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超前部署氣候變遷應變方案 讓國家、企業永續存活
(2021年03月1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過去一年,全球因著遇到世紀瘟疫-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肆虐,人人自危,產業及經濟衰退,而氣候變遷更帶來洪水水患、酷熱乾旱、森林大火、颶風、颱風、強烈地震、極地氣旋、頻仍的瘟疫等災害,如同《啟示錄》所揭示的末世災難景況。多年以來推動公司治理、永續發展不遺餘力的台北靈糧堂朱竹元常務執事於3月3日受訪時說,因應災難頻傳的末世,不管是政府或企業都應超前部署,負起環境保護、社會公益責任,發揮治理能力,未雨綢繆策劃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自然災害的方案,讓國家或企業得以持續存活和發展。
現任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董事長的朱竹元執事,曾任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法務主管、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總經理、PwC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在公部門服務期間推動創建獨步全球的「公司治理評鑑」機制,現也兼任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副理事長、保證會銀職場聯合團契榮譽主席,持續向企業及教會倡議及推廣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永續發展的理念。
 「氣候變遷不斷帶來災害,追求永續發展的企業,應負起社會公益與環境永續的責任,不僅要顧及股東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如員工、消費者、顧客……的權益,並要注意環境保護,符合環境正義。」朱執事說,他無論在證交所、「櫃買中心」或「PwC資誠」服務時,就不斷透過論壇、研討會,持續推動公司治理、倡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及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社會公義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評估指標。這些議題經過十幾年來的倡導,如今企業及社會各界才逐漸接受永續發展與治理的議題,但教會界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則仍十分有限。
 環境永續 從生活小地方開始做起
 「環境永續保護可從小處著手!」朱執事說,地狹人稠的台灣水資源動輒缺乏,所以更應該考慮收集雨水、回收廢水等方式,設法讓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比例越高越好。如同區永亮牧師(台北靈糧堂顧問牧師)所說,世界是神所創造的,屬神百姓的教會,應該最能夠回應環保的議題,所以教會尤應推動「環境永續」的觀念,並落實在教會及每一位弟兄姊妹的生活中。教會除倡導環境永續理念外,也應身體力行節能減廢降排(碳),白天不開燈,冷氣隨手關,節約用電,降低CO2排放量,舉辦營會、特會要儘力減少廢棄物,跟長期合作的廠商要求使用環保便當材質,率先力行不用塑膠袋,不用保麗龍。

 以旅遊而言,受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舉凡航空、飯店、旅行社、觀光旅遊等行業損失極為慘重,但隨著台灣疫情相對趨緩,國人只能在國內旅遊,但一再出現「報復性旅遊」,風景區到處人擠人,對環境生態帶來嚴重影響。朱執事說,從環境永續的角度來看,飽受疫情衝擊的觀光旅遊業,應該導入「ISO 20121」(永續活動管理系統)認證的永續旅遊,不對環境生態衝擊。可採行的步驟,例如:
 第一、選擇節能減碳的交通運輸方式。若旅行社承攬300人的公司員工旅遊,可分5梯次,每梯60人,不要由員工自行開十幾部轎車,可統一搭乘電動中巴或大巴;
 第二、觀光景點內可以使用電動遊園車或遊樂區倡導步行遊園;
 第三、人車適量管制,以提升旅遊品質,並保護珍貴的自然生態觀光資源;
 第四、餐廳鼓勵消費者酌量適度點餐,減少「剩食」數量;
 第五、土産和紀念品以採購當地出產、製造,且不過度包裝,不用塑膠袋,減少塑料垃圾量,透過消費行為改善環境污染。
 導入ISO 20121認證節能減碳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12年的英國倫敦奧運。朱執事說,ISO 20121標準是針對大型公眾活動或運動賽事所推出的認證標準,以永續經營管理為核心,而他所共同創立的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在過去這一、二年間不斷倡議這個認證標準,並且結合了英國標準協會(BSI TW),分别輔導了數家企業的永續旅遊,以及一個天團藝人演唱會的ISO 20121認證案例。
 循環經濟社會公義 讓環境永續
 另外,時下國際間倡導甚力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則是為了環境永續而導入企業採取的營運模式。朱執事說,地球上的能資源畢竟有限,終有一天會被用盡。而產品廢棄物,更是環境污染的殺手,倘若從源頭就將産品設計為使用可分解材料或可回收零組件,且導入更為節能減碳的製程,並於末端將報廢的廢棄物回收,循環再修理、再製造、再利用,盡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讓能資源的使用達到最高效率與效益,這是能源資源都缺乏的國家,尤其是台灣,不論是政府或企業都是最值得推廣與採行的模式。

