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2021台中思恩堂青年講座》幫助年輕人在AI世代 預備好自己成為光與鹽
(2021年04月1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台中思恩堂於4月17日早上舉辦青年講座,早上的上半場由威盛電子吳憶盼總經理分享「進入未來世界的兩張通行證」,內容是「如何在AI世代好好當個人」和「小國的國際公民養成之路」。下半場由宣教士Danny Kan分享「教會長輩沒告訴你的事情」,以自身經驗分享信仰的冒險之旅。
主責並推動青年事工的豐原思恩堂張肇倫牧師受訪時提到,面對AI來襲的世代,教會的年輕人也同樣覺得不知所措,這是今年第一場青年講座,早上的講座開放給台中眾教會參加,下午則是堂會內部的聚集分享。在未來會陸續籌辦青年或職場研討會,有更接地氣的主題,來幫助教會的年輕人預備好自己成為這世代的光與鹽。
 吳憶盼說,有一個題目年輕人的提問率最高:「我們都是草莓族,那我們都沒救了嗎?」她說,「草莓族」一詞,其實源自1993年出版的《辦公室物語》這本書,書內講的是當時五年級生(1961年以後出生)的特質,抗壓性低、忠誠度低、固執、愛生氣、個人權益優於群體權益。後被應用描述七年級生(1981年以後出生)的特質,更泛指所有抗壓性低的族群。而像這樣長輩抱怨年輕人的言論,其實早在西元前4世紀亞里斯多德就發表過了。可見,日光之下沒有新事,那我們需要有日光之上的眼光。
 「這世代所面臨的問題是過去未曾看過,大人們也不見得有對的解答,相信你們會做出更好的事情和決定,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吳憶盼以提摩太四章12節勸勉在場年輕人,她說,年輕人確實有很多成長空間,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你們是大有盼望的,知道自己的命定,保守你的心,因為在你裡面的東西是有價值。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發展更衝擊對工作的想像,像微軟推出最新人工智慧GPT-3會模仿人說話聊天和寫文章,美國一個大學生使用GPT-3寫出了一篇心靈雞湯文,結果圈粉無數,大家以為是真人寫的,沒想到是機器寫的。過去200年全球化和科技化影響全世界,模糊了國家間和行業別的邊界,你想不理他,但還是被影響,只能決定如何因應,卻無法置之不理。
 吳憶盼說,解決問題要從了解問題開始,從1950年就有人工智慧的研究,便宜的電腦、網路的發達和大量資料使得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當機器愈來愈像人,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人工智慧的限制,然後再來定義並創造人工作的價值。人工智慧有4項限制。1.受限於訓練的資料。2.無法跨領域思考。3.無法檢視預設立場。4.莫拉維克悖論,即人有常識判斷,可以舉一反三,而人工智慧仍有其限制存在。
 如何把人的價值發揮出來?吳憶盼總經理提到三個因應之道。第一,掌握你終身學習的責任。學習不再是別人的責任,是自己的責任。第二,學會好好地問問題。查過谷歌就知道,問法不同查到的資料就不同,問對問題就可以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找到對的答案。抓到重點、找對答案就是現在需要的能力,建立問問題的能力,就能定義方向,就能在各種場景中去創造價值。第三,有智慧的投資自己。投資你的學習、投資你的健康、投資你的關係、投資神的國度。
 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好好當一個人呢,就是理解機器的限制,擁有願景,持續進步再造價值,發想問題和溝通、聯絡、組織,把學習主權拿回自己手上,把人的本質再次彰顯出來。
 面對年輕世代的牧養工作,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杜明達受訪時表示,我們就是向年輕世代學習,他們身上的創新思維是超乎想像,同時也需要空間發展,支持並容許犯錯,持續陪伴左右,引導並陪伴,跟他們共同學習、一起成長。未來會連結更多教會一起來做年輕世代的牧養工作。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更多仰望上帝的帶領 走出「巴比倫」經濟霸權的轄制 (台灣國度復興報)
2021亞東劇團巡演》「金花」客語巡演 傳揚上帝永恆慈愛 (台灣國度復興報)
追思美籍老師駱盈盈 「相信女兒已在天國」 (台灣國度復興報)
男人成全禮》 對齊七個位份,從頭榮神益人 (台灣國度復興報)
「我不認識你,但在你身上,我看到我的責任!」 太魯閣事故急救護理師的信仰獨白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