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國家人權委員會線上座談討論司法精神醫院
(2021年07月1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宜瑩採訪報導】政府為在精神障礙者犯重大刑事案件的法制面補強,欲設立司法精神醫院,但人權團體認為有違反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疑慮;這項議題也成為國家人權委員會7月9日舉行的「精神障礙觸法者處遇制度」線上座談會討論焦點。

「精神障礙觸法者處遇制度」線上座談會,針對1.行政院籌建中之司法精神病院,是否符合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2.行政院擬修法取消監護處分5年上限,如何保障受處分人之基本人權?3.司法院擬修法新增刑事訴訟判決前的緊急監護處分,是否有違憲疑慮?等3大議題進行廣泛交流。

監察院長、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表示,為減少民眾憂慮,行政院、司法院、法務部提出設置司法精神醫院與相關法案及配套措施,目的是強化社會安全網,避免類似憾事再發生;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站在監督及提醒政府施政,避免邊緣化或排除任何弱勢前提,了解評估國內人權保護情況,促進國內法令與國際人權規範能相符合,對各項人權公約提出獨立評估意見,這些都是國家人權委員會重要職責。

因此在政府建置完善社會安全網、保護國人安全同時,更需要審慎檢視法案創制、修正與實行,不可違反憲法與人權公約對人身自由的保障,或是不利於精神障礙者回歸社會的可能,「精神障礙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社會對精神障礙者的恐懼、陌生與拒絕了解、不認識。」陳菊說,如何讓國人認知到這點並且在觀念上有重大改變非常重要。

陳菊指出,她非常嚮往比利時城市赫爾(Geel),他們對精神障礙者友善對待與照顧經驗模式,讓精神障礙者日常生活、與一般人無異,被人稱為精神障礙者的天堂,讓人相當感動;赫爾模式也整合到比利時整個國家的醫療系統,成為精神障礙者社區照護標竿。她盼望,有一日台灣也能像比利時一樣,用擁抱與溫暖來接受精神障礙者,她有這樣的夢想與期待。

在這場線上座談會上,司法、法務等代表都強調,司法機神醫院所收治的對象都是受監護的處分人;這些觸法的精神障礙者被收治在司法精神醫院、療養院精神病房或透過社區處遇、定期門診等,是依照個案的精神狀態、行為、暴力風險分級分流來處理,完全符合CRPD相關的規範,並無違反或牴觸,也可促使精神障礙觸法者早日回歸社會的一種司法處置模式。

可是學者、人權團體代表卻認為,CRPD第16條規定身心障礙者人格及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其接受教育、應考、進用、就業、居住等權益不應被歧視;也直指司法精神醫院就是一種監護處分,本身縱使出發點立意良善,仍有違反CRPD之嫌;看來公部門與學者、民間團體在此議題上還未有一致的共識。

除了這場線上座談會,監察院也關心疫情當下,台灣推估有超過5萬的民眾創傷處理、情緒問題及療癒之路被迫中斷,影響兒少與學生的身心健康甚鉅;為此監察委員紀惠容、林郁容申請主動調查,盼望政府相關單位盡快開放醫療機構、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申請執行遠距(通訊)心理諮商業務,以因應疫情下有數萬件大量心理諮商的需求。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印尼疫情反撲!印華基聯受政府委託施打疫苗 眾教會推動禁食禱告 (基督教論壇報)
首位民間航太業者飛上太空!70歲布蘭森完成兒時夢想 從「上帝角度」俯瞰地球之美 (基督教論壇報)
迎向418新季節點燃亞洲復興之火 IHOPKC中文先鋒學校:貼近神的愛 進入家的水流 (基督教論壇報)
影/社區疫苗接種「戰」─醫護團專訪》自願犧牲假日投入:越是苦難動盪,就越要發光! (基督教今日報)
張雯玲疫情中開線上開展 畫說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