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在十一月二十日,埃塞俄比亞的錫達馬地區(Sidima)舉行了引頸以待的全民公投,百份之九十八的選民以壓倒性的票數選擇了該區自治。而錫達馬人口大多為福音派信徒,當地教會在民主發展亦擔當一定角色。
「錫達馬全民公投反映了塞俄比亞走上民主化道路。」因建立和平的努力而於十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理艾哈邁德(Abiy Ahmed)在祝賀錫達馬人民的推特中說:「投票過程中表現出我們有能力將我們的分歧付諸表決,並允許民主進程領風騷。」但前進的道路還不清楚。受錫達馬的例子啟發,該國南方國民、民族和人民州(Southern Nations, Nationalities, and Peoples Region, SNNPR)中其他種族群體目前正討論是否追求自治。
錫達馬的教會在前進的路上可發揮重要角色。基督教救援及發展協會聯合會(Consortium of Christian Relief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CCRDA)執行主任、由全國選舉委員會揀選的全民投票觀察員尼古蘇(Nigussu Legesse)說,儘管有抗爭暴力,但整個和平的公投過程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教會領袖宣揚和平,人們尊重牧師的話。「特別在基督徒為主的錫達馬,教會必須促進和平。」一直致力促進首府內的和平與建設性對話的哈瓦薩跨宗教理事會(Hawassa Inter-Religious Council)的主席德撒瑪(Tessema Tadesse)牧師說:「即使現在,教會領袖們也聚集一起,討論和祈禱我們如何才能延續這種和平。」他指有許多他的牧師同道也一直在宣講類似的信息。
儘管埃塞俄比亞的憲法規定了建立州政府的權利,但之後如何實現獨立的細節仍然模棱兩可,甚至具有煽動性。埃塞俄比亞福音派教會團契(Evangelical Churches Fellowship of Ethiopia, ECFE)會長謝達古(Tsedaku Ablo Alema)表示:「民族不是問題,但以民族為中心便是問題。你可以爭取自己的權利,但過程中務必小心,不要奪取他人權利。作為基督徒,你必須為無法發聲者來發聲。」在埃塞俄比亞的國情中,種族、語言和人民眾多,謝達古說:「愛鄰舍意味著愛另一個部落的人。另一個人應該像我一樣受到同樣的尊重、愛與平等的對待。最終,我們都是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像創造的。」謝達古認為,錫達馬對自治的渴望可能源於福音派反威權主義的心態。尼古蘇則表示,即便如此,宗教也不是這場政治運動的源頭。他認為錫達馬成為自治地區的願望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的帝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