 以資訊業為例,由於企業使用的電腦生命週期短,經常2、3年就得汰舊換新,快速汰換的結果,産生數量相當龐大的電子廢棄物,成為破壞環境的元兇。作為資訊業大廠的華碩電腦公司,就致力於回收電腦和零組件,將之整理成「再生電腦」,再送給非洲、東南亞等國家的弱勢族群。華碩電腦在菲律賓不只送硬體的再生電腦,還教當地弱勢族群學習使用電腦,縮短數位落差,經用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 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衡量,等於花1元回收,卻收到近4元的社會價值,這就是很典型的資訊業導入循環經濟與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能力評鑑
 對於ESG評鑑標準來講,公司治理的能力格外重要。朱執事說,公司治理要從內部做起,過去他在公部門監理上市櫃公司期間看見,許多企業對於主管機關推動落實的公司治理並不積極,甚至不動如山,他便率先倡導應該對上市上櫃公司進行全面性的公司治理評鑑多年,且著手研議規劃「公司治理全面性評鑑」機制方案,陳報給金管會,一直等到2013年才經核定,頒布為「公司治理藍圖」,並從2014年度起就公司公開資料、公司監理、股市公開觀測站所取得資料,針對1,300多家上巿櫃公司主動予以評鑑,於2015年4月公佈第一屆評鑑結果,迄今已經7年,每屆都對所有適格的上市櫃公司實施全面的公司治理評鑑。
 也由於是官方所作的評鑑,其結果直接影響公司股價高低,讓更多公司重視治理的落實,降低爆出「地雷股」的件數與頻率,主管機關及監理部門也可減少擔心,相對輕省許多。據悉全世界當時只有台灣最先針對掛牌上巿櫃公司做官方的公司治理評鑑,並且應該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疫情衝擊遠超過大家的想像
 這次疫情的影響遠超過大家想像,全世界有許多城市和國家邊境封鎖,衝擊航空航海運輸、陸路貨運,港口碼頭停止作業,工廠員工沒辦法上工,廠商沒原料生產,出不了貨。朱執事說,疫情帶來經濟倒退、產業蕭條,消費巿場萎縮,失業問題增加,不少國家都拚命印鈔票紓困,世界首強的美國有幾千萬人靠食物銀行維生,不然就會挨餓。
 雖然台灣這一波股巿飆漲到1萬6、7千點,其主要是受到台商資金匯回、國際熱錢湧入的「資金行情」,完全與整體經濟産業衰退實況背離,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記得1990年台灣股巿曾漲到1萬2千點高點後,因為證所税課徴而傾瀉狂跌,造成千萬股民損失慘重的歷史教訓,因此,投資人務必要妥慎留心,居高思危,也要祈求神賜給政府金融管理機構官員更多的智慧,避免因為股市泡沫而再重蹈覆轍。
 一般所講的「永續發展」其實乃是「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意思,朱執事說,遇上末世災難層出不窮,且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因此,各行各業仍得想辦法營運下去,擬訂可行的「持續營運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簡稱BCP),而且還要落實「持續營運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
 疫情期間客人不上門,連高檔的餐廳也只好改弦易轍,開始提供外送服務,否則只能應聲倒店,關門大吉。遇上了緊急狀況,是要讓員工持續上工,或改由自動化機器人工作;設在森林旁邊的工廠,有遇上森林大火的風險,是否有備援電網供應,產能能否移轉到其他工廠繼續生產等應變計畫。這不只因此次疫情才須作的應變,而是面對未來因氣候變遷而層出不窮的急難和災害亟應有的籌謀,譬如中國大陸去年梅雨季的大雨,所造成17個省分淹水,災情範圍之廣闊,災害損失之嚴重,都非始料所及,這些在在都是永續營運應變計畫必須列入考量的變數之一。
 配合環境永續,企業還必須「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過去企業對於環境責任的履行,只要揭露了產品的「碳足跡」及减少碳排放的數量即可,但爾後還要針對氣候風險對公司營運造成的衝擊暨財務的影響,都必須進行多方模擬、衡量及揭露,以符合政府主管機關和國內外機構投資人的要求。基督徒為台灣禱告的方向
 對於基督徒可為台灣經濟、環境禱告的方向,朱執事提出幾個方向:
 一、求神保守台灣在疫情逐漸緩解之前,仍然能守住新冠肺炎的低度感染確診情况,並且疫苗取得有道,接種順利有效。
 二、為受到此次COVID-19疫情衝擊而持續營業的企業,能因應其産業生態結構改變,適切調整經營型態,創新營運商業模式,以期永續經營發展。
 三、台灣地處於颱風、地震頻繁的氣候風險最劇烈地帶,求神保守祂所揀選要成為亞洲列國祝福的台灣,免受重大災難的侵襲和損害。政府及各公私部門都應該有危機意識,面對日益頻繁且劇烈的氣候風險和急難,未雨綢繆,及早部署,預為因應。
 四、台灣對所面臨挑戰及危機,要善用創新及轉型,把永續發展的危機變成轉機,成為新商機。台灣能源有超過90%仰頼進口,當許多國家及國際大廠都宣示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政府應「超前部署」大量投資太陽能、離岸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以取代國際主流倡議將逐予停止使用的燒煤、石油及天然氣等能源。
 五、政府應拿出魄力,讓水價、油費及電費都調高,除了反應成本,回歸使用者付費;並且採取「以價制量」,杜絶浪費,並導正變相補貼用電量佔六成五的企業用户,也節制用水佔比達六、七成的農漁養殖業者浪費用水的習慣。
 六、「公義使邦國高舉」(箴14:34a)。朱執事認為,隨著現代政治社會進步,人權雖改善很多,仍存在貧富差距過大等不公不義的事,經過此次COVID-19影響,貧富差距越来越大,禱告神使政治人物行公義、好憐恤、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企業商賈更能善盡其社會責任,利己也要利他,讓台灣能實現「社會正義」,並且政府企業都要履行環境永續的責任,注重環境保護,實現「環境正義」。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活出精采的高年級人生─思想電影《我啊,走自己的路》 (基督教論壇報)
新調查指出閱讀聖經有助心理健康 (台灣國度復興報)
基督教領袖跌倒的七個原因 (台灣國度復興報)
世界福音聯盟交棒 新秘書長強調必須把福音放中心 (台灣國度復興報)
埃及容許穆斯林受薪建築教堂 接觸福音的機會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