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11月22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兩三個以賽亞、一個無能預言的上帝

分享人: Punch
分享日期: 2024/11/09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1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1個人說阿門   
推薦給好友:

兩三個以賽亞、一個無能預言的上帝

張逸萍

https://www.chineseapologetics.net/Bible-defense/ISA-2-3.htm


Isaiah_scroll_at_the_Shrine_of_the_Book.jpg

以色列博物館“聖經之龕” (Shrine of the Book)裏的“大以賽亞書卷軸”
照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saiah_scroll_at_the_Shrine_of_the_Book.jpg



當我翻譯了「以賽亞書是由兩個以賽亞寫的?」之後,網上有人表示﹕“怎麼還堅持一個以賽亞?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有三個以賽亞了。真搞笑!”

是不是說,主張只有一個以賽亞是愚頑不靈;主張兩個的,開始擺脫矇昧;主張三個,追上時代。若說有四個、五個……是不是更進步呢?



有多少個以賽亞?

聖經告訴我們﹕「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賽 1:1)換言之,他是主前700多年活在耶路撒冷的人。二三千年來,人們相信這位“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就是以賽亞書的作者。

但是1781年,德國學者杜特蘭(J. C. Doederlein)已經提出以賽亞書並非完全來自以賽亞本人的手筆;直到1892年,杜姆(Bernhard Duhm)出版了他對以賽亞書的註釋,首次有系統地指出以賽亞作者可分為三個不同的年代。[i]

杜姆把整書畫三部分﹕1-39章;40-55章;56-66章,並相信是不同時代的先知所寫﹕第一以賽亞(Proto-Isaiah),第二以賽亞(Deutero- Isaiah)和第三以賽亞(Trito- Isaiah)。

第一以賽亞的寫作時代是南國的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王。

第二以賽亞寫於被虜回歸的時代,約主前550-538年,因為這是古列王興起的年代。[ii] 例如他提到﹕「論古列說,﹝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悅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發令立穩聖殿的根基。我耶和華所膏的古列, ……他必建造我的城,釋放我被擄的民……」(賽 44:28-45:1,13)

至以第三個以賽亞,應該是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歸的時代,因為某些經文假設第二聖殿已經重建,或者即將重建。例如「我的殿」(賽 56:7) 。[iii] 讓我簡單圖解﹕



第一以賽亞(Proto-Isaiah)

第二以賽亞(Deutero- Isaiah)

第三以賽亞(Trito- Isaiah)

寫哪幾章?

1-39章

40-55章

56-66章

寫作“時代背景”

南國的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王

被虜回歸的時代,古列王興起的年代

從巴比倫回歸,第二聖殿已經重建,或者即將重建。



“兩三個以賽亞”的理論可信嗎?



自由神學聖經批判家的理據

首先讓我們查看主張此理論的人有什麼理據。主要有兩三個﹕

(1)時代背景不同

「以賽亞書的統一性受到質疑,主要原因在於書中提及後期的巴比倫及波斯王國的內容。第40-66章突然轉到被擄的時期,即主前550年,差不多是以賽亞死後150年。而且,在這些章節中,耶和華的僕人正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救贖的君王則淡出。在40、53、55及60章,都有極出色的詩歌式經文,展示了不凡的深度及力量。」[iv] 即是說,時代背景和文體都不同。



(2)書寫風格

“Zondervan Academic”有一篇文章表示,以賽亞書從第 40 章開始,風格發生了巨大變化。在 39 章散文之後,接下來的 27 章是詩歌。 從這裡開始,也不再提及以賽亞。[v]

流行聖經註釋《Thru The Bible》作者麥基(Vernon McGee)牧師,並不贊成兩三個以賽亞理論。但他解釋說﹕40-66章和前1-39章的風格很不同。前半,我們看見審判和神的王權;後半我們看見神對受苦中人的恩典和安慰。[vi]

(3)以賽亞名字出現的次數
和文字風格接近的,就是以賽亞的名字在第 39 章之後突然停止使用。[vii]


主張只有一個作者的理據

那些仍然主張只有一個以賽亞的人怎麼說呢?

(1)新約聖經的見證

新約聖經有多處引用以賽亞書的“各部分”,但都說是先知以賽亞的話。例如﹕

· 耶穌引用以賽亞書 29 : 13節:「耶穌說,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豫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可7:6-7)

· 當耶穌醫治病人之後,馬太福音 12 : 17節中引用了以賽亞書 42 : 1-4節:「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

· 當耶穌趕鬼之後,馬太福音 8:16-17 引用了以賽亞書 53:4:「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 耶穌來到會堂,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唸以賽亞書61:1-2﹕『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 4:16-19)

· 當約翰福音作者記載耶穌行了多神蹟,以色列人還是不信。他引用以賽亞書﹕『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主的膀臂向誰顯露呢。』(引自﹕賽 53:1)和『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引自﹕賽 6:10)(約 12:38-41)



(2)死海古卷的見證

杜姆認為第三以賽亞寫於以斯拉時代,約主前450年。但是三個以賽亞的作品,是在主前一世紀才作最後的編纂(redaction)。[viii]

但是,當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和古文字/抄寫法測年法,對死海古卷的“大以賽亞卷軸”(死海古卷的幾份以賽亞手稿中最完整的)的各個部分進行了測年。比較準確的日期範圍分別在﹕主前 356-103 年和主前 150-100 年之間。 [ix] 一邊編纂,一邊抄寫?或者先抄寫,再編纂?

