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7月5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窮途青年論壇 何偉圻︰教會有條件為窮人帶來改變
(2017年06月0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

我們從聖經中學習到,要效法好撒馬利亞人,關懷有需要的人。不少堂會都有設立事工,或由信徒自發,身體力行進入貧窮的群體,關懷他們。有些人則認為,應由社會制度著手,應對貧窮問題。教會在這條扶助窮人的路上,可有甚麼角色?五月二十七日,香港神學院舉辦了一場公開論壇,探討相關問題。

梁俊豪︰貧窮是社會現實

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梁俊豪博士從聖經入手,看慈惠工作。他引用申命記十18-19 及十五7-8,指出經文中有提到弟兄一詞。雖然我們關顧的人非親非故,但將他們視為弟兄,就要伸手幫助。我們與受助者之間,都有共通點,都曾經歷無助、不公,只是層次不同。透過關懷他人,將人與人之間結連。上主在背後,一直施予恩典,我們受恩後再分享開去。而神愛護所有寄居的人,所以我們也應效法之。

關於慈惠工作,他認為有三個命題。第一,當時無滅貧的想法。他引用申命記,指出事實上總有窮人,貧窮不會完全消失。公元二世紀時,當時部分猶太人教師都有相似說法,指窮人是神所容許出現。由此可見,當時的人會認為改變貧窮是無能為力,只視之為現實,惟有將慈惠工作成為制度。雖不是革命性的資源再分配,但都能達到某程度資源分享。這純粹是舒緩問題,不是解決問題。

第二,慈惠工作會被制度化。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是正常,慈惠就是對的事,要做的事,以實踐公義。他引用利未記,指出當時的人不可割盡麥穗。遺漏的收成,要讓窮人拾取。另外,他們需要定期捐出農產,以幫助窮人。雖然這只是被動的幫助,但都有其需要。公元二世紀時,則會限制誰人可領取資助,類似現代社會訂立貧窮線。猶太會堂會收集捐獻,有需要者可索取。甚至,會堂有制度作出監察。會堂的做法,主要是應付有些人遇上過渡性、暫時性的貧窮。

但有些人是老弱、殘障,屬於結構性貧窮。舊約時代的社會難以照顧他們的需要,當時社會認為他們不潔,會被排擠。於新約時代,耶穌和初期教會更鮮明地照顧他們。不止醫好他們,耶穌更會關心他們的屬靈生命,赦免他們的罪。於使徒行傳中,有一個期待被施捨的人。門徒彼得將他治好,並更新他的生命,重過正常的生活。不止解決窮人即時需要,更帶來革命性改變。於公元二、三世紀時,能受助的多為信徒。教師鼓勵信徒探望有需要的人,但對象都是信徒。不過,當時曾發生的一場瘟疫,有不少信徒奮不顧身照顧患病的人,卻犧牲自己的性命。天災人禍中,慈惠會突破框架,幫助有需要的人。今日的慈惠工作既是為信徒,亦為其他有需要的人而設。

冼嘉儀︰人人平等,互相分享

平等分享行動核心成員冼家儀指,街上會見到很多拾紙皮的長者。雖然眾多社福機構都有為長者籌款,幫助了一群人,但根本接觸不了真正有需要的長者。她參與的平等分享行動,反是走上前線,幫助街上有需要人士的一群有心人。相對於很多人視扶貧為救濟,她認為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人人的價值一樣。彼此之間,不是施捨與接受的關係。故此,平等分享行動著重分享,強調人人平等。外人看來,他們所做的與施捨分別不大。她坦言,這涉及參與者的心態。她們做與不做,分別不大,但最重要的是重視行動的初衷。

冼嘉儀認為,過程中除分享物資,分享選擇權亦重要,受眾應有此權,選擇接受哪種幫助。於她們而言,物資只是接觸對象的媒介,藉此開展與對方同行的關係。她指出,部分露宿者不願接受他人幫助,例如帶他們就醫,醫治身上傷患,是因他們怕一旦離開,就會失去家當。透過長期接觸,建立關係,能使他們願意接受他人幫助。

她提到,部分教會都有設立不同的扶貧事工,信徒參與都是美事,但她認為個人行動,自由度會更大,亦能有更深入的參與。她強調,傳統教會對福音的概念,主要關注人死後靈魂的事。而耶穌所關注的,其實是群體現世的生命。當我們理解福音一詞,不應只關注個人與上帝的關係,更要於不公義的現世中,實踐天國的價值。

何偉圻︰教會有能力帶頭改變社區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資深社工何偉圻指,與平等分享行動不同的是,協會較著重與教會的同行。他認為,與窮人相處,其實是我們有福。若覺委屈,這不是聖經所教導的。

看待慈惠工作,有數個檢視的重點。第一,這涉及如何看待財富不均,這會影響行動方式。而行動當中,亦涉及背後的神學思考。他憶述,雨傘運動後剩下的帳篷,有人期望他們全部接收。亦有個案是協會收到來電,指宴會後剩下大量食物,要求他們全盤接收。他批評,這種思維十分惡劣。對於不少港人而言,社關工作就只是分發剩餘物資。

