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28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結公義的果子

分享人: 葉以恩
分享日期: 2010/12/31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2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1個人說阿門   
推薦給好友:


參考經文:《 馬太福音廿一章33~44節》

耶穌又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上帝要把他的國從你們當中奪走,賜給那些能結果子的人。」(馬太福音廿一章43節)



今天是年終了,這段經文給我們很大的警惕。耶穌在此談到信仰的深層問題──上帝與祂的選民之間的關係,並用比喻痛斥宗教人士。這些宗教人士原是受託於上帝,要好好教導祂的百姓,卻成為欺壓人民的惡者。耶穌不只看見當時的宗教信仰問題,更看見當時的社會問題。

我們若從經文思考台灣的社會現象,不難發現勞工遇到類似問題。經文中的壞佃戶,不就像一些只顧賺錢,卻不顧公義、生態環保的財團嗎?台灣的勞工承受不公的經濟制度,在財團操盤下,常面臨失業危機。人們不過只求溫飽,期盼兒女能有好的教育,能平安終老罷了;但是,事實上卻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一些財團看見台灣市場無法取得高利潤,就無情撤資,罔顧基層勞工生計。而政府所謂的振興經濟方案,也不過只為財團著想而已。因擔心財團離開,政府就不斷釋出有利條件,讓良田或濱海成為工廠用地。但財團會就此打住如意算盤嗎?答案是未必。

近年來,不管原住民勞工或漢族勞工朋友,就在一波一波的經濟不景氣中被犧牲掉了。政府想用消費券來「照顧」百姓;事實上,這不過是另一個補償的心理罷了。台灣勞工問題及經濟問題,豈是區區消費券就能解決的呢?無論如何,成為上帝子民的我們,在這塊土地上更應該彼此珍惜,有責任互相照顧,因為我們都是上帝的佃戶,要站在守望台上,守望台灣這塊土地,使台灣成為上帝國,結出公義的果子。






--------------------------------------------------------------------------------

默想:

當我過得很順利時,我是否想到別人的需要呢?當別人虧欠我的時候,我是否能體會別人的軟弱?

祈禱:

滿有慈悲的上帝,我知道自己是何等虧欠祢。但因著祢的慈愛,祢總是用雙手接納我,使我能享受祢無限的恩典與慈愛。我願意學習更多體貼的功課,在人有需要的時候來幫助他們。奉主名禱告,阿們!

IMAGE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