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1月10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辨識偏差教導 楊子聰:「曼德拉效應」為異端提供生存空間
(2017年10月1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

現時都市人已習慣以不同社交工具、平台發放及接收大量訊息,這些社交工具的重要性對都市人而言是與日俱增。而這些訊息的真偽、來源本身須要審慎分辨及核實,但因便利緣故鮮有人會去這樣做。與此同時,不同的異端亦已結合新時代的媒體攻略,開展其傳教工作。教牧面對這些新時代異端乘勢而起,又可如何在牧養中教導信徒辨識網絡媒體的錯誤教導?最近一個名為「辨識偏差教導」的教牧講座有三位講者便談及這個問題。

網絡是新世代異端反攻的機會

新興宗教關注事工總幹事楊子聰主力介紹當代媒介的發展史及分析現今異端在現行的電子媒介上的偏差現象。他先引用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的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指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某種官能的延伸,而媒介即是訊息,形塑了整個社會,麥克盧漢曾言「我們塑造我們的工具,之後我們的工具塑造我們」。而媒介的發展史在人類歷史走過口述、文字、印刷,直到現今網絡傳播的階段。他指美國著名作家拉潘姆(Lewis Lapham)把麥克盧漢的理論,放進上世紀的印刷文字文化與當代的電子媒介文化對比,前者是代表現代文化、重視視覺、有一定序列性、精心創作等;而後者則是代表著後現代文化、重視觸覺、有共時性、即興創作等特點,而擁抱電子文化理念的人可被稱為「遊牧民」,他們會遊徙、著重多形態、缺乏獨立思考及相信客觀事實的態度。

而抱持著這些觀點來分析現今基督教的網絡文化,楊子聰認為現今是網民透過網絡選擇宗教的時代,網絡上所表達的內容是充滿爭論,而好與壞的觀點永遠是相對和平等,各有支持者。他認為網絡是新世代異端邪教反攻的機會,如現今網絡技術壟斷的年代,以運算器作響導,輸入「耶穌╱Jesus」的話,各大搜尋器均獲得逾十億的結果,但靠前的竟是三大異端的網站。

楊子聰指,近年不同異端紛紛出現「內容農場」,意指不同的異端會共用一些來歷不明的文章、圖片,甚至一些基督教的網站都時有誤用的情況發生。媒介信息只要符合媒介法則,即使內容非原創、不準確,甚至危言聳聽的言論,都可以因可塑性強、點撃率高而成為網絡搜尋容易找到的內容。近日在網絡上帶來熱話的「曼德拉效應」(編按:「曼德拉效應」新興網上詞匯,美國一名叫Fiona Broome的作者聲稱有幾千人同時擁有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已於八十年代在獄中逝世的記憶,但事實上曼德拉在九十年代出獄,並成為南非總統,直至二○一三年才以高齡逝世。因此「曼德拉效應」形容因不去仔細分辨資訊及記憶,而造成似是而非的錯誤記憶現象。),正正反映網上世界以偽科學╱學問等技術包裝成「答案╱知識」的內容在媒介流傳,而網民多因不求甚解、理解力不足、信息負荷過大,以及工時過長、少有休息時間去分辨訊息,很容易會對網上的訊息信以為真,這都為異端在網絡上擴大自己影響力提供了強大的生存空間。

青少年多從不同網絡平台接受資訊

新興宗教關注事工管委、宣道會北角堂的張濟明牧師則分享自己及其他教牧同工在北宣的牧養經驗,他觀察到在該教會約有七千人的規模中,大部份信徒一方面會接受教會正規的信仰教導,亦會在不同的網絡、媒體平台涉獵不同觀點的信仰資訊。而較受媒體影響的群組包括大專生、職青及步向成年的年齡層居多;比較常接觸的網上信仰平台包括「神學是粉紅色的秋」、「信仰百川」等,亦有些結合政治與信仰的群眾浮現。這種狀況在雨傘運動後尤為明顯,容易在網上接觸不同的內容而回到教會,表達對教會建制、堂會屬靈傳統的意見。張濟明指這群信徒多為對教會很熱心、對信仰很認真的信徒,卻對網上資訊不加分辨而容易相信。他指曾遇上有教會弟兄姊妹接受網上資訊後質問教牧一些對堂會情況,作出很偏激的言論;也有信徒受「曼德拉效應」影響;亦有熱心的姊妹在網上搜尋到紐約羅徹斯特新希望社區教會(New Hope Community Church)的韋爾頓牧師(Jonathan Welton)指自己從神領受,在夢中得知金正恩將會為其邪惡政權悔改,該姊妹信以為真地與教牧討論。

張濟明反思現今在媒體牧養上的挑戰時,認為很多教牧本身因自身時間分身不暇,而追不上現今信仰網絡媒體的訊息,同時信徒亦對整全聖經、神學真理的分辨能力參差,信徒對網上所接受的資訊多以情緒反應多於以冷靜辨析的態度應對。他認為面對這種狀況,新世代教牧需要建立更多有深度的牧養,而非資訊性、權威性牧養,教牧需要重新檢視牧養、佈道的思維。牧養要不「離地」,但同時不能「貼哂地」,他認為牧者在網上世界轉發資訊的真偽、對世情發表意見都需要謹慎處理,因為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教會內的信徒、或成為指摘牧者的話柄。

如何辨識真假教師?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則分享教會內須分辨假教師,他引用宗教改革家加爾文指教牧需要有兩把聲音,一方面要牧養教會內的信徒、另一方面則要趕走一些破壞教會的狼群與小偷。他分析假教師的特點,包括只講部份真理、投其所好、避開爭議、唯我獨尊、常自吹自擂、不鼓勵信徒思考,以及財務不受監管。他舉例指新加坡新創世教會的平約瑟(Joseph Prince)只強調廉價恩典,否定舊約和律法教導、指基督徒不用認罪,無疑是偏差教導;美國的約翰歐斯汀(Joel Osteen)則只強調正向思考心理學,雖然引用經文支持,但重點著重於個人好處,其他相近的例子包括中國的「天上人」教派的劉雲生(雲弟兄)。

在答問環節中,有會眾關心有神學院或會教授一些具爭議性的救義問題,包括同志神學,會否造成偏差;亦有會眾談論有關一些在網絡紅人在YouTube發佈對教會看法的現象,如Howtindog。胡志偉提醒教牧及信徒接受資訊時均須辨識偏差,不能盲從權威,自身亦不能成為權威強迫信徒跟從。教牧可更有智慧地回答信徒不同的詢問,如有信徒問及教牧是否支持港獨,這些問題無論如何回答均會引起爭議,即使教牧心中有立場,亦應採取一個更有智慧、審慎的態度去選擇性回應。

「辨識偏差教導」教牧講座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及新興宗教關注事工舉辦,已於十月十日早上假基督福音堂舉行,約有七十人出席。

左起:胡志偉、張濟明、楊子聰及主持梁國全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天國恩典文化特會 》倚靠神的恩典 活出豐盛的生命 (台灣國度復興報)
第三屆基督徒網路應用研討會》網路福音事工 盼望更多資源共享、年輕世代接棒 (台灣國度復興報)
第三屆基督徒網路應用研討會》數算神的恩典 展望網路福音事工未來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南神學院 校園茶會 分享異象使命 (教會公報)
第8屆原專盃 信仰為根基 運動場交流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