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普世教協召開網路會議 探討人與受造物的連結
曾俊柏編譯
(2020年08月0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7月28日,普世教協(WCC)以「在信仰中與受造物、土地和水重新連結」(Reconnecting in faith with creation, land and water)為題,展開網路研討會,會議中談及信徒們是否按照上帝賦予的責任治理這地。為求永續發展,出席者亦談論「為何」及「如何」讓受造物之間的關係轉為互利共生,而非以人類作為生態的掌權者恣意妄為,他們認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水資源公義民間團體「藍星計畫」(The Blue Planet Project)共同創始人,同時也是作家麥德‧巴洛(Maude Barlow)博士強調「水權」的重要性,她發言說:「人類長久以來都靠著掠奪地球自然資源維生,甚至有些私營公司得知乾淨的水資源已經非常缺乏,為滿足私慾讓自己變得富有,而意圖率先掌控水資源。然而,水資源應是全體地球公民的公有財,而非商品。」

普世教協生態學校校友、神學家艾莉娜‧威爾米利亞(Elina Welmiria)以青年的角度,指出土地與水資源的問題。她表示,在現今社會想要過著簡樸的生活是相當大的挑戰,消費主義流行在年輕族群中,為了在同儕中展現優越感,年輕人會額外購買許多非必要的物品,包含垃圾食物和瓶裝水,這些都會影響到地球的環境。

會議期間,與會者也慶祝一項人權進步的里程碑,也就是聯合國通過「擁有乾淨且安全的飲用水及衛生設備是基本人權」的決議十週年。他們相信,為了全人類生命的福祉,這樣的法規,是確立人權必須的。(資料來源:WCC)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前總統李登輝安息主懷 一生為主見證 (教會公報)
兼顧環保與公益 台灣首座綠能獨立電網流浪犬中心 (教會公報)
台中「愛金讚」開幕 成為銀髮族、社區的好鄰居 (台灣國度復興報)
鄉福暑期雙語營登場 輔導用愛陪伴偏鄉孩子成長 (台灣國度復興報)
從健美、喝酒、止痛藥到一級毒品 空虛的學校老師,跑遍7處戒酒中心無效,全人降服後終獲更新!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