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1月22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潛意識、無意識」並非實有,且和新紀元掛鉤

分享人: Bible-reader
分享日期: 2011/05/14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推薦給好友: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unconscious.htm

現代人,基督徒與否,大概都會認為人有「潛意識」(Subconscious)和「無意識」(unconscious),似乎這並非理論而已,而是一個科學已經證明的事實。如果你表示不相信有潛意識,別人會以為你精神有毛病、活在石器時代、可能有些牧師還會指責你信仰不純正。

但是,「潛意識、無意識」是什麼?是否實有?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只在早期寫作中使用潛意識一詞,但很快放棄它,改而使用無意識。[1] 所以嚴謹的心理學文獻使用無意識,避免使用潛意識。但今天一般文章或談話,基本上兩詞交替使用。(為方便起見,本文亦然。)



佛洛伊德的無意識

佛洛伊德說﹕除了日常「意識」(consciousness),我們還有無意識,是我們不能知道,也不能隨時回憶的。根據佛氏,潛意識是本能、欲望、需求、和精神活動的儲存庫, 雖然往日的思想和記憶可能從正常意識中馬上被刪除,但卻被轉送於人的潛意識領域中。事實上,佛氏又將無意識分「前意識」(preconscious)和無意識。前者是那些有可能偶然回憶得到的;後者是那些必須使用技術探索,或者特殊情形下才顯露的。

雖然潛意識是人所不自覺的精神功能,可是佛氏相信重要的心理運作發生在下層的潛意識中。 他更認為,往日的經歷雖然被「壓抑」(repress)於無意識中,但卻影響著今天的行為,除非把無意識的內容帶到正常意識,治療師不可能幫助案主改變行為。[2] 所以他說,壓抑理論是心理分析的支柱,是它最重要的一部分,但若沒有催眠術,這只能是一個理論,因為人會拒抗往日的記憶,叫心理分析工作困難,但催眠術可以解決這困難。[3](後來佛氏放棄催眠術。)

除了在催眠之下,或者心理分析之中,我們才能探索無意識,佛洛伊德又說,無意識的內容也逞現於夢境和精神病的時候。[4]



容格的無意識

佛洛伊德的學生容格(Carl Jung)和他的老師分道揚標後,走更靈異的道線,他把無意識分為兩部分﹕「個人無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和「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容格說﹕有一些病人的幻想和錯覺,不可能以個人的歷史解釋,所以他相信,人除了有個人無意識,還有另一層的集體無意識。他的個人無意識和佛洛伊德的無意識很接近,它儲存著人那些沒有牢固於記憶中的經歷,或者那些被壓抑於其中的。[5]

至於集體無意識,容格說,它就是整個人類,甚至動物,所繼承的、共有的一些代表性的影像。集體無意識中有很多「原型」(archetype)。這些原型就是民間傳說和古代民族的神話中的事情和角色,它們出現在今天人的夢境、異像 和錯覺中。例如我們都聽說摩西看見燒而不毀的荊棘等超自然事情。這些想法留在人腦海中,在某些情況下浮現。[6]

容格又解釋說﹕無意識不是上帝, 但它「是靈異經歷流入的媒介。」所以靈異經歷是無可質疑的。無論人相信有神與否,他都可以從這源頭獲得這樣的經歷。[7]

【順便一提﹕容格文獻中常提到上帝,所以很多基督徒以為他是一個很虔誠的基督徒,但是,容格的上帝不是聖經中之神。它是擬人的想法,是象征符號,容格有時稱之為「神的影像」(God-image)或「內在的上帝」(God-within)[8]。或乾脆說﹕容格把「神、無意識、靈異事物」混為一談。】



可以解釋任何事情

自佛洛伊德以來,我們看見很多心理學學派(雖然不是全部)都很喜歡使用無意識這觀念,大概因為它可以解釋任何事情。

佛氏說首先用無意識解釋「失言」(slip of tongue)。[9] 他又用無意識解釋現在人視作笑柄的理論﹕「戀母殺父狂」(Oedipus complex)。你可能說﹕「我從來沒有對我的母親有過性愛感覺。」但佛氏回答說﹕「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些是無意識?的感覺。」「噢!這樣的嗎?」[10] 他也同樣地解釋「陽具忌」(penis envy)。[11]

這樣的生意真好做,有佢講,無你講!難怪《心理學不合聖經》的作者,鮑謹(Bobgan)博士夫婦說﹕「潛意識可以用來解釋任何不能證實的理論。」[12]

