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全球人口2100年恐銳減 經濟成長受衝擊
國度復興報╱編譯Asenath/報導
(2020年08月0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科學類雜誌《刺胳針》刊登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全球人口可能在2064年攀至最高峰,達約97億人,接著於2100年降到約88億人,比先前的估算值少20億人。」
 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簡稱IHME)的研究員引用《2017年全球疾病負荷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的資料,估計「到2100年時,它所調查的195國中,將有183國的總生育率(TFR)不足以維持沒有自由移民政策的現有人口。」
 該報告說,「改善民眾接觸現代避孕法的管道、提高女人的教育程度正使生育率普遍持續下降。」
 它預料,由於全球年齡結構產生巨大改變,估計到2100年時,全球超過65歲的人口將達23.7億人,而20歲以下的人口卻只有17億。5歲以下兒童更將減少41%,80歲以上的人口則增加60%。
 到2100年時,歐洲將有17國的人口顯著下降。該研究「預料到2100年時,人口最多的世界5大國可能是印度、奈及利亞、中國、美國和巴基斯坦。但預估值顯示,這些國家有不同的發展軌跡。」
 「到本世紀交替之際,預料英德法仍將是國內生產總值居全球前10大的國家。2017年排名第9的義大利,到2100年時可能降到第25名;西班牙則將從第13名落到第28名。排名退步正反映出義西兩國的人口顯著減少。」
 研究者指出,身為歐洲國家的拉脫維亞,從2017年到2100年,料將經歷最大幅的人口銳減(78%)。
 同時,「波蘭的人口將從3,800萬下降到1,500萬,葡萄牙則將從1,100萬降到460萬。」
 此外,「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將塑造我們的未來,而歐亞的影響力則將縮減。到本世紀結束時,全球將呈多極化。這將是真正全新的世界,我們應該現在就預做準備。」《刺胳針》總編輯赫頓(Richard Horton)說。
 該研究解釋說:「到本世紀末時,非洲下撒哈拉的人口料將是本世紀的3倍,且可能在地緣政治舞台上,變成勢力越來越強大的洲。」
 「奈及利亞料將變成全球第10大人口國,到本世紀交替時,其工作年齡的人口將從2017年的8,600萬人增加到2100年的4億5,800萬人,進而使其經濟快速成長、國內生產總值從2017年的全球排名第23,晉升到2100年為第9名。」
 印度則「料將成為亞洲少數的強權國家之一」。根據該研究,「儘管印度屆工作年齡的人口料將從2017年的7億6,200萬人減少到2100年只有5億7,800萬人,但它有望成為本世紀保護亞洲勞動年齡人口的少數幾個主要大國之一。」
 「印度的工作人口料將在2020年中期多過中國(其工作人口數估計將從2017年9億5,000萬人,降低到2100年只有3億5,700萬人),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從全球第7名晉升到第3名。」該刊強調。
 「女性的自由和權利必須位居各國政府發展計畫的首位。」
 「該研究提供各國政府一個機會,去重新思考其移民政策、勞動力政策和經濟發展政策,以因應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領導該研究的IHME總裁墨瑞博士(Dr. Christopher Murray)說。
 墨瑞強調:「生育率低於替代水平的高收入國家,維護現有人口水平、經濟成長和地緣政治安全的最好辦法,就是有開明的移民政策和社會政策,以支持各個家庭生兒育女。」
 「面對人口減少,有些國家可能考慮某類政策,限制民眾獲得生殖健康服務機會,這卻可能造成破壞性的後果。」墨瑞警告。
 墨瑞解釋:「我們的預測對社會、經濟和地緣政治力量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我們發現,單單是工作年齡的人數減少,就將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降低,導致本世紀末全球經濟實力發生重大變化。」
 「這項重要的研究畫出我們目前就迫切需要計劃的未來。21世紀將看見人類文明故事發生革命。」
●為各國政府有智慧處理人口減少的挑戰禱告。
(文取材自Evangelical Focus)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疫情過後 教會不要期待回復正常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守約者」線上聚集 百萬弟兄參與 (台灣國度復興報)
線上佈道會 跨越5洲傳揚永恆盼望 (台灣國度復興報)
盼台灣民主更深化 張德謙憶李登輝 (教會公報)
疫情肆虐 緬甸女性展現堅韌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