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7月6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突破虛擬.承載生命

分享人: BALL
分享日期: 2012/04/14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推薦給好友:

突破虛擬.承載生命

智能電話的普及,讓人無時無刻連線╱連繫在一起,塑造全新的生活文化。我們正置身於這個大時代中,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好處,卻可有認真想及其與信仰的關係?

媒體.信息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在其著作《傳播工具新論》中的名言:「媒體即是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指出媒體與信息是不能分割的。網絡作為一個媒體,「它」的信息不單是提供無限的資訊,更進一步讓進入網絡的人可超越時間和空間,感覺超出軀體的限制,將自己的意識投射到網絡,從而改變人的感官生活,無所不在地與世界結連。「它」似乎成為人生命的一部分。故此,網絡重新定義這個世界,「它」不單改變了地理單元為基礎的有形權力秩序,更進一步顛覆了以歷史、文化、傳統、血統、語言等所建構的區隔,將不同國家、民族的人,藉此築成一個獨特的虛擬空間。

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似乎成為網絡的代名詞。有學者曾指出,「它」提供了一個不朽不滅的形式,誇張點說,某程度上更具有神的形象。人可藉著「它」進入一個新世界,「它」的虛擬性某程度上接近靈魂和精神性的定義,故此「它」可成為人崇拜的對象。其實,科技崇拜從來都不是陌生的。「它」應許常與人同在、「它」為人提供脫離肉體的枷鎖、「它」讓人心願得償、「它」讓人心靈得慰藉、「它」為人預備一個永恆的住所,這些人所渴望追求的宗教情感,正是「它」的宗教意涵。

枷鎖.釋放
作為一名信徒,要讓沉醉在網絡虛擬世界中的人醒覺,首先要搗破虛擬世界的幻象,我們要重新肯定世界的現世意義和價值。基督道成肉身,並且帶著身體復活,就是對世界的肯定。基督教的救贖是一個現世的救贖,一個在此時此地可以經歷的信仰。耶穌醫病趕鬼神蹟教導,是全人的關懷,這正揭露「它」的虛幻。  麥克魯漢有力地指出「傳播工具有力量,但這力量與其『內容』無甚相關,其所以有力量,乃在傳播工具本身」。網絡的趨勢是不會亦不能逆轉的,只是基督徒有時單單關注「它」的內容,卻忽略了「它」本身。「它」最強大的力量,在於使人活在一個看似全然可以掌控的時空當中。教會應該指出這與事實剛好相反,若網絡使用者缺乏節制和警醒,時間和空間將反被壓縮,「它」入侵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它」從根本上奴役人,這不是一個使人得釋放的工具,反而是牢籠人生命的枷鎖。

沒名.無姓
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空間,從出現至後來的發展都沒有中央集團所操控,故有去中心化的特質。這一特質與傳統藉媒體作思想統戰非常不同。不同的人組成不同網絡社群,譜出網絡多元廣闊的頻譜。不單如此,網絡世界容許匿名性(anonymity),更叫網絡世界百花齊放。

網絡確實有助擴充人際關係的網絡,將本身素不相識的人拉在一起。而且,對不善於在人前表達的人,網絡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平台表述真正的自我。此外,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裡,人可以藉另一個身分來生活,這確實有存在價值。特別是一些實施新聞封鎖的地區(如政府向人民作出無理的暴力),網絡的匿名性讓一些受壓迫的人,可以藉匿名的身分將現實陳述出來。

不過,在資訊自由的社會,匿名卻可成為一種掩飾。人在現實世界受社會既定的規範約束,人藉著網絡中另一個身分,卻可作出較大膽及不負責任的行為。而且,一些隱姓埋名的「有心人士」,更以此來實現他們隱藏的目的(如操控市場、挑撥離間等)。我們是否應以批判的眼光來篩選當中的資訊,以免淪為被操控的棋子呢?我們會否受匿名的試探,忘卻了公義慈愛的福音!

福音.真義
基督教福音真正的意義,在於重拾真我。耶穌在祂來到地上的一生中,與不少的人相遇。撒瑪利亞井旁的婦人、尼哥德慕的談道、血漏的婦人……這些故事展示出人與耶穌相遇的過程中,不斷被耶穌迫使他╱她們正視自身生命的真相,同時被祂揭開那些人生命的陰暗面。福音是透過傳道者(不僅是傳道人)的生命,藉生命與生命的相遇,展示出上帝對人的心意,就是讓人願意正視自身當下的生命。

約翰福音二十章記載耶穌復活的故事,在第一次向門徒顯現時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二十21)耶穌的差遣,是要門徒以祂為榜樣。耶穌真真實實地活過,耶穌的福音不單是口傳更是身教。耶穌是福音的媒體,我們也是。正因為我們是福音的媒體,我們要認定我們的生命就是福音的信息。試想在匿名虛擬的關係中,我們怎能具體地活出福音!信仰所強調的,是人要對人有承擔,藉生命去盛載他人的生命。我們願意在網絡中展現真正的自我嗎?在網絡多元的環境下作傳道者以真我與人相遇嗎?

(作者曾從事資訊科技工作多年,曾進修神學並取得基督教研究碩士學位)

http://www.ccmhk.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7106&Pid=16&Version=116&Cid=37&Charset=big5_hkscs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