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1月28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泰澤及梅村靈性探索之夜 湯泳詩:宗教對話如交換望遠鏡認識真理
(2019年02月2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採訪:鍾礎熙 / 2019年2月22日

【時代論壇訊】

泰澤團體及梅村兩個修道群體均位處於法國,每年吸引了不同的信仰群體慕名到當地朝聖。雖然兩個群體分別來源自基督教及佛教,卻不若而同地推動共融與修和的事工,而近年亦有不少基督徒開始修習正念(Mindfulness),通過不同正念的生活練習,讓身心與當下及耶穌基督結連一起。

由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青少年專責小組及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合辦的「合一共融與宗教對談──泰澤及梅村靈性探索之夜」,於二月二十日晚上,邀請了四位嘉賓分別分享泰澤禱告及正念修習的體驗,並帶領在場二百多名會眾,在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的禮堂中一同體驗正念呼吸及泰澤禱告,感受兩種不一樣的靈修傳統。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主任及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分享正念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技巧。她舉例說,一行禪師曾寫作了一系列的生活小書,教導人以正念的方式學習行、吃及愛別人。她指「念」這個字可以分拆成「今心」,即是將心帶來此時此刻。「我們的軀殼正在聽講座,但會否有一部份的心還在工作呢?當要覺察自己現正在做甚麼事,第一步便要覺察自己的呼吸,將身心合二為一,安於當下。」

陳燕妮又帶領會眾一同以英語及國語唱出「吸進來,呼出去」(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並以身體動作配合歌詞移動,讓身心進入並感受歌曲。她亦帶領會眾進行五分鐘的正念呼吸練習,透過慢慢的吸氣及呼氣動作,與會眾一同找回此時此刻的身體,並從此得到釋放與安慰。

其後,香港聖公會聖馬提亞堂主任牧師陳榮豐及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范晉豪分享他們的泰澤體驗。陳榮豐認為,泰澤是一種生活方式,過著一個定時作息、簡樸而寧靜的生活規律,這些生活並不像都市人的生活,而泰澤卻提醒人可以過這樣簡樸的生活。范晉豪指出,泰澤提供空間讓人找到自己及上帝,不同國家的人亦在泰澤中組織團契,彼此認識生活,從此能夠聆聽各國各族人的故事。

宗教對話讓人發現不同宗教的美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主任湯泳詩博士引用Paul Knitter的《宗教對話模式》,指他用望遠鏡來比喻宗教對話,人們只能用望遠鏡來觀看與我們距離很遠的星象,但同時望遠鏡也局限了我們的視野,而我們的望遠鏡來自我們的文化、背景及教育。對話就是若我們嘗試換另一個望遠鏡來看,說不定會看到更多不同的星星,會有不同的感受,接觸更多真理。

陳榮豐亦說,天父希望我們能看見世界各樣的美好,當我們觀望鏡子看到自己的美時,看到別人時又會否好像望著鏡子一樣,看到他人的美呢?當我們進行宗教對話時,我們很多時僅留意與人分別的地方,卻少有留意別人美的地方。他亦提到「何處有仁」的泰澤詩歌,就像一行禪師所講的「沒有一條和平的道路,只有心裡和平的人所行的道路才是和平的路」,當基督徒活出信仰本質,那裡便有愛,而社會公義便是由每一個行公義的人活出來的生活模式。

范晉豪則認為,我們慣性將信仰限制在一個框架內,但其實道的種子(seed of logos)卻遍滿全地,包括在不同國家國族及宗教裡。他提醒要避免混合主義,集合所有宗教可取之處,這樣只會失去了自己的本質;宗教對話的目的是要彼此建立及關懷,明白雖然彼此不同,卻能在別人身上學習到一些本來我們學不到的東西。

聚會最後,主辦者在台前點燃起蠟燭,與會眾一同進行約三十分鐘的泰澤晚禱,以歌聲及祝願結束這個靈性探索之夜。

左起:陳榮豐、范晉豪、湯泳詩、陳燕妮
會眾一同頌唱「吸進來、呼出去」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民間團體就移交逃犯發聲明 憂修例未能保障香港法治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恩友福音劇團佈道 九份街頭演出歌仔戲 (教會公報)
二二八事件72週年 基督宗教聯合紀念禮拜 (教會公報)
鄭南榕殉道30週年 台中自由路上藝術節開幕 (教會公報)
【為燈會福音行動代禱】屏東基督教燈區福音志工需求迫切 籲眾教會抓緊機會收割莊稼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