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疫情下的汙名化問題 媒體責任重要
(2021年07月0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採訪報導】萬華、枋山、街友、移工、芒果——疫情期間,地區、行業、族群甚至是物產的「汙名化」消息在大眾及社群媒體間傳播;本篇採訪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朱旭中,從大眾傳播專業角度,談當今媒體生態、閱聽人習慣對汙名化的助長,以及建立媒體識讀素養的可行之道。

朱旭中首先說明,「汙名化」是有目的性地特定貶低、惡意、歧視,片面形塑、呈現某個群體、對象的形象;就像疫情爆發初期,萬華遭受嚴重汙名化,甚至長久以來存在的當地議題也被刻意放大檢視。而近幾年人們熟知的「假消息」,則是指不實資訊,亦有可能成為達到汙名化目的的手段。

她進一步指出,汙名化也牽涉到社會結構權力關係,例如掌握發言權及有效傳播管道,掌握媒體資源者更可以藉由訊息散播助長汙名化;加上大多數閱聽人仍然是被動接受、吸收、解讀媒體訊息,普遍來說較難區別這些訊息是否帶有汙名化目的。

朱旭中又點出,閱聽人近用媒體時都有選擇性,例如本身的政治色彩等,立場不同者就不接觸,縱使接觸也多是批判,說服力較低;反之,立場越是相近,就越強化閱聽人對該媒體觀點的認同。而社群媒體又比大眾媒體存在更多選擇,例如臉書使用者按讚的粉絲專頁通常都是自己感興趣的,隨著貼文刷新和曝光,又更大量接收同質性資訊,形成同溫層。

就朱旭中觀察,目前台灣社會與媒體習慣以「貼標籤」方式陳述,使得社會討論光譜趨往兩極,例如政治的綠營或藍營、議題的進步或保守、政策的鷹派或鴿派;雖然這樣分類較易理解,卻也壓縮對話空間。

關於去汙名化,由於刻板印象是日積月累、順應社會脈絡而定型,朱旭中坦言確實較難改變,但隨著時間,還是有些進步,例如早期媒體會稱呼「新住民」為「外籍新娘」、「外籍移工」為「外勞」,並且以偷竊、鬧事等負面新聞報導居多,但近幾年除了名稱使用的改善,在報導題材上也有所轉變,開始關注他們的文化和權益。「但這需要長時間,且媒體的責任是很重大的。」她強調,尤其閱聽人不太可能親身接觸每件事情、每個議題、每個族群,多數仍是接收媒體資訊並可能就此產生既定印象。

面對汙名化問題,閱聽人除了不主動轉發歧視消息,還可以做些什麼?朱旭中建議,以媒體識讀素養來說,鼓勵閱聽人盡可能接觸多樣性資訊,而不只是特定媒體;且避免參與社群媒體的起哄與論戰,「因為很多時候那些並不是在理性討論。」另期待閱聽人們學習、訓練多點同理心,減少先入為主的認定,「若不能將心比心,至少也要互相尊重。」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濟南教會香港團契捐贈PAPR予防疫前線醫護 (教會公報)
勵馨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受贈向日葵小屋行動車 (教會公報)
迎接泰雅靈風吹起50禧年》7.7直播全國禱告會 24小時連鎖禱告守望 (台灣國度復興報)
三級警戒、放暑假無縫接軌 調查顯示超過五成家長很崩潰!長假急需關顧支援 (基督教論壇報)
疫情蔓延的世界,年輕人你「躺平」了嗎?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