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跨地域華人牧者聚網絡研討會談教會防疫 武漢黃磊牧師:信徒都應作合乎真理的回應
(2020年03月0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新冠肺炎病毒在世界各地蔓延,各地採取不同的防疫措施應對。二月廿七日晚上,「疫情中屹立的華人教會」網路研討會透過Zoom應用程式舉行,會上有來自武漢、新加坡、台灣、香港教會牧者分享各地教會防疫情況,其中武漢下上堂基督教會堂主任黃磊牧師認為信徒應體貼神的心意;每個信徒都應要作出合乎真理的回應,活出信仰。而台中磐頂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莊信德牧師則從神學角度分析,指上帝的主權是面對死亡威脅的關鍵。

武漢的黃磊牧師在會上先表示歉意,他指因武漢是疫症的爆發地及來源地,「為世界帶來大麻煩了」。他說大部份武漢人都在思考如何保命抗疫,但作為基督徒,更應思考的是體貼神的心意及執行祂的旨意。他分享封城前,自己本有機會離開,但認為神讓他留在這個地方,是託咐他幫助、關懷、教導、牧養群羊,為這個城市祝福,拯救失喪的人。他於一月末在錄像視頻宣講「瘟疫中的真平安」信息,一週已有二萬人次閱覽;他深信神會賜給人出人意外、不因環境因素而改變的平安。

受疫情影響,他們教會亦有一連串措施,例如會友每天在線上集體禱告和分享、與國際教會在網上進行聯合禱告、連續三天禁食禱告、每天公佈教會收集到的疫情消息,以免教友到處收集未經確認的訊息,惶恐不安、向有需要的人送上蔬菜、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探望患病的人。他認為,每個信徒和牧者都是公共神學家,要作出合乎真理的回應和見證。「教會沒有躲在家裡…一直在幫助有需要的人……用各種各樣的方式。」

新加坡基石教會的吳子平牧師亦分享當地教會目前的應對情況。他指,當地出現社區感染後,政府將抗疫警戒升級,同時教會也思考該怎樣處理,應對方法包括有:停止實體崇拜及小組聚會,並轉到網上進行,「大量使用科技」等。「感恩的是,面對疫情,新加坡教會都是很認真對待、冷靜處理。」他又提及,有些信徒開始質疑為何不停止聚會、「沒有聚會是不是信心的問題」;有教會領袖則開始思想是否「不可停止聚會」,若堅持崇拜、守聖餐有甚麼實際措施要實行。

早前,香港教會也出現首宗傳道人確診個案。會上播放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禧恩堂堂主任趙秀娟會吏的錄影片段,她分享,當教會知道有同工患上新冠肺炎後很擔憂,但同時也要冷靜處理,作出相應措施,如要回想同工曾在甚麼場合跟弟兄姊妹有緊密接觸、同工要自我隔離等。她說,弟兄姊妹亦自發廿四個小時的禱告運動,「這時候我們只能做的是禱告,因為我們對這個病的認識不是很多」。她又提到,有教會信徒需要到隔離營,教會十多天來不斷為他們禱告,最後卻看見上帝的工作——在隔離營的弟兄姊妹可以平安回家,該位確診同工也出院。

上帝主權是信徒面對死亡威脅關鍵

那麼,教會現在最迫切要回應的是甚麼?莊信德提到,雖然新型肺炎為個人健康、經濟供應鏈帶來衝擊,但他引用雅各書四章15節,指出當中更重要的概念是「主若願意」——上帝的主權。令人們的生命受威脅的,不是關乎國家醫療程度、口罩擁有數量夠不夠,「上帝的主權,才是基督徒思想有關死亡的威脅(的關鍵)」。他又說,有很多教會都思想:如果有信心,聚會還要戴口罩嗎?有信心的話,進教會還要噴酒精嗎?但真正的焦點不是我們的信心,是上帝的信實。這位信實的上帝不是保守人不染上疾病,「而是在患病的時候祂都會在我的身邊」。

莊信德說,福音書描述的耶穌曾說過「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新譯本》)——不只是外在的病,還有內在的病,祂與所有患病的人、被標籤的人建立關係。在冠狀病毒疫情下,全球都在對人標籤:「誰去了某國家後被居家隔離」,但耶穌卻拿掉標籤,恢復人的珍貴。莊信德提到,教會應學習耶穌模樣,牧養和連結被隔離的對象。

對於教會的福音使命,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亦在會上分享目前四個對教會可實行建議:一、預防保護,他提到香港有超過一半教會停止實體崇拜,轉做網上形式,教會這樣的預防措施,等同願意配合社會防疫工作,與社會一同面對疫情;二、更新信仰,在疫情下教會除了作神學討論,更重要是建立信心與盼望,堅固信徒面對禍患;三、關懷弱勢,他提到初期教會信徒服侍患有疫症的病人,今天教會應主動關懷有需要的人;四、職場的見證,不同專業信徒在疫情下服務社會,如醫護人員忠於召命,救急扶危。

在學術界研究病毒二十多年的基督使者協會總幹事柏有成博士,從醫學角度介紹新冠肺炎病毒。他指出,一般人都會認為病毒來自蝙蝠,但其實也可透過中間寄主再傳給人;雖然目前未能確定中間寄主是甚麼,但相信會帶來隱憂。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病毒以人傳人的方式傳播,無法查驗誰是「零號病人」。他提到擁有較落後醫療系統的非洲也出現確診個案,並擔心一旦防疫措施做不好,疫情將會蔓延。

與會者關注教會網絡形式聚會

在問答環節,有參與者表示,假如社區並沒感染個案,但弟兄姊妹因恐慌而實施預防隔離措施,問這情況應鼓勵參與聚會還是實行預防措施及如何處理當中張力。胡志偉回應指沒有標準做法,但目前教會應允許不同做法,作多元發展,可以是:一部份人在網絡崇拜;一部份人回到教會進行實體崇拜;一部份人在家裡進行崇拜。有與會者也關心該如何關顧那些沒有或不懂得使用網絡技術的肢體的需要,吳子平指也可以兩至三個人使用電話溝通、代禱和彼此關顧。同時教會也需要思考舉行聚會的原因,以及可否在有形的建築物外進行。此外亦有與會者關心有甚麼聚會功能被網絡取代及其替代方案。

另外有與會者提到,過往瘟疫的發生與人的罪有關,若疫症不只發生在一般人身上,同時亦在信徒身上發生,問教會是否需要反省悔改。莊信德指,需要先釐清甚麼是聖經裡提到的罪;另外不應單向地對應事件,如覺得患上新型肺炎等同指向某人的罪,基督徒反而應活出見證,引導人與神和好。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陳世欽牧師在結語部份提醒,這次網絡研討會不是提供標準答案予會眾,而是希望大家能回到聖經、回到耶穌裡面,按聖靈的信心,履行基督徒的使命,同時希望大家能勇敢走進人群。

是次研討會由世界華福中心主辦、救世傳播協會協辦,由石牌信友堂董家驊牧師及救世傳播協會謝光哲會長主持。名額設五百人,大會於研討會前一天在FB專頁宣佈報名名額已滿。聚會重溫:http://bit.ly/38k70z7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山東省基督教兩會禁網上講道直播 邢福增推測由統戰部提供相關意見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禁業務輔助自殺 德國認違憲 (教會公報)
印度爆發宗教衝突 基督徒處境更形嚴峻 (教會公報)
CCIA關注氣候與核試驗 (教會公報)
禱告復興特會》操練復興禱告小組 匯入禱告運動水流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