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南保教會&手語教會:手語交流 聾朋友被聽見
(2017年08月1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實習記者莊博凱、張允恩台南報導】

為了讓課輔班小朋友學習聾人手語詩歌,以及了解聾人的溝通方式,台南中會南保教會傳道陳佩雯及課輔班老師,於8月11日帶領10位小朋友來到台南手語甘為霖紀念教會請益和交流。

手語教會傳道陳佳佳分享特殊教育之父、宣教師甘為霖與手語教會的故事,課輔班小朋友則以之前學習的手語獻上詩歌〈讓我說聲謝謝你〉;小朋友熱情單純的心、明快的學習力,讓手語教會長老黃煥文相當開心,現場教唱小朋友一首新的手語詩歌〈謝謝你揀選〉,並贈送每個人一本漫畫版《甘為霖牧師傳記》作為禮物。

陳佳佳表示,聾人是否想被聽見與自我認同有關。任何人都想要被聽見、被看見。聽人可以努力用文字、影像、聲音的方式發聲,聾人則被侷限;文字能力佳的聾人可以用文字表達自己,文字能力不好者,也可以用自拍影像來表達自己。聾人朋友也會希望在所處的群體中使用文字或手語表現自己的想法與情感,與聽人無異。

手語的發展,文獻紀錄僅400年,手語是法國宗教學校為了教學及管理人事而開始,慢慢傳到世界各地。經過當地手勢的系統化整理,手語確實幫助了聾人間以及聽人與聾人之間的溝通。手語有其複雜性,有地方性及方言差異,但從語言學的角度又可歸納出世界手語的雷同之處,相當有趣。這也表示手語是多元的語言,能因應環境變化而衍生新手語,是相當特別的現象。

適逢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40週年,聾人朋友需求與聲音的「被聽見」也是該被關注的人權之一。作為一個基督徒,是否可以成為聾人朋友的好鄰舍,則是需要去思考與面對的課題。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生態危機與基督信仰 教會信徒環保有感? (教會公報)
全國失親兒公益鐵馬行活動登場 為6000多位失親寶貝勇敢向前 (基督教今日報)
揮別禱告山,迎接華人教會「三十而立」的祝福 牧者心中不捨,卻有更多感恩 (基督教今日報)
台北連續12天飆高溫創百年紀錄 啟示錄默示高溫景況 基督徒帶頭減碳 (基督教論壇報)
職場運動在中國需處境化 提倡善商十誡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