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7月8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被鎖在宗教改革運動裡的馬丁路德  你今天沒有聲音,未來的歷史也沒有你
教會必須看重「在歷史中的影響力」
(2017年12月1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如果一個人「失憶」了,你覺得他會遇到甚麼問題?

醫學研究上提到,失憶症造成的其中一個影響,是「無法設想未來」。因為,當一個正常的人想像未來時,他們會利用過去的經驗,構建一個可能發生的情況。

如果是一群「集體失憶」的人,會造成甚麼問題?從電影《健忘村》或許可窺知一二:那群「集體失憶」的村民,形同魁儡,遭有心人士任意操控。

若基督徒不曉得基督新教的歷史脈絡,正是猶如「患失憶症的基督徒」。

在今年「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發布500周年」的重要日子,一起尋根「身為基督徒」的記憶。

有一本書、名為《集體的失憶》,?頭提及「醒覺」的定義,作者說到,「覺醒,其實是簡單再簡單,只是把原本屬於你我的一體找回來。」

他是據稱除了主耶穌之外,歷史上最多人著書論述的人物—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時代》(TIME)雜誌曾這樣評論:馬丁路德的言行帶動了宗教改革運動,此次運動被譽為「人類史上意義最重大的革命」。

在歐洲,馬丁路德改變了宗教面貌,更為中世紀的歷史劃上句號。他所翻譯的《聖經》,也是最多人使用的德語聖經譯本,同時奠定德語書面語的規範。

事出必有因,要問的是,馬丁路德引發改教運動前的當時代社會長什麼樣?為甚麼就現今來看,並無太特別的「95條論綱」,僅在一間小教堂門口張貼後,竟引起滾雪球般的巨大回響?

馬丁路德張貼論綱前的黑暗時期

馬丁路德是在1517年貼出論綱,身處16世紀初的社會,此時,人類歷史已歷經1千多年的發展;而在現代化(工業革命)之前的1千年、也就是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興起之前,人類歷史中有段很長的時日,被稱為「黑暗時期(Dark Ages) 」(又稱為中世紀前期)。

歷史研究專家、宇宙光總幹事林治平教授提出三面向,來解析這段黑暗時期。

一、君王至上(政治)。 當時代的君主制度,灌輸「國王永遠不會犯錯 」的觀念。所以錯的都是老百姓 ,在此種政治思想和體系下,只見到國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不見了,這是當時代社會的特徵之一。

二、封建制度(經濟)。當時所有的土地都是屬於地主(貴族),農夫只是生產工具、被視為農奴(羅馬奴隸制的遺存),在農田 辛勤地勞力工作的他們,只能獲得極少的報酬。從經濟制度上來看,絕大多數的農夫不見了。

三、教廷制度(宗教)。教皇制度自6世紀起越來越強,建立教廷制度後,他們「開發」出一些事情,包括強調《聖經》是神聖的,一般老百姓不能讀;甚至,當時的《聖經》是被「鎖」在教堂的櫥櫃裡,且只有拉丁文版,極少人看得懂。

一般信徒也不能隨意禱告,必須透過向神父告解,才能和上帝連結。「教廷或神職人員變成一般信徒與上帝中間的媒介,也可以說是『阻擋』。」演變到15世紀時代,教皇至上,所有《聖經》內容,教皇想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

多數的信徒,不能見上帝、也不能讀神的話。絕大多數的信徒,在上帝面前不見了。

從政治、經濟、宗教上來看—老百姓、農夫、信徒,所有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見了。

「所以我說,中古世紀1千年,是『人不見了』。 」林治平下此結論。「當時代的人生活很痛苦,他們找不到自己;但是人對於自己的『存在』,是很有感覺的。」

然而,在這個最黑暗的時代,卻也是最容易「感光」的時代。

光透出的源起,可追溯到500年前的一場雷擊,一名自認將死之人、從內心最深處發出的求救。

1505年5月的某日,馬丁路德在一趟路程中,突遇雷電交加的大雨,在雷聲和閃電中,嚇得俯伏於地,將要死掉般。恐懼中,他大喊:「如果我能在雷雨中倖存,我就去修道院作修士。」這場經歷,打開馬丁路德認識真神的大門。

後來,沒死的他,真的履行承諾、進入修道院作修士,走上持之以恆研讀《聖經》的旅程,也才有了之後95條論綱的事件發生。

一場無流血戰爭改寫黑暗歷史 芥菜種舉動帶出翻天覆地影響

馬丁路德用無流血戰爭,改變了人類黑暗歷史。

其最為人知的影響,是被公認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改教者」,但其實這份貢獻,不只在宗教教義上,更是超越宗教的範疇。

