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8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特別企畫】牧師袍後的人性──重負的牧者
當我們聽到或看見牧師遭受挫折時,祈願我們舉起禱告的手,為牧師們獻上禱告,成為牧者背後代禱的力量。
(2014年06月1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小小羊
如果你是位平信徒,你對於牧師的期待形象是什麼?如果你是長執,握有對牧師去留的大權,牧師是你手裡的棋子,還是教會的牧羊人?如果你是牧師的朋友,看見他不同於牧師形象的另外一面,一樣尊重信任牧師嗎?如果你是牧師,對於牧師這個角色,是神的呼召?還是只是一份職業身分?
筆者信主將近10年,對於牧師,我總是覺得他是一個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聖潔者,然後好像很忙,有開不完的會,有這麼多的信徒要他禱告關心,還要準備講道、告別式、婚禮;舉凡教會裡大大小小的瑣事都需要他。基本上,筆者不太願意去麻煩牧師關心我這個無舉足經重的會友,有一年因為家庭因素尋求牧師協助被直接拒絕後,「牧師」成為我敬而遠之的對象;「尊重」只是表面上的應付,於是牧師從來沒有探訪過我家,筆者也不想讓牧師探訪。
後來,有機會與一群牧師一起讀書,每個星期窩在小小的教室裡上12個鐘頭的課。牧師們卸下牧師服後,就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我們常常賦予牧師高道德標準要求、靈命的形塑,希冀他符合我們心中的形象,有很多的理所當然。
漸漸相處熟悉後,我看見也聽見牧師們所面臨的壓力。有牧師牧會多年,會友人數始終無法增長,甚至流失的狀況;有牧師在長執抵制下被迫離開牧會多年的教會;有被會友告上法院的牧師;有面臨婚姻掙扎卻礙於身分無法解決;有讓自己陷於欺騙與謊言中無法站立得穩的牧師;有酗酒、憂鬱症上身的牧師;也聽聞有些牧師迷戀於權力的鬥爭;也有在牧會中失意的牧師,遲遲等不到新教會,神的呼召似乎越來越遠,內心的痛苦、經濟上的壓力使他開始思索轉換跑道……。
也許有人會問:「牧師不應該是靈命很好嗎?他與神的關係不是最親密的嗎?他在台上教導的道理,怎麼對自己沒有用?」在這樣的相處當中,我深深體會到,牧師終究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他原始的罪行,有無法勝過的軟弱,有攻擊、有挫折、有失意、有人性深沉的慾望與競爭,也有迷失的危機。
班上有位老牧師思思念念為這些遇到狀況的牧師給予幫助,給意見、解套、支持、尋找教會,盡心盡力付出;但是,他自己就沒有挫折失意嗎?有的,他也曾經被他幫助過的牧師背叛過,也曾經被抵制過,被寫黑函攻擊過。筆者曾經問老牧師:「遇到這樣的事,您不難過嗎?您不灰心嗎?不對人性失望嗎?什麼樣的信念讓您還是願意這樣付出下去?」老牧師雲淡風輕的回答:「把眼光定睛於神,所有的委屈難過神必會負責,只管順服神的旨意走就對了!」
當我們聽見或看見牧師袍背後的故事時,祈願我們舉起禱告的手,為牧師們獻上禱告,成為牧師們背後代禱的力量,甚過批判與攻擊;也願目前正經歷難關的牧師,再一次拾起神對你的呼召,無懼地勇往向前。
牧師心得
與老牧師的約會
◎周信典(台南中會後甲教會牧師)
逛書局時,不經意被《月光下的十字架》書名所吸引,隨意拿起來翻閱,內容深深吸引著我。令我驚訝的是,一般出版社怎麼會出版有關牧會的書籍?特別是關於師徒間教導的書籍呢?買回家閱讀後,其中內容讓我受益良多,深深地打動我的心,於是就極力推薦給台南中會傳道部,作為2013年年度贈送給傳道人的書籍。讀過這本書的傳道人都有很棒的領受,也有人給了我正面肯定的回應,真是非常高興。
