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大學甄選 展現自主學習的熱情及成長型思維
(2021年03月2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序進入大學甄選季節,考生及家長為了「備審資料」焦頭爛額,新竹靈糧堂於3月21日邀請清華大學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王潔老師,以「大學眼中的108課綱」為題,從大學招生的眼光幫家長解惑,王老師分享說,考生預備甄選「備審資料」,應呈現高中三年學習歷程所培養的能力及反思,展現自己對所報考學系的熱情所在及成長型思維,就有脫穎而出的機會。王潔老師是清華大學化工系副教授,也是新竹靈糧堂青少年輔導,最近忙碌幫助各高中考生預備大學甄選「備審資料」,21日下午的講座吸引新竹地區關心孩子升學的家長參加,她分四部分說明:一、清華招生專業化,設立校級專責招生單位及委員培訓,並建立入學審查SOP;二、備審資料與學習歷程;三、清大如何看學習歷程?清大3D歷程選才理念,高中學習歷程的審查重點;四、清大期許培養的學生特質。
 108課綱前年(2019)上路後,王潔老師說,大學審查端系統所看到的學生備審資料,未來成績單會以每個學系重視的不同科目成績級距呈現,而不是類組排名或校排名。寫自傳的重點是呈現你的興趣與熱情所在,高中3年學到什麼?做了什麼?至於「學習歷程檔案」,高中每學年可上傳6件作業,高中3年可傳18件,在可申請的6所推甄學系中,大學每所學系審核端只會看到3件作業,考生要告訴審核的老師,勾選這一篇作業的動機?以及從這篇作業所學習的能力及反思?
 另外備審資料中的「多元表現」作品,高中3年每一學年可傳10件,3年總共可上傳30件作品,同樣的考生所申請每一所學系只會看到10件作品,「與其亂槍打鳥,亂提列作品,不如提報一件有持續探索過程內容的作品。」王潔老師說,評審教授最想看考生在高中學習課堂上的表現,課程學習過程跟所報考學系的關連,不管是科展、社會服務,或是學習歷程所產生的反思。孩子不要考完學測,才開始思想未來要報考什麼學系,而是從高一就開始自我探索與省思,自己喜歡跟不喜歡的科目,藉由學習歷程檔案,呈現自主學習探索的歷程,而不是繳出作品,卻完全說不出創作的動機,就難以說服別人,你在高中所累積的能力,足以進入大學。
 提交「多元表現」作品時,王潔老師提醒說,上傳作品時一定要記得填寫作品的「文字簡述」,用100字敍述作品的重點,作品若是影片,內容長度3到5分鐘簡潔扼要,且上傳到YouTube作品要先確認沒有侵權問題,否則被檢舉下架,反弄巧成拙。
 對於素養的培養,或許有人認為天賦是命定的,但王潔老師認為每個人的天賦雖有差異,卻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不懈與成長去改變,大學要招收的就是「成長型思維」的學生,所以考生要透過學習歷程,告訴評審教授他有「目標管理」(PDCA或PDSA)的能力,也就是Plan(規劃學習目標)、Do(執行)、Check or Study(研究)、Act(行動)。不管是多元表現、學習特質及高中學習,都是目標管理能力的展現,呈現孩子的不同面向。
 從生活中自主學習與省思
 「108課綱的keyword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反思!」王潔老師說,學生跟家長不用糾結在作品好不好及評量高不高,而是應該關注如何從學習歷程檔案,呈現學生自主學習與反思,譬如高一原本對什麼科目有興趣,選課之後覺得跟自己興趣不適合,改修其它科目,高二越修越有心得,或是修了這堂課從中得到什麼?藉由學習歷程檔案,讓教授了解你是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不再是以好成績為唯一的評量標準,而是更重視「過程」的表現,而不是「成果」。
 「IG口若懸河,備審資料卻不知所云。」王潔老師擔憂地表示,現在學生中文的表達能力令人擔憂,雖然做出很棒的影片或圖畫作品,卻連100字以內的內容簡述都寫不好,很多人只是讓評審教授看作品,卻沒寫為何要選這門課,作品研究過程、討論與反思。考生應該去蕪存菁,提供作品研究方法、如何取得這些資訊,以及所遭遇的困難,並有得出結論的反思。
 「自主學習計劃書」初衷是讓學生從生活中自主學習與省思,王潔老師說,不管是參加社團或競賽,即便沒時間參加社團或競賽,得幫父母看店,也可以用幫父母看店過程,呈現自主學習進出貨管理的能力,所以「自主學習計劃書」的重點在於自主學習,而不是學習計劃書,考生闡述為何所挑選這10件作品,代表自己的多元表現,尤其若能在作品中呈現,即使遇上困難,仍然堅持學習,有長期耕耘的脈絡可循。
 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呈現「成長型思維」呢?王潔老師說,真實呈現高中階段按部就班學習的狀態。其次,呈現自己的興趣、熱情所在,包括投入的程度、帶來的影響力,以及學習過程的反思,即使遭遇挫折,失敗經驗也是很好的學習,得以反思下一次做得更好,若能從失敗經驗成功的作品,更有加分的效果。
 至於家長如何培養子女擁有「成長型思維」,王潔老師說,有5個向度,一、擁抱挑戰:把挑戰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二、享受過程:除了成果,更重視自己在過程中的成長;三、面對挫折與批評:接受失敗,從挫敗中反思如何在下次做得更好;四、持續建立新目標:提升眼界,促成自己不斷成長;五、欣賞他人的成功:從他人的成功中獲得啟發與成長。


清華大學招生策略中心podcast:

清華那可那可knock knock

https://apple.co/2OMU29l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代禱!美亞裔受暴教堂也遭惡言塗鴉 美華人牧者提出醒思 (基督教論壇報)
2021周聯華牧師紀念講座》鼓勵用心的聖經神學研究 紀念周聯華牧師做學問精 (台灣國度復興報)
《耶穌受難劇》沉浸式重現 無距離體會復活恩典 (台灣國度復興報)
了解性格 讓教會團隊事奉人際關係更和諧 (台灣國度復興報)
2021鷹獅行動特會》生命重新對準神 進入神的命定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