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漂流異鄉人 外籍移工在台灣
尊重多元文化、人權有待政府政策落實 教會陪伴守護關心勞動權益
(2018年05月3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陳逸凡專題報導】

今年4月底,新北市汐止上百位越南籍女性移工夜裡上街抗議,起因在於天氣炎熱、僱主收電費卻不給冷氣吹,造成宿舍悶熱難耐無法入眠,根據外流畫面顯示,宿舍內生活空間擁擠、盥洗空間更是嚴重不足,不符法律相關規範,新北市勞工局將介入協調糾紛。

無獨有偶,同時間台南某上市公司也遭移工多次投訴飲食太差,早餐只有一碗白飯、半顆鹹蛋、5顆小番茄,實在讓人無法下嚥。勞工局突擊檢查發現,該廠區移工飲食在號稱「已改善」後,也只是變成一碗白飯、一根熱狗、一顆水煮蛋。顯見台灣人對待移工仍有值得商榷之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平安基金會勞工關懷中心近年將關懷對象擴及到來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勞工關懷中心主任簡長榮受訪時表示,台灣的僱主因為受到仲介影響,很多對外籍移工看法可能有偏差,主要分成兩種,一是不了解法律相關規定,二是不了解移工的習俗。這些誤解都有可能造成糾紛。

簡長榮說,很多社福移工所照顧的長輩,年紀都已經很高,在他們成長的年代並無善待移工的觀念,許多觀念一時之間無法轉變,對待移工的角度就會如早年的社會較為刻苦。他提醒台灣僱主在聘用移工時,千萬不能只聽仲介口頭說明,必須親自審閱勞僱雙方所簽訂的合約內容,一般來說按照符合法律規範的合約內容來對待移工,比較不會產生問題,否則屆時出問題,仍是僱主需要負法律責任。

「在住宿跟飲食的方面,我們應該要尊重移工,試著了解移工的生活需求,不要糟蹋人。」簡長榮說,一般公司對待本國員工設有福利委員會,了解移工的飲食習慣、住宿需求等,這些是平常就可以討論的東西。不過現況是台灣老闆不太重視,甚至放手交給仲介處理,「但是講白一點,仲介是要賺錢的,與僱主員工的角度不一樣,當有人想要從中牟利,就會造成很多問題。」

事實上,勞動部有提供《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只要照著規範執行,思考如何幫助移工適應台灣生活,「否則每天便當打開都是『台灣味』,任誰都會受不了。」簡長榮叮嚀,僱主若只關心生產,有可能會有管理上的隱憂,包括移工生病或工作情緒不佳,恐造成時常需要訓練新人,對僱主來說也會蒙受損失。

針對在家戶中工作的社福移工,簡長榮表示,沒收移工的私人財物例如手機等,其實是違法的,僱主可以做的是「規範使用的時間」,區分工作與休息時間,從管理方面著手。「很多僱主也會抱怨為什麼還要支付移工加班費,」簡長榮建議一切還是必須按照法律規範執行,因為移工的薪資低,甚至一年365天全年無休工作,同樣的薪水根本請不到台灣的居服員,實在不應該再苛扣移工的薪資。

在飲食方面,簡長榮說,許多家庭只讓肩負照顧責任的移工跟長輩吃一樣的東西,很多長輩只吃粥,但是對體力付出較多的照顧者來說,吃粥根本無法飽足,就發生過幾個案例,是外籍照顧者實在忍不住飢餓而選擇逃跑。簡長榮叮嚀,善待移工有兩個重點,「一是合約法律要清楚,二是認識移工的飲食習慣及本國風俗」,如此一來將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糾紛。

面對每天與我們一同生活的移工,台灣社會究竟認識他們多少?本期新聞專題將呈現移工在台灣的生活實況,並介紹台灣的移工媒體,期盼喚醒「善待出外人」的信仰良知。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伊莉莎白紀念教堂獻堂 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慶設教115週年 (教會公報)
台中中會萬民教會升格堂會 廣設福音站建立天國文化 (教會公報)
屏東海洋敬拜有如春吶 為主得人 (台灣國度復興報)
2018世界傑出婦女大會 》台灣代表潘劉玉霞牧師啟程前往以色列 (台灣國度復興報)
2018林書豪分享會 》 6.2 Never Down 激勵花蓮永不止息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