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擁抱絲路與藝術綻放」公益演講》追求自已引以為傲的人生 永遠不嫌遲
(2021年06月2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一場藝術、生命與美的下午饗宴!由卓越藝術傳播基金會與地球探索保護協會贊助的「擁抱絲路與藝術綻放」公益演講,於6月26日下午,邀請敦南藝術講堂創辦人張志龍先生及以色列流浪旅人波阿斯(Boaz),從藝術(Art),文學(Literature)與愛(Humanities)三個面向探討生命和人性關懷。

 張志龍是國內藝術美學推廣的指標性人物,他暢談從2011年發起的擁抱絲路至今10年的生命歷程。並安排採訪以色列流浪旅人波阿斯(Boaz),過去10年超過20次的以色列拜訪,以跨領域的商業經營方式穿梭在以色列,感受猶太民族的歷史文化,體會了信仰中永恆的盼望,線上有362人共同參與。
 擁抱絲路來自呼召 因愛走下去

 「有件事永不嫌遲,就是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可以任何時候開始,也可以隨時停下來,可以改變或維持現狀,去過你引以為傲的人生。如果這一天還沒來,我願你有勇氣重新開始。」張志龍一開始用他寫的一封信開場,他提到2011年開始的擁抱絲路是因著呼召(calling),而這呼召就是做跟企業與商業之外,跟人與土地有關的事情。

 擁抱絲路是一萬公里的路程,從土耳其伊斯坦堡出發,經由伊朗、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到中國西安,為經費高達1億元的壯舉,當時用了150天完成活動。張志龍離開職場全程投入,出發前募到5,500萬,拿房子抵押,重組國際團隊,辦理外交斡旋等等。

 「裡面沒有一件事情是自己做過的」張志龍說。透過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吳經國積極協調絲路沿線各國奧會提供長跑團隊全程協助,沿路每一個國家的簽證都得來不易,但關關難過關關過,連伊朗,一個長期被國際誤解的國家,經過的時候體驗到伊朗民族既熱情又友善。

 「什麼力量可以撐下去,那就是愛!」張志龍說,自己不是知名人物,也沒有廣泛的人際圈,能做成絲路這件任務是一種成就,重要的是過程中給得有意義,給得對,給得有幫助,若要如此,那這個人的自我素養最為重要。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美學的品味可以提升,審美的眼光只是個結果,而藝術陶養是個歷程,可以豐富我們的心靈,自己成立藝術的講堂是為了推動台灣美學,無論是絲路或是推廣藝術都來自初衷和呼召,只要目標明確,理想夠純粹,就會得到許多的幫助。

 與以色列人和土地連結 湧出生命反思

 在會客室採訪波阿斯,一個愛上以色列人和土地的人,波阿斯說,他去以色列的緣由,是他在2012年設立在台辦事處,第一個客戶就是以色列客戶。當時他花了一個月住當地民宿,去感受這國家,之後在以色列成立藝術文化公司。他提到自己因著與猶太人互動,他們背後的想法與思維常常觸動自己更深刻的反思,不斷地重新認識自己。

 波阿斯提到,在以色列經歷到當地猶太人認真遵守安息日,連電梯也不能碰,開關不能開。猶太人其實很喜歡做生意,個性滿急的,但幾千年下來,願意在星期五太陽下山後跟著家人一起守安息日,一起唱詩讀經與分享,從這樣的事情體察到,有時我們要的快不是真的有效率,而慢也可能是一種快。

 當與以色列的土地連結時,許多生命的反思不斷湧出,更會檢視和覺察自己內在不為人知的動機,同時也更明白自己的渺小。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2021鷹獅行動進入命定線上特會》 用神的道擊退負面思想、醫治內心傷痛 得著神國的豐盛 (台灣國度復興報)
分享平安 永安教會受邀於疫苗施打現場演奏 (教會公報)
【影片】「不要讓孩子挨餓!」》台北基督教眾教會捐款700萬給萬華「雪中送炭」 (台灣國度復興報)
疫情下的中小型教會》勤加關心、以諸般的智慧傳福音 線上聚會也能牧養羊群 (台灣國度復興報)
【影片】疫情下的原住民祝福》16族50位原住民青年 用母語〈手牽手〉大合唱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