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2018幸福小組國際研習會》竭力傳福音 完成大使命
(2018年07月2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國度復興報 記者 商可瑩 高雄報導

2018幸福小組國際研習會於7月24日在高雄巨蛋登場,楊錫儒牧師(高雄福氣教會主任牧師)在第一堂課「以佈道為導向的教會」主題信息中強調,教會需要以佈道、傳福音為事工核心的本質。他呼籲教會要活出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祂來到世界,去到各城、各鄉且進入弱勢族群「主動尋找迷失的羊」,教會也應該效法耶穌,而不是被動、等待人走進教會。

「當陌生人敲你的門,你會問對方:你是誰?想要做甚麼?現代教會也應該問同樣的問題。」楊錫儒牧師提醒,身為耶穌的門徒,應該認真看待傳福音、佈道,因為這是耶穌交代的事情。

「『教會』是一群信主的人聚集,且為了不信的人而存在的群體。」神在地上設立教會代表基督,教會必須思考自己存在的目的,要依循神對教會的吩咐。他呼籲,教會存在目的在於使人得救、明白真道,如何落實?必須從「佈道」開始。

當耶穌在世上服事三年半,祂叮嚀了三件非常關鍵的事情,都是和「佈道」有關,「你們要得人如得魚」、「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就必得著能力…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耶穌呼召門徒是為了受差遣、佈道,這也是教會都應該落實的行動。

道成肉身的教會效法耶穌向世界對話

成為以佈道為導向的教會,必須效法耶穌「道成肉身」的行動,如同哥林多前書九章22至23節一樣,能夠「俯就」需要的人、軟弱者、卑微的人。楊牧師指出,耶穌能夠感受到人的痛苦及需要,這就是道成肉身。他強調,傳福音不是處在高高在上的姿態,然後認為底下都是罪人或隨意定罪人,而是進到人群中間,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

「耶穌可以和人對話,教會也必須要和世界對話。」他認為,「神學」就是學耶穌向這個世界對話,因為道成肉身的神學才能掌握人的溫度、世界脈絡、社會的心跳,而福音的本質就是對話的關係,能夠瞭解對方的需要。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他提醒,如果一項佈道策略、傳福音方式已經落實多年卻沒有果效,就應該加以改變,但不要放棄,如同這段經文「諸般的智慧」就是融合所有的智慧落實佈道行動。

佈道為導向的門訓回應大使命

在第二堂課的「使平凡的人做偉大的事」專題,楊牧師指出自己在教會服事多年,對於「教會復興」有些歸納的想法:「教會復興,在於有多少人認真傳福音?」比方說,一間百人教會,若只有一、兩個人傳福音,就無法興旺福音。反之,若有50個人都在傳福音,就很困難不復興,所以復興的原則就是「傳福音」。

神的心意是拯救生命、呼召門徒去成立教會且賦予使命。門徒領受了使命,不能只有牧者去完成,而是門徒共同的使命。「門徒不是呼召來聚會,而是完成使命。教會如果很有溫暖、有歸屬感還不夠,還要有行動力去完成使命。」

楊牧師認為,不能只是依照聚會委身程度、固定奉獻、服事投入為要求門徒的標準。教會也不能以「知識導向」裝備門徒,只是教導知不知道,卻不要求能不能作到。訓練一群「知道」的人還不夠,譬如教導「愛心」是甚麼、在新、舊約出現幾次、字根是甚麼,卻依舊在行動中沒有愛心。因為「知道不代表擁有」,若單單只有神學的裝備系統、知識導向,知識很高,卻沒有落實的行動,就不算完成門徒的訓練。

他提醒,知識導向的門徒訓練會叫人自高自大,最重要的是要「從知道到作得到」,並且要訓練門徒領受大使命的榮耀,以福音為最高的價值,知道傳福音非常的重要且引以為傲。

願意跟隨的人,就是門徒,也就是受差遣去完成大使命的人。而門徒訓練的目的,不是在於追求屬靈的高峰,不斷訓練讀經、禱告、敬拜,而是在於「佈道」的行動,去傳福音、接觸未信者。

他提出幸福小組的典範經文─「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徒五42)進而提出門徒要向不信的人傳耶穌是基督,且其主業是佈道。

使命就是一種生活、不是曇花一現,是一種生活方式。如同聖經中許多「帶職事奉」的人:約瑟、以斯帖、但以理、尼西米,為什麼不是「事奉帶職」?他解釋,這些聖經人物都是自己有職業,但神處於他們的首位,如同神對門徒的呼召,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職場的事奉者。他提醒,「門徒被呼召要有使命,牧師被呼召要全職,門徒都必須在自己身處的地方成為傳道人。」

神的揀選平凡人做偉大事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7)楊牧師談到主題的核心─神的揀選。他說,因為耶穌不要人誇口,所以揀選軟弱的使他們得剛強,而不要強壯的人得到成功後,卻認為是自己的能力。祂揀選的原則就是要平凡人做偉大的事,如同神對保羅所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神定意要揀選軟弱的人,讓他們在神的手中顯得完全。

他認為,一個平凡的人能做最偉大的事,就是使人認識耶穌基督。成為耶穌的門徒,可能賺很多錢、做很多成功的事,但若不能分享福音,就算不上有做偉大的事。神要世人都能得到亞伯拉罕的福份,就是使萬國萬民因他而得福。如何落實?就是分享福音給他,使他認識基督的福。

見證不只是能講,也要能看得見,意思就是在生命中活出剛強,見證出「因為耶穌基督而成為有能力的人」,因為福音的大能,在於軟弱者靠著神而有能力。

逾萬位與會者聚精會神的聆聽信。劉以琳攝
楊錫儒牧師(高雄福氣教會主任牧師)在第一堂課「以佈道為導向的教會」為題證道。劉以琳攝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愛家公投南台灣擺攤 為7.28全台同步熱身 (台灣國度復興報)
北京家庭教會聯合聲明 籲政府尊重信仰自由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第八屆金書獎得獎名單公佈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人流與往年相若 王礽福:有Say廣場則反應不錯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後山女孩的勇氣 看「媒體教母」余湘如何用勇氣與堅持翻轉人生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