此外,曾是神學院教授和院長的奈特(George Knight)牧師,表示﹕在希臘文化時代(約主前300年),舊約的書卷被搜集成書,他們只有一些標準尺寸的卷軸,以賽亞書的66章剛剛能佔一大卷軸,所以後面兩個以賽亞的寫作被放在第一個以賽亞的同一卷軸。正如小先知書,都錄在同一卷軸。[x]

首先奈特並沒有提出任何證據,說明“以賽亞書的66章剛剛能佔一大卷軸”。但是死海古卷的研究員表示﹕許多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大以賽亞捲軸”在第1-39章和第40-66章之間是否存分開兩段?」答案:不是。這裏不是分開的。[xi]



(3)舊約希臘文譯本,七十士譯本

整本以賽亞書也被收錄在《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LXX) 中,這是舊約聖經的最早希臘文翻譯。聖經學者一致認為,猶太人可能在主前三世紀早期或中期將希伯來文聖經的前五本書,從希伯來文聖經翻譯成通用希臘文。其餘的書大概是在主前 2 世紀翻譯的。[xii]

如果你去看看線上的《七十士譯本》的以賽亞書,你會看見共有66章。[xiii] 如果以賽亞書約在主前300年被搜集成書,然後主前一世紀才作最後的編纂,《七十士譯本》有可能接納它,並翻譯為一個單元?



(4)約瑟夫(Josephus)的話

約瑟夫乃耶穌時代的猶太歷史學家。他在著名的《猶太古史》(Jewish Antiquities)中說﹕古列王元年,也就是猶太人被虜至巴比倫的70年,神激動古列的心,於是他到處宣告﹕「最高之神讓我為王……藉先知預言我的名字,且說我會建耶路撒冷聖殿。」約瑟夫解釋說,古列是從以賽亞在之前210年的預言得知。[xiv]

和耶穌同時代的約瑟夫,怎麼會不認識其他兩三個以賽亞呢?



(5)其他兩個以賽亞存在的證據?

支持有幾個以賽亞的人,都把第二和第三以賽亞當成實有其人一樣地講論。

但是,是否必須先證實有其人?自由神學聖經批判家的一貫作風是懷疑聖經,聖經中的人和事,若沒有經外證據,一律被打成神話傳奇。例如他們一向說沒有大衛,但是考古學家找到“但丘石碑”(Tel Dan Stela)和摩押石 (Moabite Stone ),於是證明了大衛是一個歷史人物。[xv]

另一方面,唯一的以賽亞(或說,第一以賽亞),就是那位活在希西家同時的先知,有考古學出土實物可證明。考古學家找到一個印封(印章壓痕)寫著“屬於以賽亞”,而且在發掘地點不到10英尺的距離,發現希西家王的印章壓痕。即是說,希西家王的時候,確實有以賽亞其人。[xvi]

所謂第二以賽亞和第三以賽亞呢?有沒有任何考古學證據,任何經外文獻,足以讓我們相信他們的存在呢?他們也沒有在聖經裏表明自己的身份。恐怕他們只存在於自由神學聖經批判家的腦海裏。



(6)神默示非先知?

神默示先知和使徒寫下祂的話,聖經沒有說神也默示非先知,或者讓其他人增刪修改先知所寫下的。新約引用以賽亞書的時候,以先知稱他。但是,第二以賽亞和第三以賽亞也是先知嗎?先知必須有預言應驗才能算為先知(申 18:22)。這兩位存在於不知何處的“先知”曾經有預言應驗嗎?


(7)寫作風格

自由神學聖經批判家常用“不同寫作風格”,或者“用字的頻繁性不同”為理由,指出是不同的作者。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寫出不同風格的作品。如果我和一群小孩子講“耶利哥城牆倒塌”,然後和一組七八十歲的長者講同樣的故事,我也會有不同的風格和使用不同的字。

上文提到,書的前半講審判和神的王權;後半是恩典和安慰。為什麼同一個人不能有嚴厲的話,又有安慰的話?聖經其他地方也讓我們看見神的公義和慈愛兩方面,我們做父母對孩子亦如此。唯獨以賽亞不可以?

