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大高雄牧者聯合聚集》 回到初代教會模式 關懷牧養不可少
(2020年03月2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全台教會也隨之在聚會與牧養方式上有所調整。3月18日在高雄靈糧堂進行的牧者聯合聚集,由牧者同工聯禱會、牧者合一禱告會所主辦。對於近期的疫情,教會應如何面對與應變,針對四大方向討論─聚會方式的調整、多媒體應用、弟兄姊妹奉獻的管道、牧長同工探訪關懷之變通,約有60位牧者參與。

 聚會主責者力宗暐牧師(牧者同工聯禱會主席)受訪時表示,近期的疫情影響全球,期盼透過各教會牧者的分享,能夠在這個階段彼此學習。也因為各教會座落城市、鄉村,或處於傳統或新媒體模式,各有不一樣的處境,就藉由此場聚集,凝聚所有牧者的共識─要回到初代教會的模式、回到宣教的本質意義,就是看重關懷與牧養。

 聚會當日,眾牧者皆肯定於中央政府在此次防疫措施的努力與佈達消息的效率。大家憶及2月19日的聯合聚集,本來思考著要不要暫停一次,但因為當時確診人數尚少,牧者們便帶著信心、謹慎的態度照常聚會。沒想到隔一個月後,全球確診與死亡人數攀升。深信防疫的工作不只是政府的職責,每個人也應該要做好自我管理,同時也需要彼此鼓勵,不要過度恐慌。

 牧者們分別提出四大方向的分享:一、聚會方式的調整,應隨著不同類型的特質改變。有些教會平時就有在做直播或預錄,但有些教會則因人數或經費之故,就暫時維持實體的禮拜。有些教會則是透過增加禮拜場次,分散會友人數。最重要的是要提醒弟兄姊妹,屬靈生命的建造必須要看重每一天的靈修操練,而不只是單場的禮拜。

 二、週間的小組聚會彈性調整,原本在各小組員的家庭聚會,改到戶外聚會,或在教會裡進行,原則就是比較空曠或是空氣流通的地方,才能分散家庭長者與孩童(免疫力較低)群聚感染的可能性。而平時的門訓課程或禱告會大多都是照常進行,只要彼此座位的空間拉大,避免太靠近的肢體接觸,降低感染的風險。

 三、弟兄姊妹的奉獻管道:由於許多人會在疫情高峰期間選擇在家裡看直播聚會,相對來說也會影響主日奉獻,所以教會就需要提供各種奉獻管道,然而也因著都會型與鄉鎮型的教會性質不同,不一定每間教會都適用於線上奉獻或電子化設備,這方面就需要更多時間慢慢適應。

 四、探訪關懷的變通:這個區塊是每位牧者都非常重視的部分,過去看到會友的時間可能至少一週見面一次,但現在減少見面時間,就需要透過電話探訪、社群網絡關懷,甚至是居家探訪讓會友持續感受到被關心。然而,這個階段卻也顯出21世紀的教會,需要回到初代教會的本質(參徒二43-47),也就是看重牧養和靈魂得救,而不是圍繞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亦即回到教會的本質─牧養與關懷。

 力宗暐牧師引用羅馬書十二章2節勉勵教會,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的變換,而要心意更新服事群羊。現代的教會,不應只在意人數與奉獻,這是偏向數字的呈現,較沒有溫度,最重要是回到牧養與關懷,尤其在疫情未歇期間,更新自己的牧養方式,持續造就會友。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桃園市教會關切疫情發展 積極配合政府防疫作為 (基督教今日報)
新冠肺炎是末日的預兆嗎? 神學家羅格.巴瑞埃爾博士的解說 (基督教今日報)
捷克頒布全民口罩令 布拉格帥哥市長親飾「蒙面」模特兒 (基督教論壇報)
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成立 盼強化照顧網絡 (教會公報)
濟南教會讀書會 談黃彰輝牧師對普世教會影響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