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走出埃及 培訓與連結中南部教會 |
|
(2018年01月22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31
|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記者 魏麒原 採訪報導
陪伴同性戀者事工邁入第22年的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因著2018年的主題「開拓與承接」,經去年3月在高雄設南區辦事處,台中中區辦事處也於元月21日設立。該協會副秘書長翁嘉瑋弟兄,本身也負責南區辦事處,他說,透過分區辦事處及培訓課程,連結更多中南部教會,建立高雄及台中在地經驗,切合並及時回應弟兄姊妹與家屬的陪伴需求。
回應同性戀議題 南北教會氛圍大不同
「南北教會氛圍大不同!」翁嘉瑋弟兄說,去年3月在高雄設據點後,他個人發現台北教會跟高雄教會對同性戀議題的氛圍及回應大不同,在高雄協會較常接觸的是教會中從事青年事工的牧者同工,或在教育界第一線的老師,提出討論該如何陪伴、牧養有同性戀傾向的孩子,以及如何與孩子們談論同性戀相關議題。
至於高雄教會中壯年長輩通常比較被動,除非自己家子女或親友,或是孩子的同學,出現同性戀的傾向,才會出面關切,否則似乎因為沒有著力點而感覺比較冷淡。翁弟兄說,中南部教會對於同性戀議題的保守回應,其實跟在地的社會氛圍、人口、教育結構及年齡層有關係。
中南部跟台北一樣,教會中都有弟兄姊妹深陷同性戀的糾結與痛苦當中,翁弟兄說,順著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熱潮,考量成本效益,去年三月進駐高雄設南區辦事處,其實在這之前高雄就有同性戀家屬的支持團體(家屬讀心會),由家屬自己陪伴家屬,已有近10年的時間,顯示這方面的需求還是在的,並且台中也有這樣子的家屬支持團體。
扮演支援部隊角色 協助教會陪伴
至於走出埃及輔導協會到底在扮演什麼角色?翁弟兄說,協會扮演類似「支援部隊」或「特種部隊」的概念,也就是當教會牧者同工在第一線陪伴有同性戀傾向的會友,時機成熟時就可以轉介到協會,接受更專業的陪伴。而在培訓教會牧者同工或對陪伴同性戀者有負擔的弟兄姊妹,協會則提供20多年來陪伴及過來人的經驗,讓教會和教育工作者成為稱職的陪伴者,滿足其渴望被愛、被接納的需求,繼而建造其個人生命。
翁弟兄說,除了培訓教會牧者同工或教育工作者外,他個人的負擔在於與地區教會連結,在成人主日學或開放講台的教會,分享同性戀相關專題、見證及經文的教導,讓會友能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同性戀。譬如他去教會分享,就有好幾位媽媽跟他分享,這跟以前她們對同性戀的了解很不一樣。因此,他們的目的就是讓教會會眾接觸或聽到同性戀者的生命故事,真實了解他們的渴望是什麼?進而不再害怕同性戀者或接觸相關的議題。
「當教會沒有用『好品質』的時間跟年輕人溝通討論,就會跟年輕人的關係產生斷裂。」翁弟兄憂心忡忡地說,因為年輕的男女學生,從學校同學口中或網路認識同性戀議題,但進到教會卻受到衝擊,跟學校中所接受的教導內容完全不一樣,因此難以接受;特別是教會反對同性婚姻,卻沒解釋清楚為何這麼反對?背後動機又是什麼?沒讓年輕一代有充分討論的機會,反落得年輕人批評教會跟不上時代潮流,而跟教會關係產生斷裂,教會反而失去年輕世代,類似情況北中南教會皆然。
除了元月13、20日這兩天密集式的培訓課程,在4月28日開始,一連8次的課程,將融合此次培訓的所有專題與見證,再加入演練、體驗活動,以及小組討論的「助人成長班」,期望與南部眾教會一同學習成長。
走出埃及關懷協會辦培訓課程,與南部教會牧者同工連結。主辦單位提供
|
新聞照片:
|
|
|
|
|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