不但可以解釋日常心理現象,無意識也可以解釋靈異現象。佛洛伊德首先以無意識解釋心靈感應術(telepathy,或作﹕傳心術)。[13] 容格一般比佛氏接近靈異事物,他更認為夢境和鬼魂,都是無意識的彰顯。可是,後來,慢慢地,容格不太肯定鬼靈和靈異現象是否只是心理現象(無意識),還是存在於人心靈之外的獨立個體。 [14]

雖然今天接近新紀元的心理學學派不止於容格派,但今天人稱容格為新紀元大師,新紀元圈子最喜歡他,因為他的理論可叫靈異現象(或和邪靈活動)看似科學現象。



在教會?流行

再留意一下基督徒心理學家們的教導,似乎潛意識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

中國教會內外著名的黃維仁博士常稱自己的心理學為「深度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15]。「深度心理學」一詞,聽來非常有學問,它是什麼呢?佛洛伊德曾經解釋說﹕「心理學的一分支,叫做深度心理學,或者無意識的心理學」。[16] 換言之,無意識觀念是黃維仁愛情心理學理論的基礎。請見下面語錄就很清楚了結﹕

當我們在孩子時候,心理上被父母傷害了,這些痛苦的經歷深藏於我們的潛意識中,當配偶無意中講了一些話,或做了一些事,「使我們回到過去的情緒狀態之中,那些痛苦的經驗,仿佛又要重現了,在潛意識中誤認為,目前這個不小心引發我們舊有情緒經驗者,就是過去曾經傷害我們、帶給我們痛苦的人」,於是引起夫婦磨擦。所以黃博士說﹕我們必須「學習了解情緒、處理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潛意識中種種的心理運作。」[17]

雖然中國教會中的基督徒心理學家不都稱他們的心理學為「深度心理學」,也未必明晰地使用無意識或潛意識來解釋,但「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等類似理論,把今天的問題推到往日經歷去,當然也是以無意識為理論基礎。(請見「你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中嗎?」討論這理論的不合聖經之處。)

也許可以說,今天教會?常聽說的心理學,大多數建基於無意識理論。



並無實證

那麼,我們至少必須問﹕無意識或潛意識是否實有?

佛洛伊德說﹕「我們在心理分析工作中,不經意地達至一個推斷——無意識的存在。」[18]他用什麼科學辦法證明這樣推斷呢?他說﹕「我們無法不假定它的存在——我們從它的效果推論它的存在——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它。」[19]

《時代雜誌》(Time)有一篇文章評論說﹕「佛洛伊德…從來沒有根據科學家所接受的實證方法去證明無意識的存在。」[20]另有一篇文章,評擊佛氏的主要理論,都是不能用科學方法證實的,而其中的無意識,只不過是從浪漫主義借來的一個概念。[21]

至於容格,最使他確定無意識存在,也不是實證,卻是從觀察一個靈媒而得。當她進入靈媒狀態,她的意識變異,能使用容格祖父的聲音講話。此外,容格參加招魂會(Séance)的經歷,也幫助他深信無意識的存在。容格不願以超自然觀念來解釋這些靈異現象,但選擇以無意識為理由。[22]

至於集體無意識和原型﹕雖然他承認集體無意識是「假設」,但他堅持這是可以實證的。[23] 他用以為「證據」的有(a)夢境、(b)「積極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是蓄意專注所產生的幻想,換言之,冥想下所見的影像)、(c)偏執狂患者的錯覺。[24]

結論是﹕潛意識、無意識、集體無意識等,並非實有,從來沒有科學研究證實它的存在,它只不過是一個構想出來的觀念,用以解釋事情!換言之,今天很多心理學理論,包括那些常在教會講台上聽說的,都是建築在沙土之上!

【順便一提﹕近年有很多有關大腦研究的文章和書籍面世,都談到潛意識,所以無意識或潛意識又流行起來了,可這不是佛洛伊德所講的「人把經歷壓抑到的一個陰暗地方」,卻是根據腦科醫學辦法,研究一些我們不自覺、不留意的、似乎在下面一層的心理活動,例如我們為什麼會選這個人做總統、為什麼我們會和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墮入愛河。[25]】



大有心理學家反對

在佛洛伊德的當代,已經有其他人質疑他的理論,包括無意識,他自己也承認這一點。[26]接著,一直有心理學家反對。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羅傑斯(Carl Rogers)說﹕有一些事物是比較在前景,讓人留意得到,有一些比較在背景,我們不太留意。他繼續說﹕「無論我同意佛洛伊德的無意識觀念與否,這個觀念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意義。」[27]

