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9月8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別再說自己是蒙恩的罪人?

分享人: Punch
分享日期: 約3天前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2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4個人說阿門    有1個人回應
推薦給好友:

別再說自己是蒙恩的罪人?

張逸萍

https://www.chineseapologetics.net/others/Sinner-grace.htm

「不要再說自己是一個蒙恩的罪人!」

我約在30年前聽過這句話,但其開始時間可能更早。我以為不再流行了,想不到最近又聽到。在網上一搜,看見一篇博文﹕「“我是一個蒙恩得救的罪人”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謊言之一。」[1] 又看見一個youtube,標題﹕「呼籲基督徒停止稱自己為“罪人”」[2]。還有其他的。



(一)自稱“蒙恩的罪人”有什麼不妥?

根據那些反對宣稱“蒙恩的罪人”者,他們認為有幾個不良後果﹕



(1)神學上的錯誤

臉書有一篇帖文﹕「聖經裡根本沒有“蒙恩的罪人”這個詞,也就是我們在神面前根本不存在這個身分。……“蒙恩的罪人”,這是將兩個約混淆到一起產生的說法,說明他既看耶穌的拯救,又看自己的行為。因耶穌的救贖,所以說自己蒙恩了;又因自己的行為違背了律法所以說自己是罪人,就這樣變異出了一個怪胎——“蒙恩的罪人”。」[3]

基督徒作家Sharon Jaynes說﹕「當保羅在新約中寫信給各教會時,從來沒有提到“腓立比的罪人”,也沒有提到“以弗所的罪人”。他總是稱呼信徒為聖徒。」[4]



(2)意識到罪,難有聖潔生活

Church of Yeshuah Hamashiach 的創始人,James Bligen﹕「蒙恩得救的罪人賦予我們罪的意識,因此,因為我只是一個蒙恩得救的罪人,我不斷陷入罪中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意料之中的。……我們永遠無法進入聖潔……我們永遠無法獲得基督的豐盛,因為我們活在意識到罪的生活中。」[5]



(3)成為犯罪的藉口

Eternal Perspective Ministries的一位多產作家,Randy Alcorn說﹕「承認我們罪人的身分是有危險的。有些人把罪合理化,最後會說:“我犯罪是不可避免的,那又何必努力不去犯罪呢?”」[6]



(二)聖經怎樣講?



(1)保羅的話

「我是一個蒙恩的罪人」這話的出處,想基督徒都知道﹕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個是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 1:15-16)

如果保羅也表示自己是一個“蒙恩的罪人”,難道我們這樣講有問題?

當然,保羅的意思不是說,他仍然是一個朝向地獄的罪人;他的意思是﹕他回想到自己本是一個罪人,甚至是一個罪魁,但因為神的恩典,所以他被拯救了。當保羅說這話的時候,他不僅已經得救,並且正在努力傳福音,但是他還是這樣自稱。所以,若“蒙恩的罪人”這話是教義上的錯誤,他就犯了嚴重的教義錯誤了!



(2)回想自己曾經犯罪,並不是壞事

我們也看見其他使徒有同樣的教導﹕

彼得說,基督徒應該有「信心、德行、知識、節制、忍耐、虔敬、愛弟兄的心、愛眾人的心」(彼後1﹕6-7)彼得繼續解釋為什麼我們沒有這幾樣,是因為,「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的,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彼後 1:9)彼得在此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忘記自己舊日是一個罪人,但蒙了恩典(蒙恩罪人),我們才能結出好果子。

約翰在啟示錄論及以弗所教會,這教會「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啟 2:2),顯然是得救的一群人,但保羅繼續說,他們離棄起初的愛心,「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裡墜落的,並要悔改」(啟 2:5)。

基督徒不能因為已經得救稱義,就忘記仍要回想需悔改之處。這就和“意識到罪,難有聖潔生活”剛好相反。



(三)思想的根源

「我不是蒙恩的罪人」這觀念既然不是來自聖經,它是怎麼樣來的呢?是誰影響的呢?我相信有兩個﹕



(1)自尊運動的影響

上邊的第二個“不良後果”,來自自尊運動的影響。基督教刊物《論壇報》有一篇文章指出﹕如果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是要努力,而是要改變信念。心理學家教導我們,「“信念”是指一個人內心堅信某種觀點,存在腦海中的意識,成為做決定的力量;它就像導航系統,影響我們一生言行,那是無法用意志就能輕易改變的。心中怎麼相信就會怎樣成就,期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7]

這正是自尊運動的言論﹕人怎樣相信,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所以人若說自己是罪人,他就更容易犯罪,難於有聖潔生活!這些思想的問題,請見﹕「自愛、自信、自尊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嗎?」[8]。這也是新紀元運動中的“心靈控制物質”(Mind Over Matter)的觀念。請見﹕「積極思想、可能思想、蕭律柏」[9]。



(2)近代“恩典福音”異端的影響

上邊提到臉書文也表示﹕「我們生來就是罪人,所以必須重生成為義人才能進天國。若仍舊是罪人,表示這人還沒有重生,以後會下地獄。」[10]

“重生的人不會犯罪,犯罪的人是未重生”正是樸玉洙的教導。他說﹕我們可以在神面前說﹕“我不是一個罪人” 。[11] 我們永遠稱義了。如果我們還說自己有罪,就是說﹕耶穌失敗了。 [12]

促進恩典福音的平約瑟說﹕「記住這句話:“正確的相信帶來正確的生活。”」[13]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說﹕「當你在上帝的恩典和祂完全的寬恕之下,你將會勝過罪。」[14] 平約瑟再解釋說﹕「如果你活在定罪之下,那你注定會ㄧ直重複犯罪。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定罪之下,首先你會感到罪惡和內疚,……結局就是回到罪中重複所犯的罪。」[15] 平約瑟的話似乎重複並總結了上邊所有“反對理由”。



(四)基督徒是一個怪胎!對!



