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台灣民主永續 開啟社會對話與深化福利
(2021年05月1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台北報導】青平台基金會於5月8日舉辦「台灣下一步,永續民主論壇」,第一場次論壇「再民主化,台灣民主如何永續發展」,與談人包含青平台董事長鄭麗君、新竹市市長林智堅、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剖析如何透過民主治理壯大民主共同體。

鄭麗君表示,台灣的下一步應該是建立新的民主治理文化,要在多元中找到社會價值,不應該強調議題的二分對立,而是在於如何為他人打造更民主的社會,使人更為自由。也因此,台灣下一步必須反省過去與反思現狀,由下而上共同治理,如此可以向世界證明台灣民主治理的政治方式是世界典範。

「今年是公投民主試煉的一年。」鄭麗君說,引薦公民社會進入公共討論的空間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政府要傾聽民意;在這次藻礁公投的討論過程,政府宣示願意再外推的方案即是傾聽民意的表現,可是社會是否接受,有賴於政府與社會的繼續討論。她表示,成熟面對公投的社會不是二分對立,而是超越是非題。思考公投民主需要進一步深化,她主張公投制度應再次修正,使公投討論的過程能使社會理性。

本場論壇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主持,鄭麗君當龔明鑫的面指出,台灣經濟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中逆勢成長,前景看好,但看30年來的發展還是有隱憂。她表示,台灣在1970年代的出口持續成長,高度進入國際產業價值鏈,出口值卻集中在大企業。根據2019年統計,中小企業的出口值雖占出口總值的13%,卻提供社會約80%的就業機會,因此,政府應該要關注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與產業競爭力。

林佳和表示,所謂國民黨操作議題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過去政黨可以動員數十萬人上街,現在的動員則是在於議題而不是政黨,這是現在從事政治所必須面對的現實。對於抗議,他表示,抗議不是不對,而是政府沒有以適切的政治方案去解決抗議,執政力量不該壓制公民聲音,而是該直接告訴人民執政者的政治主張。

林佳和指出,東歐與台灣同步民主化,政府體制也相似,不少東歐國家卻開始走向威權,台灣要格外小心。他說,人民懷念過去威權的主因是生活過得不好,現在與未來的民主正當性在於人民生活過得好,這跟過去民主的習慣認知不一樣。他根據民間調查人民薪資的實情指出,月薪不到新台幣3萬5000元的民眾約有250萬人,比政府的統計結果悲慘許多。他表示,自由與民主的實踐需要現實條件,因此要深化社會福利,並且取代由上而下的一聲命令,「社會共同體」是永續民主的必要條件。

關於民主由下而上的實踐,林智堅以自身經歷指出,過去市府有個談了30年的新竹市外環交通公道三計畫,因為觸及70多個拆遷戶而沒有執行。而他上任後,為此召開聽證會,也花了8億元建置拆遷戶的安置基地,在完工交屋前,給予拆遷戶租金補貼,於是打通了延宕30年的交通斷點。

林飛帆指出,台灣要再民主化,但若社會退到各自鞏固的同溫層,不在意對話與溝通,那麼,再談民主化與再民主化都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疫情拉警報 彰基呼籲防疫與接種疫苗 (教會公報)
安得烈表揚柔韌母親 困境中永不放棄 (台灣國度復興報)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報告 疫情使宗教迫害加劇 (台灣國度復興報)
巴西新冠疫情嚴重 教會請求代禱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北真道教會溫馨母親節》浸泡在神的愛中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