這本書的作者荷西•路易斯•那瓦荷(Jose Luis Navajo),是一位牧師,46歲時發現自己得了職業倦怠症,對生活失去熱情,甚至懷疑自己根本沒能力當牧師。在妻子的建議下,他每個星期一與一位83歲的老牧師相見;在對話中,他撥開心中的迷霧,捆綁已久的心結也解開了。老牧師以深刻的靈性見解與一個個觸動人心的寓言故事,點燃他的靈魂。荷西細心地記下老牧師的睿智與幽默,以14個章節呈現出這位飽富歷練的導師的智慧。
讀了書後,心中的感動油然而生,甚至雀躍不已,因為在我牧會生涯中也曾陷入「職業倦怠」的窘境中,萌生想換跑道的念頭。這本書猶如一帖療癒心靈的處方,藉由一位對牧會工作感到乏味的牧師之省思,幫助牧者重燃熱情、重拾使命感。當我讀這些內容時,就好像也上了一堂牧養課程,重新獲得心靈的思考與動力。
回想年輕時,面對上帝清楚的呼召,滿懷極大的熱忱走入全職服事的領域,久了卻出現「失去起初的愛」的狀況,當初的感動難免冷卻,熱忱也隨著年歲增長而磨損殆盡。如今藉由這本書,重拾起初蒙召的熱情,向著標竿直跑,以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以下提出個人幾個淺見,一同分享與共勉。
一、打破「牧會無師傅」的錯誤觀念:在牧會生涯中試著找到一位mentor(導師),成為牧會的「良師益友」。尤其年輕一輩的牧者,服事的路上或許會產生三胞胎:沮喪、挫折和幻滅,找個mentor成為一生的導師,必定受益無窮。
二、以生命來影響生命:書中的老牧師一生鞠躬盡瘁服事神,為主做美好的工;甚至年老罹患癌症仍然諄諄教誨勉勵年輕的荷西,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老牧者借重的並非心理學的技巧或理論,他付出的是愛、關懷和對後輩的代禱,從一篇篇小故事中,引導受挫的牧者重新找到生命的核心;在一連串的心靈對話中,使年輕牧者得到生命的醫治、恢復和提升。
三、珍惜老牧師的屬靈資產: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反觀教會對年長退休的牧者卻視如敝屣,深怕影響到年輕牧者牧會。今日教會應當更積極、正面來思考如何善待退休牧師們,尊榮他們屬靈的資產,帶給教會豐碩的屬靈生命!當荷西身陷生命的荒漠,老牧師勸勉他要常讀聖經,並提醒他要跪在上帝的面前,注視著十字架;他藉由一個關於戒指的故事告訴荷西,他的生命正像那戒指,是獨特又珍貴的珠寶,只有專家才能決定其價值,而不要讓他人來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只有上帝的想法才是重要的。祂知道你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兩位牧者進行深度的靈性諮商與對話,前輩對晚輩的勉勵與嘉許,應該是今日教會所樂見的情景。
我深盼更多的基督徒,尤其是傳道人來研讀這本書,不論對牧養羊群的牧者,或是尋求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信徒而言,都能提供十分真實又貼切的教導與指引。最後引用作者序中所說的話:「我想介紹我的老牧師給各位,好讓你我能夠一同在他那沙漠中不起眼、漆白的房子裡漫步,並找到那高舉於沙丘中的神聖十字架。」

師母角色
師母的玫瑰花園
◎黃秋芳(台南中會新和教會牧師娘)
收到台南中會傳道部特地選送給牧師們的書《月光下的十字架》,第一次讀,除了對作者荷西牧師因牧會生活帶來的「倦怠與創傷」感同身受之外,更為一位83歲老牧師以十字架的愛為年輕牧師療傷而感動。荷西已在福音戰場上遍體鱗傷,挫折喪志到想要放棄服事。
