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教會使命 得著年輕世代
(2019年12月1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英國神學暨宗教社會學教授布里凡特(Stephen Bullivant)去年進行名為「歐洲年輕人與宗教」的研究,顯示歐洲最關鍵的問題─捷克有91%的年輕人自稱不屬任何宗教;英法比西荷有56-60%的人表示,從不曾去過教會,有63-66%的人說,從不曾禱告。

 國際基督教青年會(Youth For Christ)發佈另一項研究,聚焦在Z世代(12-18歲),結果發現英國有32%的年輕人相信有神,但只有18%的年輕人有興趣更多尋求神。

 面對教會的未來和使命,消費主義、社交媒體和娛樂業的連結都會形成新世代空前最大的全球文化。從歐洲到南美洲、亞洲到中東,年輕人無不抱持相同的價值觀、聽同樣的音樂、看同樣的影片、分享同樣的貼文。

 這股全球文化泰半受主導的世界觀、世俗的人本主義影響。以人為世界核心的相對主義文化中,人成了神,消費主義成了人的信仰。這個年輕世代不去教會尋找人生的答案,只當它是死亡、空洞的過往傳統;認為不管有沒有神,祂就是不會真正干預我們的生活。

 但聖經裡的那位神卻對人有寶貴心意,祂的心為迷失的這一代而碎。祂愛的信息(福音)是給每個人的。年輕人不會來找我們,所以我們需要去找他們。身為耶穌的教會,我們需要了解思維和生活方式、使命模式都需改變。當我們看見神動工的明顯異象觸及新生代的心靈時,希望和機會就來了。

 今天的年輕人已深切意識到迷失某些東西,他們靈裡飢渴。當我們聽到周遭流行文化和社交媒體的吶喊聲時,這一點顯而易見。

●為歐洲年輕人歸主禱告。
(文取材自EVANGELICAL FOCUS)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台灣紀念品No.1-「台灣原色」 從看自己是垃圾到尊貴,傅寶仁在逆境中重生 (基督教今日報)
聚會時設吸菸區遭非議 金炳三牧師:教會應以「耶穌」為中心,還是以「教會」為中心? (基督教今日報)
親人相繼離世、酗酒麻痺自己  他用「微笑」掩蓋12年憂鬱症 靠神找回安全感:祂真的愛我 (基督教今日報)
每逢佳節倍傷心? 大衛耶利米牧師教你找回聖誕節的喜樂 (基督教論壇報)
經歷吸毒、婚變、憂鬱靠信仰走出低谷 郭世倫重生宣告:雖然還在拼湊屬神的生命計畫,但我絕對相信祂!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