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線上教牧研習會》21世紀的教會 如何用講道敬拜形塑信徒
(2021年05月2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教會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形塑信仰群體?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簡稱台神)於5月17日至19日舉辦「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教牧研習會進行探討,最後一天由台神院長暨實踐神學副教授蔡慈倫主講「以教會的宣講形塑信仰群體的生命」,以及台神企劃主任暨教會音樂助理教授林汶娟主講「當代敬拜風潮興起對會眾唱詩及信徒形塑之影響」。基於疫情關係改為線上研習會,由台神邱啟榮副教授主持。
以教會的宣講形塑信仰群體的生命
 蔡院長首先提問與會者「講道是否個人活動?」由於疫情,信徒只能待在家中崇拜,似乎聽道由會堂改於個人居所進行。蔡院長解釋「教會」希臘文是ekkelsia,意即一群被基督呼召出來的人所聚集的群體,所以在本質上基督徒屬於群體;而聖經是一本寫給群體的書,因此講道是群體的共同聆聽(communal hearing)。然而,由於中產階級消費文化興起,特別強調與上帝的個人關係,心理學取代了真理,媒體佈道、影視文化流行,以及會眾看重經歷多於理解真理等等,誘發講道趨向個人主義的危機,這些北美教會經驗也很可能在台灣發生。
 蔡院長引述了富希士(P. T. Forsyth)和巴特(Karl Barth)兩位當代改革宗神學家的共同關注—「自由神學帶給教會的講台危機」:第一,強調使用令人感興趣的方法,卻沒有傳講上帝的話;第二,自由神學的講道強調個人的需要(私領域)及社會的議題(公領域),完全沒有空間留給「教會」。兩位神學家不約而同認為傳道人不是演說家,因為講道始於上帝,傳道人是媒介,透過教會承傳,而講道更是一種聖禮。
 富希士認為講台權威來自福音,而非高言大智,講道「墜落」是因為傳道人受世俗影響,被世界的聲音主導,離開了上帝的呼召,結果教會軟弱無力。富希士建議傳道人回歸古老的福音,更新講道方式,方能堅固教會、轉化世界。
 巴特說,「透過講道,上帝自己說話。」認為所有的關係包括罪,都要被上帝的話暴露出來,講道是「站在基督第一次降臨與第二次再臨之間,雖然在黑暗中行走,但已看見一個大光。」
 蔡院長表示,以教會的宣講形塑信仰群體的生命,包含了四個元素:教會情境、講道者、會眾和信息。她認為講道者可以是傳道人或平信徒,但必須是信徒,認識上帝恩典,首要呼召是以上帝的道建造教會。牧者可支持,甚至訓練平信徒以不同平台成為傳道者宣講信息;而聽眾則有責任帶著盼望的心,讓上帝向自己生命說話。
 蔡院長認為今日教會常用「二段式結構」—經文釋義及生活應用,卻缺失了「福音」部份,讓聖靈介入人的生命工作。巴特克(David Buttrick)曾說:「講道是說故事和命名,上帝用語言來命名(naming)世界,而故事賦予人身份認同。講道是一種故事的轉換,從上帝建構的信仰世界,與人同在的故事,再轉變成人類的故事。」
 蔡院長結論是以美國長老教會浸禮為例,解釋聖禮是一種講道,包括用「水」貫穿了全本聖經經文,顯明對信徒的意義。她挑戰與會者回應上帝的呼召,「你們還相信講道嗎?相信上帝的揀選嗎?上帝才是講者,上帝就是上帝,人就是人。」
 中壢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陳克安牧師回應時表示認同,講道是上帝向人陳明當明白的事,讓真理產生生命改變,最後用行動作見證歸榮耀給上帝。傳道者務必調整心態,提早預備講章,等候聖靈,領受話語,並留意聽眾需要、參與群體,不要孤身作戰。
當代敬拜風潮興起對會眾唱詩及信徒形塑之影響
 林汶娟教授提問與會者:「音樂不等同敬拜,但為什麼提到敬拜都在講音樂?」,原來詩歌從初期教會歌詞主導,經當代敬拜洗禮後,演變成為音樂主導。詩歌本源自猶太會堂傳統,已具讀經禱告環節,初期教會會眾以「詩章、頌詞、靈歌」(西3:16;弗5:19)敬拜上帝,從歌詞中與神連結,學習真理,思想上帝的旨意和吩咐。
 宗教改革時代,改教家恢復因國教及中世紀時期而失落的會眾唱詩,後來英國聖詩進一步用於佈道,會眾唱詩「樂以載道」,有助信徒靈命成長、傳福音。直至20-30年代,當代敬拜風潮興起,經「耶穌子民」、實用主義、靈恩等運動,會眾詩歌漸漸融合世俗化流行音樂,敬拜者以情感、身體經歷神的同在,強調聖靈權能,重新塑造了「讚美敬拜」(Praise and Worship)。於是,詩歌逐漸成為「第二本聖經」,歌詞淺薄化降低了神話語的強度;會眾,甚至敬拜者未必了解為什麼要敬拜讚美,消費文化看重敬拜表現,危及信仰根基,與起初「樂以載道」的目的太相逕庭。
 在當代敬拜風潮下,林教授建議教會按步就班,唱四類詩歌:「上帝的歌」、「我們的歌」、「他們的歌」、「羔羊的歌」,牧養、形塑信徒。(一)唱「上帝的歌」認定神子民身份,讓會眾學習上帝的話語,牧者必須負起教導責任;(二)唱「我們的歌」奠定「彼此包容、相顧、勸勉」,由牧者、教會領袖引導;(三)唱「他們的歌」發展成熟,照顧外人、傳遞福音,負起社會公義責任,與普世肢體聯結;(四)唱「羔羊的歌」成為完全,同唱聖徒堅守信仰下成全的新歌。
 林教授結論指出,認古識今,不忘初心,所需要的不單單是會眾唱詩,必須以認識神與模塑信徒為目的。要恢復初期教會傳統、會眾詩歌的基本面,以真理加上音樂體現上帝同在的心意,形塑合乎信仰的品德,信徒彼此包容勸戒,建造實踐大使命的族群,與世界肢體及歷代聖徒相連結,堅守見證、傳福音的呼召,直到在天上唱耶穌再臨。
 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教會音樂副教授田展艾對「唱四類詩歌」特別感動,建議在古代詩歌及當代之間取得平衡,積極認識彼此間差異,互補不足。牧者應花時間默想歌詞,用貼近受眾語言,並利用歌唱技巧呈現真理。
 林教授最後回應與會者問題「為什麼近代音樂敬拜提升,教會音樂人才卻流失?」,首先信徒要接受音樂或神學裝備,同時呼籲信徒不受消費文化影響,委身於教會服事,又呼召與會者成為敬拜者。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防疫用心,愛不隔離》仁親協會「零接觸」送物資關懷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輩 (台灣國度復興報)
雙北疫情升溫各醫院降載管制進出 馬偕加開戶外門診停夜間門診 (基督教論壇報)
疫情延燒雙北成重災區 萬華板橋教會分流上班分層牧養 關懷不停歇 (基督教論壇報)
為以色列禱告:不顧國際籲停及死傷增 以巴誓言續戰 (台灣國度復興報)
香港豐收佈道團線上研討會》史福索鼓勵神的僕人 疫情時代下EKKELSIA教會興起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