老牧師以故事、比喻、傷痕,把荷西帶到信仰的高山上,指引他看到在十字架上光暗交迭的影子裡,以苦難包裹著的救贖和無私的愛。老牧師說:「傷痕是構成事工資格的一部分,當一切都很順利時,事奉是很簡單的,但生命中困難的時光,能讓你的事奉有可信度,讓你的話語有深度。」這是何等沉重的資格認定,這樣的冠冕,要在荊棘裡才能顯出尊貴的價值。
第二次再細讀此書,是為了在書中找到師母的影子。老師母的安靜沉穩與年輕師母的情緒衝突是很大的對比,我在這兩個影子之間尋找自己的位置,心也跟著文字的溫度被輕敲,被重擊。愛,不該只是表面的痊癒,有時是該切開傷口抽膿縫合,而在牧師及師母為人縫合傷口時,有誰會看到他們也有一道正在化膿的心傷呢?他們也在尋找「老牧師」的芳蹤。
玫瑰花園也一直出現在書中。第一章由純白玫瑰開啟序幕,花瓣上還留著如小水晶的露珠。這是老師母親手經營的心靈花園,隨著節奏的強度,玫瑰含蓄的由白轉紅,直到書末,老牧師的手箋寫著「15朵紅玫瑰,像是從十字架滑落的露珠」,師母種的玫瑰竟成為重要的遺物。
這畝心靈花園裡的玫瑰是一朵接著一朵的綻放。花的豔紅及花的凋謝,都暗喻著十字架的紅色寶血,也藉由對花瓣的感受呈現作者心情的改變。書中層疊交遞著一股由人性和神性揉捻出來的繩索,表面上看起來是兩位牧師在牽繫著拉往高處,但細心一瞧,牧師的背後一直有師母支持的影子存在。
牧師與師母,是教會的父母。但這對父母卻常常出現管教障礙,對這群因信仰血緣而結親的兒女們,要愛卻不敢放手,想罵也得字斟句酌,迂迴修飾,最後遭來的反彈卻可能讓這對父母元氣大傷。而平日看似支持你的人,卻可能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
書中有這麼一段:「那時瑞秋端著盛著咖啡的拖盤進來,她看到他拿著那張照片,就將拖盤放在桌上,在丈夫的身邊坐下,溫柔地抱了他許久。」荷西牧師繼續寫道:「看到他們這樣,我明白不管是多麼大的失落,上帝從來不會讓我們留在完全的絕望當中,祂總是為我們保留足夠的愛在身邊。我用手背抹去一滴淚水,再看看他們,卻發現他們仍然深深的擁抱著彼此。我看著他們,更加確定神不會把我們像孤兒一樣的遺棄,或讓我們漫無目的地漂流。」
牧師肩上承受的講道壓力已經極重,若再需要處理教會繁瑣的人事雜事,其疲憊是可想而知的。這時,師母的玫瑰花園極其重要,時有露珠,時而含刺扎血,或盛開,或枯萎,都將成為牧師在牧養園區裡富含意義的風景。

老牧師經驗談
我也曾經受挫……
◎湯孟宗(退休牧師,現任蕭月瑕愛牧基金會執行長)
重重牧會壓力 家人陪伴支持
牧會生涯中不免遭受挫折,我所遭遇的挫折屬於長期性的壓力。
記得當年一面牧養教會,一面要在6年內完成24科聖經考試及2篇論文(聖經註釋論文、神學論文),才能從宣道師晉升到教師資格的評鑑,並在中會議會時發表一篇15分鐘的證道,獲得全體議員通過、得到教會聘請才能封立為牧師。過程中,心中的壓力及挫折很難有人能了解體會,要牧會又要考試,有時遇到瓶頸困難時,深夜時,常常獨自在教會的庭院大樹下流淚禱告,有時灰心感到無能為力,心想若考試不通過怎麼辦?如何面對信徒?如何面對父母的期待?如何面對跟著我一起受苦的妻子?我不斷的求上帝幫助我、扶持我。
首先,我感謝上帝,賜我一位賢慧、聰明、文學底子很好的妻子,不只在資料上協助,更在我憂傷失志時,陪著我流淚、為我禱告,不斷的鼓勵與肯定,要我從上帝的眼光來看生命。她常說:「有那麼多的人喜愛你的講道,那麼多的人得到你的愛心照顧,你是了不起的傳道人,你絕對要堅強站立。你是我們所有人的需要,不要灰心,我們一起努力,一定會通過所有的考試,只要好好充實自己,多讀書,用心查考,家裡的爸爸媽媽也都在為你禱告,一定沒問題的……」加上又有非常愛我、疼我的父母親及弟妹的關心協助,使我沒後顧之憂,能夠專心牧養。就這樣,一面牧會一面考試,又一面到台南神學院選修聖經神學2年之久,充實自己,期間壓力重重,但也安然度過。
