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如何陪伴受同性吸引者的父母 以愛與真理找回親子關係
(2020年06月0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網路上常以櫃父母來形容受同性吸引者的家長,而這一群家長面對孩子的狀況時常感到擔心、無奈、掙扎及失落。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中區辦事處於6月6日上午「如何陪伴受同性吸引者的父母,以愛與真理重新找回親子關係」座談會中,透過交流和禱告的方式,幫助參與的家長,讓愛充滿能力。

 中區辦公室陳慶俐主任表示,協會主要是協助、陪伴有同性戀傾向的求助者,還有孩子有同性戀困擾的家長們。「風暴是幫助我們面對家庭潛在問題的契機,而危機就是轉機。」談及如何陪伴受同性吸引者的父母,陳主任指出,這樣的處境,許多父母常見的情緒及反應有四種:衝動型,無法抑制失望與衝動,表現在與孩子互動上面;歇斯底里型,屬高度焦慮,無法平靜;退縮型,灰心不面對、不處理和不回應;積極型,主動尋求協助與資源,主動成長並改變自己。面對家中有同性戀傾向的孩子,家庭常見的氣氛有爭執、冷漠、逃避和四處求醫。

 為什麼父母會感到哀傷呢?她說,因為孩子與自己原先所設定的期待不同,父母親會因此常處於失落、擔心、分離和渴望依附。當父母透過支持團體和教會幫助之下,得到安慰和支持,可以轉變成積極型父母,用愛與真理的態度將孩子找回來。

 陳主任分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父母不可做和可以去行的。父母不可以做的有三點:1.不要沒有界線。父母要示範界線,也需要以尊重的前提;2.不要有太多規條,父母先去接納孩子目前的狀態;3.不要活在憂慮中。父母最大的敵人不是孩子是憂慮。甚麼都不想做,比做錯還不好,甚麼都不做了,反而沒有機會了。

 另外,父母可以做的有六項:一,先處理自己的情緒,把重擔交給神。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要發怒在孩子的身上導致關係遠離。不要絕望,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要抓住神。

二,處理夫妻關係。事出必有因,親子關係弱點的根源並非家庭沒有愛,是孩子感受不到愛;不是一味地檢討,是調整與修正。父母同心才能共度這樣的艱難,也需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以年為單位。

 第三,重建禱告祭壇,恢復靈性。改變與時間都在神的手中,父母靈性先改變就會帶來家庭的轉化。神是我們的安慰和力量,神會為我們從仇敵的手中奪回孩子。

 第四,正確的行動才會帶來幫助。裝備正確的知識,以就事論事的態度,接納與同理,實踐傾聽就是愛。當父母態度溫柔,堅持立場與設立底線,不斷學習饒恕,饒恕神、自己、配偶和孩子,同時也願意學習溝通技巧和技能,正確的行動帶下轉變的契機。

 第五,尋找可信賴的機構團體。積極尋求專業機構協助,如走出埃及輔導協會,各種同儕團體支持和屬靈同伴扶持。

 第六,用神的眼光看孩子。把孩子交給神與等候他。孩子的靈性才是最基本的問題,父母態度的改變才是家庭翻轉的基石。

 「真正會讓事情好轉的關鍵是『連結』。」上癮的反面是連結,陪伴一個人轉變是連結。陳主任引用耶利米書卅一章16-17節「耶和華如此說:你禁止聲音不要哀哭,禁止眼目不要流淚,因你所做之工必有賞賜;他們必從敵國歸回。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你末後必有指望;你的兒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鼓勵在場的父母,有屬於自己的支持系統,透過傾聽、同理、安慰、陪伴和禱告,聽他、理他,就不會絆倒他,為他鋪一條回家的路。末後是有指望,父母打開雙手迎接,孩子會歸來。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世界局勢是神行動的指標 召會2020工人引導聖徒移民跨文化宣教 (台灣國度復興報)
父癌症復發、母精神衰弱,她成家中支柱 徐敏媛:能倚靠神,是非常幸福的事! (基督教今日報)
變心丈夫將她反鎖在家、擄走兒子 呼喊自己所認識全部的神和先知,耶穌向她顯現 (基督教今日報)
親吻帶刀來攻擊他的幫派小子 澳冷酷商人變宣教士 讓南非黑幫與他同工行善 (基督教論壇報)
「求天父保護警察叔叔阿姨…」七歲男孩一路走來已為64位美國警察按手禱告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