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英國每年於最接近十一月十一日的星期日定為「紀念星期日」,紀念於兩次世界大戰及其他戰事中為國捐軀的軍人。蘇格蘭教會和威爾士教會眾主教,以及其他教會團體藉此時機致公開信予英國國防部,呼籲軍方結束招募十八歲以下青年的計劃。
聯署人士包括貴格會友、天主教徒、浸信會會友、衛理公會等團體,他們均呼籲國防部提高入伍年齡,以此作為向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數千名年輕士兵的「合適的紀念」。目前,英國軍隊招募新兵的最低年歲是十六歲,是全球合法入伍年齡最低的國家。
信件公開的同一天,「國際童兵」也發佈了新的國防部數據分析,發現十六歲入伍的年輕人數字暴跌,去年軍隊只有八百八十名十六歲的孩子入伍,比上年減少了40%(一千四百七十名),並且只有十年前同齡入伍人數的四份之一(三千六百名)。而十七歲入伍的人數也穩定地下降,去年參加部隊的數字只有一千五百五十名,大約只有十年前的三份之一。
另一方面,訓練期間,年輕新兵的輟學率不斷上升,去年招募的所有十六歲孩子中,近一半(四百一十名)在訓練中途離開。
儘管國防部公開否認有任何計劃檢討入伍的年齡政策,但在最近面對國防委員會就入伍人員教育的查詢時,有關方面就透露,該會已指示軍隊就招聘未成年人士的舉措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研究,而該研究很可能建議取消招募未滿十八歲人士入伍的政策。
前武裝部隊大臣哈維(Nick Harvey)歡迎該項檢討,但同時對其範圍表示保留,「我很高興國防部已同意檢討這項政策,但它必須獨立、透明而徹底。現在正是時候去再次檢視對十八歲以下青年的招聘工作。它的內容不應被局限於培訓和招聘的財務成本,還一定要認真檢討在這個年齡應召入伍的新兵的個人成本──包括他們的長遠福祉和就業機會等各方面。」
「國際童兵」理事克拉克(Richard Clarke)表示,「現在正是時間去讓國防部覺察清楚愈來愈多年輕人和其父母早已意識到的──十六歲便入伍並不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軍事訓練沒有賦予年輕人於今天的經濟環境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尤其在資歷這方面。」他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徵兵的最低年齡是十八歲,而部署編隊則為十九歲,「在一個世紀後,還要招募十六歲人士完全不合理。」
未成年人士入伍須接受較長的訓練期,輟學的機會亦較大,令納稅人於招募年輕新兵上要付出極高昂的代價。在二○一○至二○一一年度,英國每年投放於相關的費用比招募成人入伍高出約九千萬英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