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響應鄭南榕基金會 台史博談言論自由日歷史脈絡
(2020年04月2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張原境整理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響應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自由製造Made in Freedom——迎向100%言論自由」活動,於粉絲專頁撰文分享「台灣言論自由日」訂定的歷史脈絡,「迫力.破力:戰後台灣社會運動特展」亦將於4月10日進行第2次換展,加入「言論自由、母語運動與媒體改革」的故事;然因應武漢肺炎疫情,6月始開放參觀(採導覽報名形式),欲瞭解展覽內容者可先至線上平台觀看,或翻閱特展專刊。

因著戒嚴時期實施的報禁,雜誌被查禁甚或停刊時有所聞,1984年鄭南榕創立了《自由時代》雜誌,以強調「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為特色,每期均於目錄標註「本文全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目錄頁恕不詳具作者姓名」。為因應查緝該雜誌先後更名替換了18張雜誌發行執照,歷經5年8個月發行302期,查禁和停刊次數居臺灣雜誌發行歷史之冠。

1988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前夕,《自由時代》第254期刊登許世楷所擬之《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全文,因政府認為有分裂國土之嫌而予以查禁,史稱「新憲案」,台灣高等檢察處更於1989年1月主動偵辦,並於1月21日指控鄭南榕涉嫌「意圖叛亂」,然而鄭南榕拒絕出庭,並於1月27日開始自囚於雜誌社,公開宣示「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

4月7日上午,眼看警方攻堅在即,鄭南榕走入《自由時代》雜誌社總編輯室反鎖後自焚,爾後直至1992年修正刑法100條後,台灣人始享有真正的言論自由。2016年行政院宣布訂定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紀念鄭南榕追求言論自由而奉獻犧牲的精神。

雖然台灣於2019年國際非政府人權組織的全球調查報告中,成為亞洲唯一名列開放的國家,然而近年來在中國勢力威脅的崛起,以及網路世代的各種現象,亦使言論自由空間受到擠壓。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美籍神父甘惠忠奉獻台灣逾半世紀 4.16於紐約過世享壽84歲 (台灣國度復興報)
遭倒債日日爭吵,婚姻瀕臨破碎 見證「連牲畜都救的神」,悍婦竟成智慧溫柔賢內助 (基督教今日報)
生活沒有喘息空間、壓力大,該怎麼辦? 夏嘉璐: 培養另一種讓自己能放鬆的生活步調 (基督教今日報)
泰國宣教士因疫情滯留台灣 線上直播持續傳愛 (基督教論壇報)
疫情阻隔不能聚集 米蘭教會牧師談線上牧養一同面對苦難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