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6月29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神學路思最後一天研經會 盧允晞:八福宣告天國屬受壓迫者
(2016年02月1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
最後一天由「神學路思」所舉辦「天國與人間」培靈研經大會中的研經會於昨日(二月十四日)下午舉行,由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聖經科助理教授盧允晞分享,以「天國在人間的宣告」為題,講述天國是從上而下臨在世界當中,並將屬靈與世界合一,以及八福並非用作教導門徒作一個心靈貧窮或哀慟的人,而是宣告天國是屬於那些在社會受到壓迫的一群和幫助他們的人。當日的研經會約有一百五十人出席。

盧允晞首先指出我們很多時只用自身的文化框架去看聖經,如主禱文中的「我們日用的飲食」中,飲食這一詞的原文為麵包,但因著華人不習慣於每天都吃麵包,故改成了飲食。他指出聖經中有不少此類的例子與我們所理解的文化不一樣,但我們慣性於閱讀聖經時,將聖經的內容改變,從而合乎我們自己所理解的。然而,我們需要在閱讀聖經時,保留耶穌想說的真道。

天國從上而下臨到人間

在耶穌的講論中,不時談及天國臨近的信息,但是何謂天國,天國降臨是否等於死後升上天堂過新的生活?盧允晞過往亦以為天國只是關乎個人的救恩,就像坐上太空船離開現今世界進入天國。不過在馬太福音四章12-17節中,便明確指出何謂天國──就是讓地上的人看見大光。這個天國的定義來自以賽亞書九章2-7節,在第6節中亦指出天國是關乎於耶穌擔負起政權、作君王。從第一世紀的處境中,整個近東都被羅馬帝國所管轄,在滿有政治張力之時,耶穌說天國臨近是對應那時有別的權勢正在管轄世界,亦顯出這個好消息不只是關乎個人的救贖。

盧允晞指當時不少猶太人都等待著這個好消息,但他們的方法及態度都各有不同:祭司認為世界已經是神的天國、法利賽人透過守律法而讓天國更快降臨、奮銳黨不擇手段地以行動辯護及建立神的國家、認為這個世界太過敗壞,故不參與世界,只透過唱詩、崇拜逃避世界,等待上帝國來臨。

然而,耶穌的天國信息是與眾不同,衪最後死在十架上,為他人而犧牲,與當時猶太人的期望不同。這個信息是多元化的,這不單關乎屬靈的層面如救恩及得救,亦與世界裡的社會、政治、經濟等有關。耶穌所傳的好消息是將屬靈與世界合而為一。在主禱文的兩句「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以及啟示錄第廿一章,天與地的合一是從上而下的,新耶路撒冷是從天而降的。約翰福音三章16節中的「神愛世人」,世人的原文為世界(Cosmos),也是指上帝愛祂所創造的世界,並為整個世界帶來改變。

天國是顛覆現有世界的現實

盧允晞指以往八福多成為一個教導性的作用,例如要求信徒每一個星期都需完成八福中的其中一項,以成為一個「好信徒」,但他反問指我們是否追求八福,便可以得到神的祝福?他認為八福是整個天國宣告的序言,實質是要宣講天國與誰人有關。在馬太福音五章3、10節中寫著「天國是他們的」,將整個八福的內容包圍著,讓讀者得知八福所寫下的人是與天國有關,天國是屬於心靈貧窮的、被社會受壓迫的人。

在第4至第6節中,哀慟、謙和及飢渴慕義均指受到社會所壓迫而變得一無所有的人,故我們不是要作或者學像這些人,而是要知道天國是屬於這一班人,是得享神的祝福。而在第7至第9節,憐憫、清心及締造和平則指有能力並願意幫助別人的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盧允晞特別提到締造和平並不等於在兩班吵架的人中作勸架,反而是自己主動向得罪的弟兄姊妹和好,而不是叫別人與別人和好。

他指八福是宣講上帝國的現實,是顛覆著現有世界,當神掌管世界的時候臨到時,讓世界一切都不再一樣。八福也是對現在有需要的及幫助有需要的人的一個好消息,亦讓基督徒知道天國的模樣,以行動拓展天國臨近的宣告,參與神的使命及工作。他最後指耶穌為香港所帶來的福音,並不只是叫個人得享平安,在崇拜中享受便足夠,他帶領起會眾一同頌讀主禱文,以結束本屆「天國與人間」最後一次的研經會。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槍擊案後的查理斯頓教堂 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以音樂為地震災民祈福、敲哀鐘應許安息 長老教會未來將投入悲輔工作 (基督教今日報)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本土劇夫妻檔情人節分享無私的愛  (基督教今日報)
曾建華陳瑞枝 寓玩於樂傳福音 (基督教論壇報)
神學路思培靈研經第四天 龔立人談抗拒情緒文化政治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