「我覺得馬丁路德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整個(人類)文化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命基本單位。他(馬丁路德)強調,上帝看到的是每個人的尊嚴、意義、價值,這個把人的地位提到一個平行、平等的位置。」

馬丁路德把人的意義、從「人的本身」來肯定人的價值,這非常重要。林治平表示,不管你擁有什麼,外在擁有金錢、學位、光鮮亮麗的物質,上帝都不看,上帝看你是不是人。

以前是只有教皇 、聖職人員才能和上帝有直接關係,現在變成每個人都能和上帝建立關係。之後也出現一句話,「君王也好,乞丐也好,可以同時併肩,跪在上帝面前祈禱。 」

在上帝的眼光中,祂看到了人,祂既不看你是「君王」、也不看你是「乞丐」,換句話說,上帝不看你「有」甚麼,上帝看你「是」什麼。

這也是現代哲學討論的問題,「我是誰,人是什麼」,所以馬丁路德的影響,不是用「宗教改革」四個字可以解決的。他談的問題是「一個人的意義跟價值」。你是君王我是乞丐,我們是一樣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兩個都是人。

反觀我們今天的文化,常是看你擁有什麼,來決定給予怎樣的對待。但是,上帝不看你擁有甚麼外在的東西,上帝只看你內在的人,這就是我們今天社會最需要且重要的訊息。

「我們做馬丁路德,不是說他是偉大的宗教改革家,而是要告訴大家,馬丁路德為我們現代人類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意義跟價值,這是馬丁路德特別強調及帶來的影響。從這邊看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從德國開始擴散到整個歐洲,我們現在的民主(自由、人權),都是那時候來的。」

「人類的文化,整體上就受了馬丁路德很大的影響,」林治平分析,馬丁路德的影響不只在宗教裡,然而到今天,我們卻把馬丁路德「鎖在宗教改革、教會的裡面。 」

「從歷史的分析上,我們應該取得歷史的發言權。歷史的解釋應該是我們的。 」

馬丁路德的貢獻,除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讀《聖經》、了解上帝的話語;他也把《聖經》翻譯成德文,帶出閱讀《聖經》的普及性。

以前中古世紀的教會,不能在聚會中唱聖詩。從小喜歡音樂的馬丁路德,在聖樂及音樂史上,同時作出很大貢獻。

「今天我們說最偉大的音樂家—巴哈,巴哈就是受了馬丁路德的影響。今天的教會最大的特徵是音樂,(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受惠於馬丁路德,(只是)我們不知道。 」

馬丁路德其實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從某個角度來講,馬丁路德不是看起很屬靈的那種偉人,講話也有粗魯的一面,罵起人來也是直接了當。」他老老實實、很守本分,當發現教廷制度和自己的《聖經》經驗相牴觸,他開始寫95條論綱,但出發點並不是要引發宗教改革運動,他從未想過這件事。

他只是一個人寫。

當時的文化背景,是可以把欲討論的事一條條寫出來並公布,請行家來看、參與辯論。95條論綱是用拉丁文書寫,所以不是給一般老百姓看,而是給專家學者看;其論述也很簡單,並沒有發表成大論文的形式,目的是希望引起相關學者、專家及同行加入討論。

沒想到95條論綱一張貼出來,就有人將其翻譯成一般人都讀得懂的德文,加上正好搭上活字印刷的時代,論綱很快就被印出來,散播各地。


面對君王教皇權勢威逼,馬丁路德勝過軟弱、害怕、恐懼,
抬頭挺胸、昂然站立,聲音宏亮,大聲宣告:
「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願上帝幫助我!」

馬丁路德張貼95條論綱時,年僅34歲,且並無挑起宗教改革的意思,真實見證,一個芥菜種的舉動,帶出翻天覆地影響力。


因著神的使用,
它成為地表最強大文化運動,
無一人不活在它的影響之下。




今天的馬丁路德在哪裡? 紀念改教運動,勿忘改革初衷

我請求世人不要提起我的名,不要稱為路德宗信徒,只要稱自己是基督徒。路德算什麼?道理不是我的,我也沒有為甚麼人釘十字架。我不是、也不願作人的師傅,只有基督是我們的師傅。—馬丁路德

為迎接馬丁路德改教運動500周年,許多關於他的書籍紛紛問世,特別是中文版的出版物,過去可謂居指可數,今年不少台灣出版社都因而綻放,讓華人有機會更深認識這位「據稱除了主耶穌之外,歷史上最多人著書論述的人物」。

德國,甚至花了10年時間慶祝「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發布500周年」。今年10月31日,一般媒體幾乎也都有報導此議題。