同理受挫牧者 過來經驗勉勵
曾經有年輕牧者夫婦來拜訪、向我訴說牧會遇到的挫折。那是一對在鄉下牧會的夫妻,因深感教會沒人、沒資源,有被冷落之感,我勸勉說,其實牧者本來就是孤獨的,只有信徒、沒有朋友,所以夫妻更要互愛、互諒、互補;關於沒有同工、缺少資源的難題,我便鼓勵他們把遇到的困境寫在《台灣教會公報》及《嘉中公報》,可讓教會肢體互相代禱扶持。果然,那年暑假,他們就得到多間都市教會在人力及物力上的支援。
還有一對在都會牧會的年輕夫婦,因感覺不被敬重而傷心落淚,我說,這是很多傳道人同樣會遇到的問題,也是我最切身體會之苦,但我學習耶穌走過來。耶穌傳道時,曾不被迦百農鄉親所愛,不被法利賽人所愛,甚至彼得3次不認祂,猶大更可怕的賣掉祂,但耶穌在十架上卻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麼。」我的太太也在一旁勉勵這對年輕夫婦:「我們要謙卑的服事主也服事人,不要緊,上帝都在看著……」最後我們一起流淚,一起禱告。
依我觀察,傳道人常有的挫折包括:
1.與長執同工認知產生落差:當期待落空又各持己見,服事過程便很容易受挫。
2.溝通不良:如果遇到長執失去對牧者的尊敬態度,加上牧者不夠謙卑,常以指導者的口氣在教訓、吩咐、開會等,便容易產生和同工不和及紛爭。
3.信徒分派、紛爭:牧者如果陷入其中,常常會變成兩邊不是人,甚至被迫離開。
4.性格不穩定:個性暴躁、失序,這可能是目前許多牧者應重修克服的功課,需要有人協助並謙卑受教。
5.講道壓力:當講道沒有亮光、沒有內容、沒有愛心,自然無法讓信徒得到共鳴;有時關懷與探訪不夠積極,也會遭到埋怨或責難。
牧者師徒制 前輩提攜後輩
有人問我對「牧者師徒制」的看法,我認為一定得建立牧師的師徒制,才能幫助剛上場的牧者夫婦得勝。
在長老教會體制下,傳道師就任後,中會會安排一位牧師擔任小會議長,我認為這角色可成為良好的導師。傳道人要謙卑的請益,大小事都可請示;小會議長則要有心理準備,用心輔導後輩,可經常一起吃飯、泡茶聊天,分享牧會困難或家庭問題等;前輩不僅要全心照顧後輩,更要絕對的保密,才能事半功倍。
但即使不是小會議長的關係,仍可找自己信任的牧師尋求幫助。記得當我要晉升牧師寫論文階段,曾徵詢王南傑牧師的意見,他便提供我參考書;另有些原文,則請我的妻舅葉勝文牧師幫忙翻譯;正式取得牧師資格後,又得到他們的鼓勵,到神學院進修,補充在學識上的不足。因此,過來人的經驗與幫助對年輕牧者一定有所助益。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牧者永遠是被神差遣的尊貴使者,要看重被呼召的使命;傳道人要謙卑領受,不可倦怠,取奴僕的樣式服事人,才會彰顯上帝的榮光;當然,信徒的支持鼓勵也很重要,與牧者同做主工,失喪靈魂才能獲救。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教牧信徒毅行爭普選 高叫「六二二.齊投票」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為以色列禱告 (台灣國度復興報)
奈國又傳婦女綁架案 博科涉嫌重大 (台灣國度復興報)
伊拉克基督徒難民:有如末日 (台灣國度復興報)
被冠「呼喊派」 召會嚴正駁斥無端指控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非比👣🕇

牧者們一般“只有信徒,沒有朋友“!
牧者们常常是個負傷的治療者……
本身有配偶的牧者比较好,配偶是他好朋友;
單身宣教士回到本土后,的确不容易有好朋友!


發言日期: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