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12月2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疫情下確診者關懷》 隔離病房不孤單 彰基多管齊下用愛暖心
(2021年07月2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簡稱彰基)收治百多位確診病患,隔離期間除了有身心科醫師接受照會,以電話方式評估個案精神狀況,還有院牧關懷師電話問候關心,病房護理站甚至透過廣播方式,讓情緒沮喪的隔離病人,打起精神來做運動、唱詩歌,多管齊下使隔離期間病人感受溫暖關懷。
 彰基院長暨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表示,彰基打造多處專責病房收治確診病患及疑似個案,除了完善的硬體設備之外,院方更注重全人關懷,從不同面向提供病患全方位關懷,使病患在隔離期間放下焦慮、擔憂,在病房中安心接受醫護團隊照護。
 「負壓隔離病房的病人不但要和新冠肺炎病毒對抗,身心更是受到很大的煎熬,而且要忍受相當大的恐懼跟孤單。」陳穆寬教授指出,相當感謝精神科、院牧部、社工及醫護等團隊,讓很多病人面對疾病的痛苦,造成失眠、焦慮,甚至是無法進食的情況,都能夠一一克服,讓所有新冠肺炎病人,在負壓隔離病房裡面能夠得到身心靈全方位全人的照顧。經過細心的照顧,在醫學中心的南郭院區一般病房裡,已經沒有任何的新冠肺炎病人,都已經順利出院,這都要感謝整個團隊對於病人的百般呵護照顧,感謝他們在這段時間的努力及用心。
 彰基精神科醫師黃斯聖表示,確診病人入住專責病房之後,都會照會精神醫學部進行身心評估,包括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病史、目前精神狀況、是否有菸酒及特殊藥癮或毒癮;另外,就是評估病人自殺及暴力的風險,因為病人入住病房後,不只是身體的衝擊,對於心理衝擊也很巨大,最明顯的就是說病人在入住以後,自由是遭到剝奪的狀況,隨之而來的是如何去治療?如何康復?這段時間要怎麼獨處?心理上所遭遇到的衝擊,包括憂鬱、焦慮跟失眠都也會隨之而來,所以在入住病房以後,精神醫學部會對病人進行整體評估,將提供最完善的身心照顧。
 彰基醫院專責病房照會身心科約40多位病人,女性佔20多位,男性10多位,年齡分布很廣,最年輕為26歲,最年老是99歲。黃斯聖指出,不同的年齡對於身心靈方面的衝擊就有所不同,必須試著個別化的服務,因此會跟該醫療團隊做明確的溝通,如何提供病人最完整的治療。另外,病人家屬其實也面臨到心理的衝擊,包括會擔心自己是否也染疫、必須自主健康管理,或是居家隔離。一般民眾要如何做心理上的調適,許多相關單位,包括政府、台灣精神醫學會及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等,都提到「安、靜、能、繫、望」口訣,在疫情之下做為緩解心理壓力的五個原則。
 目前著重在防疫的作為,比如說「TOCC」機制,確實詢問並記錄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等資訊,很容易會落入到對確診者或是接觸者的一個「標籤化」、甚至「污名化」狀況,要怎麼去改善這種狀況,必須要從自己做起,比如說對於這個一些專有名詞的使用,必須要用一些比較中性的名詞,比如目前以「COVID-19」、「新冠肺炎」取代「武漢肺炎」,這是最基本能夠做的事情。
 彰基院牧部牧師、關懷師更提供電話關懷,甚至有些專責病房以病房廣播方式帶領病人唱詩歌、作運動。準備病房廣播內容的阿韻尤命牧師表示,病房中許多病人對於病況不確定、身體不自由,特別有些相互感染的家人或親友,內在也容易產生自疚感,但是「藉著上帝的話舒緩他們的壓力,讓他們知道在專責病房裡是接受醫療照護的,有上帝的愛陪伴、醫護人員的全心照料,就有康復重新得到健康的盼望。」
 阿韻尤命牧師表示,剛開始早上廣播時刻,很多病人都躺在床上不願起身,還處在沮喪的情緒裡,但慢慢大家都會配合,廣播時間一到就自動到病房的視訊鏡頭前跟護理站的護理師揮手,也會跟著詩歌擺動身體;護理師們也會透過病人們每天早上參與的程度,評估其當天的情緒。
 關懷師許雅淑是在電話關懷中,安撫了一位年輕媽媽心中的焦慮,許雅淑表示:「有不少確診者是全家都被隔離,像這位媽媽,非常擔心生病中的丈夫無法獨自照顧年幼的孩子,又擔心被單獨隔離的長子會孤單害怕。」透過多次關懷、傾聽以及禱告,年輕媽媽終於慢慢放下焦慮,也比較能入睡。
 專責病房護理長陳素秋在觀察中發現,由於有部分護理人員原本不是在專責病房服務,初次照護染疫病人內心難免有憂慮不安的情緒,所以早上這段短短時間的詩歌、信仰祝福,對護理人員也有安定跟舒緩的作用,讓他們跟病人都更有信心面對當天的挑戰。
 黃斯聖指出,大家都希望自己在疫情中能夠安全且不被感染,有時候彼此之間就會有許多的防衛心,不能夠說這種小心和防衛心不好,假設要讓新冠肺炎疫情能夠更好地控制的時候,反而要「去標籤化」跟「去污名化」;如此一來,這些可能的接觸者、可能得到COVID-19的病人,才能夠從家裡走出社會,才能夠從家裡走到社區的篩檢站來接受篩檢,然後能夠得到妥善的治療,這對整體社會的防疫,還有對於新冠肺炎的治療,都有長遠的幫助。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後疫情時代,青年工作該如何突破? (基督教今日報)
首次宣教之旅險遭性侵 她以耶穌的愛為加害者禱告 今走出陰霾創建國際慈善兒童事工 (基督教論壇報)
教堂不開放、牧者為平安迫切禱告 不可能的東奧在艱困中堅持下去 (基督教論壇報)
從受助童成為東奧中華隊舉重國手 江念欣、方莞靈原力崛起 突破困境舉出一片天 (基督教論壇報)
基督教在沙國發展不易 但波灣有350萬人信主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