馬丁路德的影響除了在信義會,事實上,現在各宗派,都承繼這份「屬靈遺產」,很常談到的部分為「因信稱義、萬民皆祭師」。

德國信義宗教會的牧師—潘霍華、也是現今知名的屬靈前輩,只活了39歲的他,神學思想影響非常多人;他正是出自馬丁路德建立的教會,以及真正活出馬丁路德神學思想的人 。

「談馬丁路德,只講他在宗教改革的影響,那很可惜。」校園書房出版社社長黃振華牧師表示,「馬丁路德不是屬於教會的,馬丁路德是屬於整個人類的。」

德國,花了10年慶祝宗教改革,今年是最後一年。每一年,不是教會辦的活動,而是政府、社會來推動,談的題目包含宗教改革與教育、宗教改革與藝術、宗教改革與音樂、宗教改革與政治關係等等。

再次證明,馬丁路德帶來的影響,不只在教會,更是整個國家、甚至全人類文化。

馬丁路德強調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獨特,其思想日後形成一股影響力 。「真正的人權、自由,是從這裡出來的。」

「不得了,我們這個新教本身已經500歲了。今年是改革運動500年,其實過去每100年都有慶祝,過去500年教會一直在慶祝(宗教改革),(盼望)不要忘記這樣的信仰傳承。」中華福音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與神學」專任教授周學信指出,今天有很多基督徒本身沒有記憶,得了失憶症,為甚麼?

「因為不重視歷史,搞不清楚歷史,」對歷史本身完全沒有概念,不曉得自己身為基督徒的背景為何。「在我們的信仰中,很多信徒是沒有記憶的。你有沒有照顧過失憶症的長輩們,很麻煩,一個沒有記憶的人,其實沒有辦法好好過日子。」

信仰本身是一個傳承,信仰本身是有根有據的。他進一步舉例,近代台灣教會流行建立小組教會,他們可以說我們要這樣的教會觀,是因為有《聖經》的「先例」,這很重要。新約中描述的「在家裡聚會」,就是小組教會的模型,這成為教會推動小組教會的一個「依據」。

我們的耶穌本身也是那位道成肉身、進入歷史的主耶穌基督。

「同時,這個慶祝本身是一種矛盾,因為這個是慶祝教會分裂。所有教會分裂對耶穌來講是傷痛的。 」周學信指出,對教會觀、對改革運動陌生,是因我們沒有這樣的「經歷」。

然而,基督徒應要不斷反省 ,「基督徒要玩真的,許多基督徒像遊客、消費者」,事實上,「信仰本身要不斷反思,一個負責任的基督徒,應該要反思他的信仰 。 」

潘霍華曾到美國讀神學院一年,在其觀察之下,曾表示「美國教會有(發生)問題,就是因為它是沒有改革運動的新教,是一個錯過改革運動的新教,他們有教會、佈道家,但是他們『錯過改革運動』。」

周學信認為,潘霍華的這種觀察,可應用在台灣教會。 台灣教會本身對改革運動慶祝起來頗陌生。今年有不少單位針對馬丁路德改教運動500周年主題、舉辦各類活動,對此他很感恩,因藉此能讓許多人了解「信仰傳承」的內涵。

「我們應該把馬丁路德的影響推出來。我們今天在思考,這4百年來(談到)所謂的現代化,少了什麼?」現代化談到的領域包含科學、民主政治,林治平表示,但絕對不是只有這兩個,而是,「少了『馬丁路德』」,他如此認為。

從中古時期、黑暗時期,在政治、經濟、宗教,其實就是在「人生目的」上,這三項都失落了,所以社會變成黑暗時期;人要掙脫黑暗,這三點必須一起出發:民主、科學、信仰。

然而,經過4百年,民主、科學已變成泛價值,馬丁路德卻「鎖在宗教領域裡面」,出不來。

今天的馬丁路德在哪裡?換句話說,基督教應要「進到文化、社會中」;教會必須要看重「在歷史中的影響力」。

「因為你今天沒有聲音,未來的歷史也沒有你。」

(本報圖庫;編輯中心製圖)
500年前的10月31日,是馬丁路德發布95條論綱的日子。今天我們可以在教會唱詩、讚美,可以自己讀經、禱告,每個人都是上帝所看重、寶貴的,成為普世價值,這些是馬丁路德帶來的影響。 (本報圖庫)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每個人都值得過個喜樂的聖誕節 「我們就是一家人,歡迎您們回家」 (基督教今日報)
聖誕節是給聖誕老人慶生?教會製作10萬本立體書盼孩童認識耶穌 (基督教論壇報)
苗栗禱告山 領人遇見神點燃禱告熱火 (基督教論壇報)
80萬人連署向聯合國請願 盼助後伊斯蘭國時代基督徒重建家園 (基督教論壇報)
好萌!親子寶寶運動會讓父母快門按不停 參與家庭近9成是非基督徒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