「存在主義心理學」的梅羅洛(Rollo May)說﹕「現在的人常常用無意識來辯解人的行為,簡直是可惡之極」,無意識不過是「一個方便的藉口,可以用來解釋任何因果關係,或者是一個儲存庫,你可以從其中找到任何行為上的解釋。」[28]

「現實治療」的格拉塞(William Glasser)說,「用傳統精神醫學治療的病人,他們接受治療直到他們知道自己每一個舉動背後的無意識原因,他們仍然沒有改變,因為知道原因不等於解決問題。[29]」所以他說,「無意識激發行為」常常變成藉口,使人繼續不良行為。

「認知治療」派的奠基人,貝克(Aaron Beck)也認為佛氏的潛意識觀念沒有科學證據,棄之如敝屣。[30]他有一句格言﹕「除非眼可見,沒有什麼了。」認知學派使用理性面對問題,不探究無意識?的原因。[31]

「論理情緒行為治療」的埃利斯(Albert Ellis)說﹕我們堅信,無論你為什麼感到心煩意亂,你可以辯認這『無意識』信號。只要你明白它,反抗這不合理信念,它就會升到你的日常意識層,於是提高你的節制能力。[32]可見埃利斯也不高舉無意識的觀念。



新紀元觀念

從上邊的討論可見﹕無意識觀念的應用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用以解釋日常的心理現象,另一方面,是解釋靈異現象。所以,潛意識和無意識並非天真無邪,因為它實在也是一個新紀元觀念。

新紀元文獻及邪靈們的談論,經常使用潛意識或和無意識的觀念。如果把牠們對這些名詞的定義總括在一起,牠們的定義和心理學家們的,相差不遠。令人懷疑,到底誰是真正的理論發明人。

例﹕新紀元通靈圈子的著名鬼靈拉撒烈(Lazaris)認為人有——意識、潛意識、無意識。[33] 牠說﹕「你的正常意識心靈是一般人所慣稱的「你自己」……在潛意識裡,深藏著一些在你裡面、影響著你的事情。這些事情,叫你成為今天的你……無意識心靈則保管著你另一個現實〔靈異事情之意〕的內容和資料,或者說,你的無意識心靈容納了你的前生、來生、平行生命的資料。」 [34] 再者,這鬼靈非常同意佛氏。牠甚至說,「佛洛伊德是相當正確的……潛意識和其中的組織,是確實存在的。」[35]

新紀元通靈者史東(Joshua Stone)說,我們都在「宇宙潛意識心靈」中相連接,(universal subconscious mind),就是容格所講的「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36]史東又引用一隻鬼靈的話,講述無意識中的「原型」(Archetype),包括破壞者、小丑、母親、智者等等,這些原型存在於各時代、各文化中。[37] 其言一如容格。

邪靈們不但以無意識為靈異現象的「科學」解釋,更有邪靈自稱是人的潛意識﹕兩位新紀元人物在通靈過程中惹來「一位智者」[邪靈]不斷地向他講話,他本來也以為是自己的無意識在說話,[38]他質問這靈體是誰,邪靈回答說﹕「我就是你呀!…把我當作你的潛意識也可以…」。[39]

無可否認的結論是﹕從容格開始,新紀元使用無意識觀念,作為靈異事物和邪靈活動的「科學」外衣。



基督教內的新紀元應用

更可惜的是,在基督教心理學圈子?,無意識觀念也被用為屬靈經歷的「科學」解釋,甚至使之等同於上帝。

《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的作者,精神醫生派克(Scott Peck)說﹕「簡單說來,我們的無意識,就是上帝。」[40] 據說,派克寫成《心靈地圖》之後不久,他接受了基督教。可是,他後來接受《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訪問時,他仍然贊同自己在此書中的思想。[41]

基督徒心理學家,《心靈關顧》(Care of Soul)的作者,貝內爾(David Benner)博士說﹕「經歷神臨在、敬畏神、與基督聯合的奧秘、聖靈的引導,都是無意識的功用。上帝……在我們的無意識裡和我們相遇、和我們講話。再說得清楚明白,無意識是屬靈經歷的源頭,就是﹕異像、預言、『微小的聲音』、神同在的感覺。」[42]

在中國教會大力推動「精神語言程式」(NLP)的葉萬壽說﹕「從基督徒的角度來說,NLP 強調與內在潛意識對話,操練入靜入神」然後他形容自己的經歷,在默想中,上帝告訴他頸痛的原因,並醫治他。[43](葉先生到底和誰在對話?是神,還是他的潛意識?神是否就是他的潛意識?)