上邊的臉書帖文說﹕“蒙恩的罪人”是一個怪胎。是的!

我們蒙了拯救之恩,在神眼中,我們的地位是一個義人。「我們既靠著祂的血稱義」(羅五9)。主耶穌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就是祂為救贖我們所付出的代價。這是地位上的“義”。所以,新約聖經常稱信徒為聖徒。保羅寫信給「以弗所的聖徒」(弗 1:1);「腓立比……的眾聖徒」(腓 1:1 )等等。

但在生活上,我們還是會犯罪,因為“老我“沒有死透。所以聖經訓告我們﹕「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林後 7:1)成聖是一個畢生的過程,是漸進式的。「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 3:10)在成聖的過程中的基督徒是聖徒,又是罪人!所以“蒙恩的罪人”就是這個意思。

請看看其他屬靈的長輩怎樣講。「馬丁路德喜歡用拉丁文“Simul Justus et Peccator”(同時有義人和罪人)來表達。在我看來,這似乎是個恰當的平衡。我們確實因上帝的恩典而被稱義。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真正的罪人。…… RC Sproul 總結道:在上帝的檢視下,我們自身仍然有罪;我們仍然是罪人。但是,透過歸算和對耶穌基督的信心,祂的義如今已轉移到我們的帳上,我們才被視為義人。這正是福音的核心。你是蒙恩拯救的罪人,也是一位有時會犯罪的聖人。」[16]



(五)結論



上邊列舉的反對理由現在可以解決了。

(1)神學上的錯誤﹕從聖經的話,和其他屬靈長輩的話,我們知道不是錯誤,反之,這是受了恩典福音的影響。

(2)意識到罪,更容易犯罪﹕這是心理學的自尊運動思想。

(3)成為犯罪借口﹕這一點不必討論,人們常為自己的過失去找藉口,是人的軟弱,不是錯誤釋經的結果。



總而言之﹕“蒙恩的罪人”是完全符合聖經,完全符合事實,表達了對上帝拯救之恩的感激,而且提醒我們生活要聖潔。





[1] Joel Killion, “Are Christians Sinners?” ( https://joelkillion.com/2019/03/24/are-christians-sinners/ ). [2] Allegiance to the King, “A Plea to Christians to Stop Calling Themselves "Sinner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5pBBHKTfU ). [3] Caleb Lee , 基督教家庭,2024年12月26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4221330726259/?multi_permalinks=462119320269790&hoisted_section_header_type=recently_seen ). [4] Sharon Jaynes, “Not Just a Sinner Saved by Grace,” ( https://sharonjaynes.com/not-just-a-sinner-saved-by-grace/ ). [5]James Bligen, “I Am Not A Sinner Saved by Grace. Are You?” ( https://jamesbli.wordpress.com/2009/12/02/no-sinner-saved-by-grace/ ). [6] Randy Alcorn, “Is It Appropriate for Christians to Still Refer to Themselves as Sinners? August 28, 2024,( https://www.epm.org/resources/2024/Aug/28/christians-refer-themselves-sinners/#:~:text=Now%2C%20there%20is%20a%20danger,to%20guard%20himself%20against%20sin ). [7] 蕭乃樺,「總覺得「我不夠好」! 你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改變信念」,《論壇報》2024-03-22 ( https://ct.org.tw/html/news/3-3.php?cat=75&article=1398338 ). [8] 張逸萍「自愛、自信、自尊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嗎?」,(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op_psychology/self-esteem.htm ). [9] 張逸萍,「積極思想、可能思想、蕭律柏」,(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others/Pos_thk_Schuller.htm ). [10] Caleb Lee , 基督教家庭,2024年12月26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4221330726259/?multi_permalinks=462119320269790&hoisted_section_header_type=recently_seen ). [11] 樸玉洙,「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1HnKtdBQk )。[12] 樸玉洙,「#1 罪孽的完美赦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y_6Acgh_o ),@4-10分鍾。[13] Joseph Prince, Destined to Reign: The secret to effortless success, wholeness and victorious living (Tulsa, Oklahoma: Harrison House, 2007), p 139. 〔中文網上版﹕Joseph Prince – 約瑟.普林斯 /平.約瑟 ,《Destined to Reign 作王掌權的命定 》。[14] 《作王掌權的命定 》,第四章。[15] 同上,第十三章。[16]“ Is it okay to say that I’m a sinner, saved by grace?” Keep Believing, March 28, 2013 ( https://www.keepbelieving.com/faqs/i-am-saved-and-ive-often-heard-people-say-that-the-648/)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Joë

是的 我也覺得很多人是拿來當作自己犯罪的藉口

發言日期:大前天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