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認識失智症及教會關懷事工預備講座
(2019年09月0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宜瑩 台北報導】

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主辦、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推動中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承辦、七星與台北中會教社部、台北市松年長春社福基金會、台灣失智症協會、社區重聽福利協會、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等單位協辦的「我失智,你在嗎?認識失智症及教會關懷事工預備講座」北部場,於8月27日在雙連教會舉行。

該場講座邀請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醫師談失智症的認識及預防篩檢,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述說失智者人權,社區重聽福利協會秘書長徐玉蘭解釋聽損與失智關聯性,台北中會南門教會教育牧師鍾主亮、護理師廖于萱分享教會失智關懷事工;馬偕失智共照中心職能治療師林苑真談失智症治療與照護相關社會資源、總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主任王文秀則分析台灣失智症整體概況。

怎樣才知道家中長者患有失智症?方俊凱表示,性格、行為及情緒大變、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記憶力減退等,都是罹患失智症的典型症狀,可透過各樣的篩檢量表來進行檢測,至「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下載即可。

方俊凱有一篇名為〈名醫懷疑外婆失智,5年後家人才信〉的受訪報導,在網路上點閱率非常高,內容描述方俊凱觀察外婆的言行舉止,發現有失智症許多特徵,外婆直到5年後才被確診失智,並因走失、跌倒,其家人才接受外婆失智事實;方俊凱說,失智症雖是不可逆疾病,可是只要及早就醫,配以適當藥物延緩惡化,其家屬提早因應後續照顧準備,失智長者仍能擁有較好的晚年生活。

湯麗玉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2017年至2025年訂定「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台灣的「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完全符合WHO規範,期待使失智者人權完全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保障。

徐玉蘭表示,聽損與失智有相當關連。多數長者因老化、聽損,卻不知可藉由助聽器等輔具改善其生活不便,根據今年7月輔具展統計,台灣聽障人口約12萬人,其中60歲以上占75%,當中願意接受助聽器輔具改善聽損的長者卻不多,可見相關宣導需再多加強。

鍾主亮分享南門教會失智服務據點的關懷事工,廖于萱說明失智症照顧者的身心壓力、照顧資訊不完整、工作與生活無法平衡等問題,林苑真介紹馬偕失智共照中心的失智症照護課程,以及各縣市長照管理中心提供照顧及專案、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環境改善、喘息服務等社會照顧資源,和重大傷病卡、身心障礙手冊的認定與申請流程;台灣失智症協會也有愛心布標、失智患者指紋捺印建檔、衛星定位器的申請服務。

王文秀指出,台灣到2025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養兒防老已無法承受高扶老比,唯有「活力老化」讓長者臥床率能縮至臨終前一週內才是正道。她強調「沒有人是局外人」,教會更不能置身事外,要成為高齡者及其家庭的倚靠、社區的盼望。

(攝影/林宜瑩)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嶺頭樂飛揚教會音樂工作坊 百人出席 (教會公報)
2年來他們默默建造守望塔 在台灣東北隅看守華人屬靈城池 (基督教今日報)
「成為別人的助力,是一件幸福的事」 最無助時有群人拉他一把,現付諸行動回饋 (基督教今日報)
感謝神存留生命氣息 趙鏞基牧師走過死蔭幽谷 首度海外公開佈道 (基督教論壇報)
門諾醫院追思創院院長薄柔纜 奉獻一生留給大家的經文:做在最小弟兄身上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陳雪梅

要保持不失智,就要多讀神的話,因祂會叫我們如鷹展翅,再度上騰,可以將生命再年青一次.

發言日期:2019/09/06

陳雪梅

願我們尚未失智前,就做好預防動作,多與人互動,多向主禱告!他必賜福。

發言日期: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