年表示社群媒體有助於他們的生活滿意度;64%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為1小時或更少;重度使用網路的青少年(每天使用10小時以上)更容易在心理健康上出現自殺未遂、高度焦慮、憂鬱症與自殺意念的心理問題。
  透過此項報告,顯示出「影片」在青少年族群中深受歡迎,也是他們時常會透過觀看影片的方式接觸到世界資訊。同時對於社群媒體產生的反應好壞參半,更重要的是,有一群坐在螢幕前的青少年可能正在苦苦掙扎(例如:網路霸凌)。
  四、身分認同和關係:大約一半的青少年認為「性別是指一個人出生時的性別」;另一半的人則認為性別可以根據個人感受或性吸引力而自己決定。而全球有48%的青少年認定「婚姻不應該限定為一男一女」。
  這顯示出青少年世代對於性別認同抱持著分歧看法,並且他們對於婚姻有自己的想法。女孩對於婚姻的觀點和經歷與男孩不同,而青少年對於家庭關係普遍感到滿意。
  五、影響的來源與引導:多數青少年表示「個人經歷是他們改變對宗教看法的首要原因」。對於生命的意義,青少年認為「家庭」是他們面對生活中重要問題的主要影響力。相對來說,很少有基督徒青少年會說「牧師的教導是他們改變對信仰看法的主要原因」。可見家庭對青少年的重要性,也具有非常高的信仰影響力。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緊急代禱》 (基督教今日報)
《斯卡羅》主角「卓杞篤」罹癌病重 曹瑞原導演、部落牧師籲代禱 (基督教論壇報)
《斯卡羅》主角「卓杞篤」罹癌病重 曹瑞原導演、部落牧師籲代禱 (基督教論壇報)
耶路撒冷森林大火蔓延6城鎮萬人撤離!逃亡民眾:宛如末日來臨 (基督教論壇報)
世界各地受疫情、戰亂影響 武昌教會舉辦「與宣教夥伴對話、線上密室逃脫」看見世界的需要!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靜得

求神憐憫這世代。得著Z世代!

發言日期: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