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7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一部到位 永續台灣海洋發展
環保團體偕立委連署 要求成立海洋及漁業部 推動國人海洋文化意識
(2017年06月1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採訪報導】

6月8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海洋日,環保團體台灣海域保護及監測協會執行長王幸男、台灣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執行長林愛龍、全球珊瑚礁監測網台灣區負責人陳昭倫教授、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與4位長期關心海洋發展的立法委員姚文智、陳其邁、管碧玲、趙天麟,連署呼籲行政院盡快成立「海洋及漁業部」,要求一「部」到位,並整合資源成立「海洋永續基金會」,找回海洋國家的未來。

環保團體認為,目前行政院推動的海洋組織改造應該一步到位,成立「海洋及漁業部」,提升漁業管理能量;同時整合現有海洋各單位資源,成立「海洋永續基金」,罰鍰規費用於管理保育,以永續發展海洋產業,使得海洋巧婦有米可炊。

立委及環團聯名發表聲明,建請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林全,把握行政院組織改造未竟之時,設置「海洋及漁業部」畢其功於一役,邁出海洋國家的未來。聲明指出,為成立「海洋及漁業部」,已於2016年底提案《行政院組織法第三條及第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極為難得地獲過半數共57位跨黨派立委連署,現已交付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中,是過去一年來,非常重大的海洋成果,需要政府及時完成最後一里路。

台灣應該是海洋立國,海洋的國土面積為島陸地面積10倍以上;自凍省以來,政府組織改造運動已達20年;馬政府時期,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海洋委員會組織法》,行政院特設海洋委員會掌理海洋總體政策,並且設海巡署、海洋保育署為次級機關,執行保育的巡防。聲明內文中指出,一旦設立「海洋委員會」,幾乎不可能再升格改制為「海洋及漁業部」。

就中央行政業務的分級來說,從中央到地方窗口一致的機關,名稱統一調整為「部」,勞委會改為勞動部,衛生署改為衛生福利部;而業務單純或僅作為上位政策指導者,則列為「委員會」,例如國發會、陸委會、原委會、客委會等。如有因業務龐大必要從中央到地方窗口一致的機關,可以改為「部」,例如農委會未來考慮改為農業部。

環保團體在聲明中指出,長期以來,國人對台灣地理認知與思維並非以海洋思維為主,以致於居住在四面環海的國人對海洋非常陌生,也導致行政院在組織改造的過程中,對於海洋事務到底要歸類為委員會或是部,搖擺不定。

對此,連署聲明表示,海洋事務包羅萬象,且越來越龐大複雜,治理海洋已不能單純以「橫向協調」的「委員會」簡單應付,而是須從中央以「縱向指揮」的「部」模式統整事權,將保育、漁業、各種船隻管理、各類港口資源整合、海洋休閒產業及海洋能發電等高度相關卻相互牽扯的業務,聚攏於同一部內,以求有效協調海洋空間與資源使用的多重衝突,確保國家對內最佳長程發展,對外積極爭取加入國際海洋行列。

近年來,環團及保育團體對台灣近海的調查及研究結果,皆指出漁業資源嚴重枯竭,聲明也表示,國人餐桌上的魚,80%以上來自進口與養殖,若不儘速提升漁業管理單位層級、增加漁業管理預算、強化海洋科研,單憑海巡署與海洋保育署,是不可能真正實踐海洋保育、將漁業有效塑形成一個永續產業。此外,也無法帶動台灣有效的海洋生態保育,用以競爭每年數百億美元產值的國際「潛水觀光」市場。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伊甸推動身心障礙者人權 成立全球首間CRPD中心 (教會公報)
培訓輔導 青少年營重研經 (教會公報)
讀經者詮釋 處境查經班台南開場 (教會公報)
彰化第二樂齡成立 鼓勵長者忘齡學習 (教會公報)
車城教會一甲子 升格堂會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