他同時指出,部分教會不知不覺間,可能會進入有毒的慈惠。表面上是分發物資予窮人,實際上只是協助會友處理棄置的物品,而物資亦不合對象的需要。至於教會以外的群體,更可能是表面社關,實際上是另有目的。

第二,這涉及如何看待弱勢群體。有人認為貧窮是社會制度問題,但這說法難以引起教會共鳴。若提到貧窮涉及不公義,則有機會觸及教會的既得利益者,也難以開展工作。他認為扶貧工作,涉及靈性層面。直到某個位置,生命之間會產生共鳴,更貼近基督。於他而言,與貧窮人同行,與他們一同敬拜,會更深刻體會到歌詞的訊息,認識信仰更深,是教會中找不到的。

第三,認清了如何看待貧窮人,就要放眼於社區。教會於社區中其實有其角色,可有很大影響力。教會充滿資源,有人有勢,可帶頭營造社區的氣氛。未講制度,已可帶來改變,充滿不同可能性。

協會現時會協助教會,了解他們可如何改變社區。他發現,不少教會儲備甚多,亦持有多於一個物業。除了保值,其實亦可與協會合作,借出單位,以回應社區的需要。不過,現時只有少數教會願意配合。窮人因為不同的原因,缺乏發展空間,教會正可為他們提供空間,發展所長。

教會先想可持續性問題無可厚非

於答問時段,有會眾質疑平等分享行動只停留於慈惠工作。於今日處境下,扶貧不能限於慈惠互作,更應與低下階層同行,推動制度性的改變。慈惠長久只會令信徒對公義盲目,平等本身亦不等於公義。於行動方式上,平等分享行動將小店與大集團簡單二分為好與壞,重要的是了解營運手法。若強行將他們的理念傳遞予對象,會形成另類霸權。冼嘉儀回應指,他們不會強迫對方接受他們的一套。她承認,眾多小店中亦有部分手法不佳。與之合作前,會先與店方商討。若途中出問題,是會中止合作。於她而言,有需要時亦會光顧大集團旗下的超級市場,不過會盡量支持小店,協助他們持續經營。她強調,平等分享行動並非組織,也非機構,對推動制度性改變方面機構會有優勢。教會則愛與機構合作,也是無可否認的。

使命公民運動成員鄧偉棕於會上提到,不少香港教會視關懷貧窮人為手段,實際為傳福音,兩者。有會眾補充指,這是教牧教導上的缺欠,認為神學院有責任校正神學生的思維,期望神學院可推動教會看見社會實際需要。

梁俊豪回應指,教會很多時候不是想?實踐使命,而是想著如何使教會不會關門大吉。他引用新約時代哥林多教會分裂,窮人富人分黨分派。保羅指教會是一個身體,貧富、才幹的差異是與生俱來,需要接受。本身讓差異存在,已是美事。當時信徒想到主將快回來,所以問題不大,但始終長貧難顧。教會作為組織,不可不想持續性問題。教會與個人行動之間,要想如何互相配合。教會不會阻礙信徒自行參與扶貧,已是好事。教會要關心信徒屬靈的事,自然難以全力投入慈惠工作,但可暗中支持信徒的個人行動。

何偉圻則認為,多元化行動都可以是好事,不一定限制於個人或以教會方式行動。他關心的,是慈惠工作本身是否有毒,而行動者是否自知。若慈惠工作只為做而做,其實亦是對窮人的不尊重。他認為,相對於單一提供資源予對象,能為他們帶來持續性的幫助,更加重要。另外,他認為檢視慈惠工作時,亦要有智慧性地分辨毒性,想清楚背後目的。

有會眾則問到,協會可如何與教會合作,提供物業單位幫助窮人。何偉圻回應指,協會於屯門、旺角都有與教會合作,提供單位讓有需要的人士以低廉的租金短期入住。對教會而言,這已成為一個牧區。他強調,有需要的人不是免費入住。他們都要負責任,有尊嚴地住。租金只為維持收支平衡。

他認為,若教會有物業,而願意提供予有需要的人入住,會令對方對教會產生好印象,對教會感到好奇。當教會願意釋放財產,例如有教會開放禮堂接待無家者,則可成為引子,讓協會與教會合作扶貧。他指出,香港眾多教會中,超過一半都是自置物業。不少教會都是認為儲備為不時之需。他認為將儲備用於社區,能發揮更大效果。

是次論壇由香港神學院、使命公民運動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合辦,有近五十人出席。

左起:梁俊豪、冼嘉儀、何偉圻(陳?暾攝)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全能神教會」拍攝網絡電影 楊子聰:有高調活動跡象籲信徒關注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恐怖組織正盤據菲國南島大城 棉蘭島進入戒嚴》基督徒被殺、挾持神父拍影片:請為我們想想... (基督教今日報)
輔仁中學354位學子省一餐 用行動扭轉飢餓 (基督教今日報)
一度車滅頂、街道成河 基隆淹水漸退恐仍有豪雨需代禱 (基督教論壇報)
基隆遭暴雨襲擊 市區成汪洋災情慘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