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倚靠上帝保守看顧 勤讀書勇敢活出自我
(2020年03月1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我靠著上帝的恩典得以存活到如今!」已82歲高齡的林俊義教授,應陳慈美老師(生態關懷者協會秘書長)邀請,於3月13日開辦文史哲經典作品的讀書會,林教授在首次聚集說,深受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的《To be or to have:活出自我或追求擁有》一書影響,勇於冒險活出自我,感謝主的恩典與保守,讓他得以擺脫許多凶惡,存活迄今。

 人生閱歷豐富的林俊義教授,不僅是生物學家、大學教授、環保運動的先驅、政治人物,還是作家,創作了《科技文明的反省》等多本著作,還曾在30多歲時被教會差派到非洲肯亞教書4、5年,也曾擔任台灣派駐非洲甘比亞大使多年(甘比亞已跟台灣斷交),在非洲生活10多年的經驗,成為他一生最珍貴的生命經驗。2008年退休後,歸隱獨居在淡水關渡,獨自打理生活起居,一生熱愛讀書的他,天天以讀書為樂,並用一篇篇文稿,細數過往上帝在他生命的恩典,匯集成回憶錄出版。

勇敢活出自我

 13日的讀書會,林俊義教授送與會的每個人一本回憶錄。陳慈美老師也回憶1992年創立生態關懷者協會的前身「生態神學中心」時,林教授寫信跟生態神學中心連結開始,迄今都跟協會事工有密切互動。林教授盼望教會界能多辦讀書會,倡導弟兄姊妹讀書的風氣,改變現代人不讀書、追求世俗名利的社會文化。

 雖然陳慈美老師說林俊義教授要帶讀書會直到92歲,林教授說,生命年歲其實都掌握在神的手中,誰也說不準,這是奧秘,但細數過往的年日,全靠神的恩典及奇妙帶領,讓他逃過許多苦難。記得他跟妻子去非洲肯亞教書時,他無端被毒蜂叮咬,引發全身腫脤,生命垂危,被妻子緊急送進醫院,陷入昏迷的他隔天醒來,醫師告訴他是神救了他一命,因為原本醫院沒有抗毒血清,剛好在他被送到醫院的當天郵寄到醫院,他的命才得以獲救;幾年前,他跟家人去日本旅遊,搭車準備去看一座有400年歷史的滕製吊橋,途中下雨,突然山崩,一塊巨石就砸在車前10公尺,他和家人安然無恙。他感覺自己的信仰經驗跟別人截然不同,當他勇敢去追尋To be,多次經歷上帝的幫助,讓他不只覺得生命的可貴,信仰益加堅定。

 為什麼要多讀書?林俊義教授說,讀書不是為了考試或其他目的,他視書籍為愛人,一生樂讀書不疲,除了實體書外,還大量購買eBook電子書,迄今已逾3萬本,隨身攜帶方便的電子書,他一個平板就可裝進2千多本電子書。現代人真的需要讀書,如同佛洛姆所說,在工商業發達的社會裡,所有人無不想方設法追求「擁有」(To have),擁有財富、名位,導致社會大亂。現在他每天搭捷運,看到捷運上不分年齡的乘客都在滑手機,但不是讀書,其實這已中了3C的毒。手機誕生迄今不過60年,卻已讓年輕世代產生憂鬱、高自殺率等負面效應逐步增加,科學家愛因斯坦更說:「當科技把人跟人互動切開時,就會產生下一代的『笨蛋』。」別看那些穿得光鮮亮麗的現代人,口中卻講些不著邊際的「廢話」。

 什麼是Knowledge呢?林教授說,現代人不管什麼事都用手機搜尋資料,其實手機給的不是知識,而是大數據演算法所產生的數字,可悲的是這樣的訊息無法讓遇上危難的社會,有度過難關、護衛社會文化的集體智慧。譬如我們搜索哪家牛肉麵店好吃,並不代表那一家牛肉麵就好吃,有時只是廣告噱頭,是置入行銷,牛肉麵好吃必須親自去吃看看,去體驗才有意義。因此To be的意義在於勇敢踏出去,活在自我的生命,如同過去10幾年他在非洲當志工教書及當外交官的經驗。

 「我是那種聽到書心跳會加速的人,對待書籍如同愛人,特別是文史哲作家的英文著作。」林教授說,在追求自我(To be)歷程中,英文是他從初中就開始學習的語言,跟妻子兒女對話全用英文,一生讀了很多文史哲的英文名著。他討厭被賺錢綁住,完成美國生物學位後,就飛到東非肯亞教書當教會志工近5年,並與擔任醫院護士的妻子同行,他大兒子眼睛差點失明,讓他有機會在非洲陌生環境中,體驗To be的生命力量。如同佛洛姆所說,人生若一直追求「擁有」(To have),生命跟生活最後會變色,甚至成為「悲劇」。追求自我的歷程是永不止息的,即使退休以後他仍不停止追求,原本打算去印尼當志工教書,卻受限於印尼政府的新政策規定志工年齡須低於65歲,只好打消念頭。「生命奧秘全在上帝的手中,我們只能Let it go!」

讀書得著處理生命問題的智慧

 「讀書會使一個人的智力不致降低,從書中得到許多處理生命問題的智慧。」林教授說,讀書不僅是最便宜的娛樂,而且可從中得著智慧。譬如他在初三時買了一套《世界文學簡要》,那時他被派到小金門當預官排長,面對老兵賭博、養狗問題叢生,且跟對岸維持每二天打一次火砲,在那樣的緊張氛圍中,讓他在雕堡內把這一套書看完,讓他生命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眼光。不只是讀書,還要訴諸行動,他一生愛讀書,愛四處亂跑,追求自己的To be,即使多次遇上生死存亡的危機,靠主的保守得以逃生。

 反觀台灣的父母對子女過度保護,電視連續劇內容不是婆媳,就是夫妻罵來罵去,社會文化的樣態跟歐美有深厚文化底蘊截然不同,有很大的落差。林教授建議說,對此,教會責無旁貸,應多辦讀書會,改變現代人不讀書的風氣,更多省思社會各種不合理的現況,進而翻轉社會文化。

 活出自我(To be)就是親自去嘗試看看,每個人的To be都不一樣。林教授說,他收藏100年來諾貝爾得主的得獎感言,透過這些偉大人物內在行為的反省,讓自己有許多的省察。譬如他跟他的3個孩子關係不錯,兒女都學習他做別人不想去做的事,他小兒子則懷抱改革的信念,當上檢察官。女兒在美國當牧師,年輕時代也學他到肯亞當志工的榜樣,志願前往戰亂中的巴勒斯坦服務,體驗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無情戰火,而這是他傳承給兒女的無價資產。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陳淑女教師追思禮拜》 以行動成為榜樣 延續西海岸福音工作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灣十架電視台啟動 興起亞洲祝福列國 (台灣國度復興報)
第二批武漢包機返台》 361人檢驗全數陰性 彭家三口心裡有平安:不論是走是留都順服神 (基督教今日報)
〈台江佈道音樂節〉鼓聲中熱鬧登場 連續11年提供屬靈音樂盛宴 (基督教今日報)
美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在美黃明鎮牧師感受人心恐慌籲為疫情守望代禱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