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研智庫新春對談》看見他人、以神為中心 讓宣教成為宣教 |
|
(2021年03月02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0
|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2020年的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經濟、社會與文化都出現極大轉變,為幫助教會在艱困中堅守並回應「讓教會成為教會」使命,基督教研究智庫於2月27日下午舉辦「讓宣教成為宣教」線上講座,由林鴻信(台灣神學院研究員)、周學信(中華福音神學院教務長)、陳尚仁(台灣神學院教師)、莊育銘(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信德(播種國際事工台灣分會執行長)、董家驊(石牌信友堂牧師,世界華福中心候任總幹事)、陳寬義(台灣神學院教師)7位牧長進行對談與分享。
跟隨神,以他人為中心的宣教
講座的上半場,由莊信德、陳寬義、董家驊三人先提出如何「讓宣教成為宣教」的看法。莊信德表示,自己在半年前離開牧養了9年的堂會轉而投入機構服事,在這兩個不同的服事場域中,他認為在教會中有許多既定架構與規範,讓會友有所依據的行事和應對,進而完成「使他者中心化」的過程。然而,若查考使徒行傳,從中看到屬神的宣教乃是「去中心化」的過程,宣教的重點是要幫助人與神相遇,在宣教旅途中,每個人都該學習當塊橡皮擦,把既有的界線擦掉,以柔軟謙卑的心境,去看到並參與上帝所要做的新事。
陳寬義以自己在職場上專長的行銷來談,「價格」和「價值」一直是與行銷息息相關的兩大議題。若是一直執著地要將產品銷售給既定的客層,很容易讓商品淪於價格競爭,而失去了該有的價值。若要提升品牌的影響力,首先要發現產品價值,再據此依照時代背景做出合宜的詮釋,也才能找到新的受眾並讓他們接受。宣教工作也好比這樣過程,要先明白神對自己的帶領、神在我們身上帶出的改變,當我們先對神有正確且清楚的認識,自然能知道我們所要宣揚的是什麼、該如何在宣教工場撒種、等候神的時間結果。
如何讓宣教成為宣教?董家驊提醒,宣教的重點在於參與上帝國的事工、與神同行。假如只單單數算教會與會友人數的增長,就很容易會忽略了「我們的神有多大」;整全的宣教不只是讓人靈性得救,同樣也能在不同民族中政治、社會、文化等層面發揮改變的影響力。
董家驊說,過去我們常會認為「走出去」才構成宣教的要件,然而以當今的時勢來看在我們身邊尚未信主的親友、鄰舍,在台灣工作的他國人民,同樣也都是我們該學習傳揚與接待的對象。
看見神,主耶穌才是福音的核心
講座下半場,由莊育銘、周學信、陳尚仁提出宣教觀點。莊育銘表示,宣教需要因應時代背景。以疫情爆發後來看,在這個被迫需要改變的時代,基督徒在宣教中更須留心聆聽神所要傳達的訊息,要學習放下自己的計劃、單單跟隨神,才能讓教會成為時代的參與者,有能力去回應他人的質疑或揶揄,進而以屬神的價值來貢獻並改變社會。
對於宣教時最該傳達的信息,周學信說明,福音的核心記載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3至5節「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基督的福音不只是救恩,而且要將傳揚的中心放在主耶穌身上,讓人看到為我們道成肉身、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裡復活後升天的主。
呼應以「主耶穌為中心」的觀點,陳尚仁則說,如同耶穌以人的形像將福音帶到這個世上,不論我們去何方,宣教都不可能單純只是原本文化的複製,我們要學習思考基督徒和福音對於宣教族群的意義,不同的文化間對於各種事物和語言在理解上都會有很大的不同,看到差異才能幫助自己去思考盲點,進而修整自己,更多學習作主門徒。
整合與梳理對話脈絡,林鴻信提到,以過去較為狹隘的宣教觀點來看,傳福音就等同於植堂拓展,然而宣教真實的含意應是讓信仰扎根於生活、讓信仰在地化、能夠影響當地的人民和土地。也因此,宣教並非絕對是「我必興旺,你必衰微」或「你必興旺,我必衰微」的硬碰硬,而是能因著神找到平衡,讓福音更加廣傳。
|
新聞照片:
|
|
|
|
|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