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6月18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整合專業 集體動員服事
(2016年02月1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記者商可瑩台南報導】
2月6日於南台灣發生芮氏規模6.4的強震後,不僅有多處大樓傾斜與倒塌,更造成嚴重傷亡。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共有116人死亡(永康區維冠金樓大樓114人、歸仁區2人)、551人受傷。

台灣教會與機構在第一時間立即動員成立指揮中心,並分別在災區、殯儀館現場設立禱告服務站照料需要者。在不同宗派的教會與多間福音機構的通力合作下,自2月6日起即不間斷透過禱告陪伴、分送物資、備餐的行動服事。

與基督教救助協會配搭成立救災指揮中心的台南錫安堂主任牧師林宗,曾於受訪時表示,此次投入災後關懷的教會牧者群,皆已達到共識,不只是到醫院關懷、禱告服事,未來會繼續耕耘,透過持續跟進、關懷,服事經歷震災者的心靈、生命重建。

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深感於災難後的心靈復健之路相當漫長,加上災難導致的身心傷害、經濟損失,亟需專業體系整合、多元及系統性的介入協助,立即邀請長榮大學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吳慈恩牧師主責「0206台南震災心靈撫慰工作」培訓課程,13、14日有許多來自各教會、不同宗派的學員接受裝備。

該課程分別於2月13、14日;20、21日;27、28日以及3月5、6日在台南永康長老教會進行,由不同講師主講相關信息,以裝備學員能在神學、輔導協談的學習中長期服事需要者。

吳慈恩牧師於受訪時表示,此課程目標不只是裝備學員服事此次大震災的受傷者,更期盼他們回到自己的生活後能持續幫助其他人。在13日的課程中,已將學員分別編至神學、行政、教育、社工、志工…等組別,結合信仰、各項資源,以團隊的方式服事。

當災難發生時,「牧者能成為危機動員的領袖嗎?」吳牧師說,有些人不太理解災後的心理輔導層面的重要性,認為救援只在於「緊急救援」。但經歷災難後,若無受過相關訓練,就無法察覺他們未來會經歷的傷痛,以及傷痛會延展到生活的其他層面。

吳牧師說,除了之前進入台南殯儀館服事家屬之外,下一步會以教會為據點,透過上述編組方式進入教會系統,例如:後甲長老教會的幼兒園有老師傷亡,其家屬、班級就形成了一個需要區,團隊便會進去服事。未來將配搭牧者進行探訪,若有教會的會友因地震而過世,其家屬有需要時,就會透過神學、心理及生活上的幫助,以多元性的專業團隊服事,並且對象不限於長老教會。

吳牧師特別提醒,一般人對於災區的概念,多著重於「重災區」,這固然很重要,但其他地區也有倒塌的房舍、大樓,雖人員傷害(亡)較少,但驚恐、害怕的程度絕對很大,他們也是一群亟需被重視的需要者。她建議,人力資源集結在重災區之外,也需到其他地區服事需要者。

吳牧師在14日的座談時間中邀請與會學員思想:「如果耶穌走到悲傷者身邊,祂會做什麼?」對於現場學員提問:服事民間信仰的罹難者家屬,會不會有信仰衝突?吳牧師回應,應效法聖經中耶穌服事悲傷者,以愛與尊重為前提的態度,而非宗教行為為導向,也就是說,服事時不一定主動邀請他們禱告,最重要的是尊重他們追思的方式。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安得烈食物銀行提醒:台南震災災損減免 災後1個月內申請 (基督教今日報)
2016國際書展登場 不容錯過的角落─找到「世界最需要的禮物」 (基督教今日報)
2016天國文化 籲以健康家庭轉化教會與城市 (基督教論壇報)
台灣燈會22日桃園開幕 耶穌愛台灣 基督教燈區大年初五立十架 (基督教論壇報)
強烈地震為戒 建築物健檢是震後首要工作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