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庭主流化 先從自己開始 |
|
(2019年01月23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0
|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國度復興報 記者 魏麒原 高雄報導
家庭主流化為本屆台灣牧者國是論壇會議目標,楊寧亞牧師(台基盟理事長)於1月22日上午率團隊分享過去一年「家庭主流化」努力的成果。楊牧師說,家庭主流化不只是社會運動,也是宣教運動,不只在堂會,也要進到職場七山,並興起團隊。
為增強與會牧長同工了解職場七山的互動過程,楊牧師邀請同工分別拿著「商業」、「教育」、「媒體」、「藝術」、「抗議」、「政治」等紙牌,以社會關切的「虐童」問題,示範職場各山頭是如何相互發揮影響力,譬如商人提供金援,支助教育研究機構研究虐童的社會影響,再交由媒體報導,再鼓吹藝術、演藝人員支持反虐童,各城市發起「我愛家我公投,台灣零虐兒」抗議,向政府機構及政治人物施壓,促成反虐童的立法。
對於家庭主流化,楊寧亞牧師勉勵要做5件事,包括「異象」、「團隊」、「策略」、「平台」、「時間表」。譬如福音就是要傳給貧窮人,而西海岸是最好門徒訓練平台,幫助貧窮人就是異象,就是價值信念;做任何事工一定要有團隊,家庭主流化不僅要有堂會團隊、機構團隊,也要在職場建立團隊;行動一定要有策略,讓做法落地;建立跨界平台,每個月固定牧養企業家,不僅讓企業家遇見耶穌,更要表達貧窮人的需要,七山互相影響;時間表,把家庭主流化的時間表訂出來,有時間表才能落實行動。
會中,楊寧亞牧師跟團隊成員互動,楊師母分享楊牧師不僅常講肯定的言語、幫助做家事,而且很努力守住家庭祭壇,即使3個孩子成家立業,全家人仍每星期利用2、3小時聚在一起,分享Familytime,孩子很喜歡,連3個孫女也很愛參加。對此,楊牧師堅定地說,家庭主流化要刻意去做,一定要自己去做,把所說的活出來。家庭主流化是社會運動,更是文化運動,教會建立好的家庭、建立好上帝的家,然後進到職場七山,得地為業。
為挽救逐漸崩壞的婚姻家庭,楊牧師說,婚姻家庭的建造,預防勝於治療,透過教育訓練、輔導,幫助弟兄姊妹建造美滿的家庭婚姻,因此過去30年在台北真理堂牧會,離婚率是零。
對於「教育山頭,我們做了什麼?」愛盟基金會執行長陳德智分享說,過去一年,在家庭主流化研習會,舉辦包括啟發研習會、家庭事工研習會等會議。因著家庭主流化,啟發課程也進到職場,甚至有人受洗,今年4月13日愛盟還要辦家庭主流化研習會,教導如何落實家庭祭壇,黃迺毓教授團隊研發的「生命樹」教材,同時教導成人使用繪本,不只是教導陪伴孩子,且對成人個人生命有許多的啟發;另外還要用科學言語、溫柔與堅持的態度,搭起與年輕人對話的平台;舉辦創意影片的《金蘋果獎》則是讓參賽的年輕人,知道「家是無條件愛你的地方」。
從去年亮點計劃迄今的西海岸宣教事工,愛網基金會執行長陳守愚說,當他來到西海岸最感動的是,面對這些還沒信耶穌的年輕人,或許他們家庭破碎,卻因著教會、基督徒進到社區,原本找不到自己未來的孩子,人生有了極大的改變,「在一個沒有希望的地方看見希望」是何等令人激勵的一件事。家庭不只是西海岸的議題,也是地區共同的議題。而且關心貧窮人,教會不能只是單打獨鬥,而是與其他機構、職場連結,企業家捐款,教會、機構服事貧苦家庭的孩子,甚至善用網路的虛擬世界傳遞家庭婚姻價值,幫助孩子擺脫貧窮的困境。
「前進西海岸做貧窮人的事工,最大的感受是家庭主流化其實跟傳福音是一樣。」陳守愚說,西海岸地區是從台中大甲到嘉義新港長達100多公里地方,一年前愛網來到西海岸,跟機構、堂會連結,有3個同工進駐關懷據點,幫助當地的孩子,甚至藉助職場當廚師的弟兄,專程南下為住貨櫃屋的一家人,煮一頓義大利餐點,讓貧苦的孩子備感溫暖,「教會在乎孩子的未來,真心要來幫助孩子」。家庭主流化就是要帶出耶穌的門徒,愛網還跟雲林品格籃球菁英計劃合作,跟3個孩子簽約,陣頭給一千元,簽約一個月2,000元,每天讀經十章、作社區公共服務;因著與孩子簽約,「媽媽我被簽了」,孩子自信心被提升,而且三個月就把聖經讀一遍,孩子甚至向班上同學說「我們不可以再這樣混下去!」還有跟班上兩人一起禱告,生命整個被翻轉。
同工用行動劇方式,示範職場七山如何運作。魏麒原攝
楊寧亞牧師。魏麒原攝
|
新聞照片:
|
|
|
|
|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