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0月27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誰為暴力判死刑」 張祥志:基督徒不應迴避聖經裡的暴力

(2016年06月1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
由基督教善樂堂及《熱血時報》主辦的貼地信仰座談會第一講「誰為暴力判死刑」,已於六月十二日假基督教善樂堂進行,主講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葉菁華教授、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專任講師張祥志以及代表熱血公民的鄭錦滿。細小的會堂內座無虛席,三位講者先各自易闡釋「暴力」的意義,及後於問答環節再進一步為會眾解釋看法。

張祥志指出,不是要否定提出非暴力的人,但聖經並非只說愛和非暴力,也許路加福音是強調愛的,但馬太福音亦強調公義。他引用電影《戰火浮生》(The Mission)指:「電影中的耶穌會修士面對殖民兵欺壓印第安人,一位修士選擇一邊面對士兵的弓箭,一邊唱詩,用愛感動他們;另一位修士則奮力作戰,你說哪一位是上帝的心意?我說兩個都是!」基督徒不應迴避聖經裡存在的暴力,但面對不同處境,應該有不同處理方法,不應指摘對方的錯誤。

鄭錦滿曾組織學生前線,提出「以武制暴」,現已成為熱血公民的代表,他現在所提出的,乃是以勇武抗爭作為正義之師的主張。他認為現時社會最大的問題根源乃來自制度──《基本法》,「香港當下的局勢,是無可避免出現衝突,我不甘於純粹的表態,希望有份於實際行動中。香港人面對現時的港共政權,根本沒有正常的渠道溝通或談判,所以需要以勇武作為出路。」他引述奧古斯丁的正義戰爭指出,正義之師必須有正義理由以及合法權威。因此他選擇透過出選立法會,以民意作為正確性,要求香港政府向中央提出修改憲法。「我不明白經歷過六四事件,泛民何以仍相信可以跟這個屠城政權談判以得到民主?」他形容,泛民過去二、三十年的非暴力談判,是「委屈求存」,等候中央的恩賜,正正因為已經過了那麼年也未見成功,才會有今天的勇武抗爭。

葉菁華同意張祥志的說法,「潔淨聖殿」的故事,指出潔淨這個形容詞似乎很動聽,但當時實況並非如此,但香港教會界對於「暴力」的確非常敏感、恐懼。「其實建制派就一直都非常暴力,只是合法暴力而已。就如拿伯葡萄園的故事,拿伯不願意以金錢賣掉自己的地變成皇宮一部份,激怒亞哈王,結果亞哈王找來兩個無賴誣告拿伯,拿伯似乎在合法的情況下被判死刑。所以其實政府一直都能夠合法使用暴力。」

有關三位講者的其他分享內容及台下答問環節的詳盡報道,請留意六月十九日出版的第一五○三期時代論壇。
 


其他新聞快報
OM台灣搬新家 暑期裝備與宣教 (台灣國度復興報)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專訪╱愛緬基金會楊斯鈞牧師 積極搭建緬甸宣教平台 (基督教今日報)
華人首度搬上螢幕的「夫妻營」實境節目 6/16 GOOD TV首播 (基督教今日報)
王建民與曹錦輝給球迷的一堂人生課 張嘉元:跌倒後,有重新再站起來的勇氣 (基督教論壇報)
蓮潭團隊聯合按牧城市傳承 轉化城市寫新頁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