甚至趙鏞基的《第四度空間》也是套用潛意識的觀念﹕「……潛意識是什麼?潛意識就是你的靈。聖經稱潛意識為?面的人,即隱藏在你心中的自己。……潛意識雖屬於第四度空間,擁有無限度的能力。」[44]

如果邪靈說,牠自己和自己的活動就是無意識,基督徒也說,上帝和基督徒的屬靈經歷就是無意識,你是否不寒而懍?



結論

「經上記著說:『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又說:『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虛妄的。』」(林前三19-20)





--------------------------------------------------------------------------------

[1] Andrew M. Colman, 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s.v. “Subconscious.” [2] Peter Gay ed., The Freud Read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p. 376-77. [3] A. A. Brill, trans and ed., The Basic Writings of Sigmund Freud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95), p. 907. [4] James Strachey, trans & ed.,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65), p. 16-22. [5] Anthony Storr, The Essential Ju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65-71. [6] Ibid., p. 65-71. [7] C. G. Jung, trans by R. F. C. Hull, The Undiscovered Self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58), p. 89-90. [8] Frank McLynn, Carl Jung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6), p. 410-411. [9]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70. [10] Ibid., p. 139. [11] Ibid., p. 125. [12] Martin & Deidre Bobgan, Psychoheresy (Santa Barbara, CA: EastGate Publishers, 1987), p.71. [13]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 p. 55. [14] McLynn, Carl Jung, p. 488-89. [15] 例﹕黃維仁,「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看愛情」(http://www.psychinese.com/Study/Html/2009/07/1869.html)。[16]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158. [17] 「黃維仁博士—殘存心理情結是婚姻的暗流,如何醫治過」,摘自美國黃維仁博士《親密之旅》心理學情感課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635056/)[18]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33. [19] Ibid., p. 70. [20] Paul Gray, “The Assault on Freud,” TIME, November 29, 1993, p. 51. [21] Peter Gay, “Psychoanalyst: Sigmund Freud,” TIME, March 29, 1999, p. 66. [22] McLynn, Carl Jung, p. 43-51. [23] C. J. Jung, trans by R. F. C. Hull,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2nd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 44-45. [24] Ibid., p. 48-50. [25] Richard Handler, “The Return of the Unconscious,” CBC News, April 19, 2011. (http://license.icopyright.net/user/viewFreeUse.act?fuid=MTI2MDE0Nzg%3D) [26]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138. [27] 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and Co., Inc., 1975), p. 6-7. [28] Rollo May, The Discovery of Be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83), p. 170-71. [29] William Glasser, Reality Therap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5), p. 53. [30] Lev Crossman, Can Freud Get His Job Back? TIME, January 20, 2003, p. 77. [31] “Aaron T. Beck -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rapy, A family affair,” (http://psychology.jrank.org/pages/67/Aaron-T-Beck.html). [32] Albert Ellis & Robert A. Harper, A New Guide o Rational Living (No. Hollywood, CA: Wilshire Book Company, 1975), p. 21. [33] Lazaris, The Sacred Journey: You and Your Higher Self (Palm Beach, Fl: NPN Publishing Inc., 1988), p. 150. [34] Ibid., 164-65. [35] Lazaris, Lazaris Interviews, Book 1 (Beverly Hills, CA: Concept: Synergy Publishing, 1988), p. 63. [36] Joshua David Stone, Soul Psychology: How to Clear Negative Emotions and Spiritualize Your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Wellspring, 1999), p. 173. [37] Ibid., 235-41. [38] 王大鵬,成和平著,《a 波的傳奇》(台北﹕日瑧出版社,86年),頁24, 41。[39] 同上,頁160-167。[40] M. Scott Pe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 (New York: A Touchstone Book, 1978), p. 281. [41] Robert Epstein, “M. Scott Peck: Wrestling With God,” Psychology Today, Nov.-Dec. 2002, p. 68. [42] David Benner, Care of Souls: Revisioning Christian Nurture and Counsel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8), p. 160. [43] 葉萬壽,「認識 NLP ——我對NLP 的評介於信仰反省」http://www.innerspace.com.hk/course/understand_nlp.pdf (2005)& 葉萬壽,「我對NLP的評價與信仰反省」http://www.innerspace.com.hk/info_article_nlp00.html (2007) 都有提及。[44] 趙鏞基,《第四度空間》,第二篇,「第四度空間」。 (http://b5.ctestimony.org/2004/dsdkj2.htm)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