至於用字的頻繁性,有人指出﹕從語法及風格統一的立場來看,以賽亞喜歡用「以色列的聖者」作為對神的稱謂。這個稱謂在1-39章出現12次,在40-66章出現14次,但是在舊約的其餘書卷中,只出現了4次。[xvii]

還有一個研究,使用電腦分析作者風格,研究將書的一部分中所的詞組的使用率,與另一部分的使用率進行比較,視乎它在兩部分中的使用率是否相同,以顯示同作者,或者不同,顯示不同作者。這項研究的統計結果,不支持有幾個作者的說法。 相反,結果強烈支持該書只有一個作者。[xviii]

所以,風格不同是一個非常薄弱的證據,顯出提出的人沒有其他更好的話可以奉告。



(8)以賽亞名字出現次數的問題

還有一個說法,也可包括在“風格”裏,就是以賽亞名字出現的停止於39章﹕以賽亞書 40-55 章與以賽亞書 1-39 章相比,沒有包含先知以賽亞的個人細節。第一部分講述了以賽亞的許多故事,尤其是他與耶路撒冷的國王和其他人打交道。[xix]

這是非常容易回答的一句話。難道以賽亞必須一天到晚都講及自己?有需要嗎?當他陳述自己的名字的時候,他是在寫自己的經歷。例如﹕「我﹝以賽亞﹞與妻子同室。他懷孕生子,耶和華就對我…….」(賽8:3)「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就打發人去見希西家……」(賽37:21)「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去見他……」(賽38:1 )

但當他寫預言的時候,按照常理,不需要經常提自己。例如,13章到23 章,是對列國的預言,他只提到自己名字兩三次﹕「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巴比倫。」(賽 13:1)「耶和華曉諭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說,……我僕人以賽亞怎樣露身赤腳……」(賽 20:2-3)然後,40章以後預言彌賽亞的救恩和更遠的將來,所以以賽亞沒有提到自己的名字。



(9)先知不可能預告將來?

早在18世紀末,杜特蘭教授發表言論,表示主前8世紀的以賽亞先知,不可能知道有古列其人,因為他比古列早200年,所以應該是另一個主前6世紀的先知寫以賽亞書的後半,即40-66章。[xx]

杜姆更認為,第二以賽亞寫於被虜回歸的時代,約主前550-538年,因為這是古列王興起的年代。[xxi]

奈特說,先知們並非佔卜者,也無能預測將來。事實上,我們的先知誠心誠意地譴責那些能窺視將來的巴比倫的先知。[xxii]

大家心照不宣,所謂“時代背景”問題,不過是說,這些“先知”們不可能預知將來,只可以知道同時代發生的事情。

先知不能預言?聖經中的神無能預告將來?

聖經怎樣講?神曾經挑戰偶像,看誰能準確預言日後的事情,誰就是真神﹕「耶和華對假神說,你們要呈上你們的案件,……要說明後來的事,好叫我們知道你們是神。你們或降福、或降禍,使我們驚奇,一同觀看。看哪,你們屬乎虛無……」(賽41﹕21-24)。可見,能預知未來,是神在聖經中為證明自己是真神而設的測試。

同理,神的先知也能從神哪兒得知未來因為神說﹕「先知託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說的,你不要怕他。」(申 18:22)



以賽亞書有沒有預言?

有一些人趕忙來辯衛。

建道神學院教授高銘謙說﹕「相信有不少人認為當我們接納以賽亞書由最少三位不同次數的作者所寫成時,便等於否定先知預言的能力,有人或許會認為這便等於說明所有預言的應驗都是“馬後炮”」。然後高銘謙引用另一個作者表示,第一以賽亞的部分已經包括預言,包括﹕對未來猶大國將要遭遇災難、將來要經歷拯救、將來要經歷有條件的拯救、未來被毀之的重建與恢復(餘民回歸、遙遠的未來)。[xxiii]

正是,以賽亞書有很多對將來的預言,想把它解釋掉是很困難的。



(1)書中有預言

所謂第一以賽亞問神說:「主啊,這到幾時爲止呢?」神回答說﹕「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閒﹞無人,地土極其荒涼。並且耶和華將人遷到遠方,在這境內撇下的地土很多。境內剩下的﹝人﹞,若還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滅。像栗樹,橡樹,雖被砍伐,樹【不】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賽 6:11-13)這段經文已經預言了整個被虜和回歸的歷史。所以絕對不是第二第三以賽亞因為看見同時代發生的事情,然後記錄下來。

羅森米勒(Rosenmueller)教授說,按照杜特蘭的邏輯, 第一以賽亞寫的13-14章〔對列國的預言〕也顯示他預知,所以也應該是第二以賽亞所寫。[xxiv] (也許我可以發表理論﹕第四個以賽亞寫的。)

56-66章之所以被認為是第三以賽亞寫的,因為其中有經文假設第二聖殿已經重建,或者即將重建——「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賽 56:7)[xxv] 若小心一讀這節經文的上下文;「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要事奉他,要愛耶和華的名……萬國禱告的殿……在這被招聚的人以外,我還要招聚﹝別人﹞歸併他們。」(賽 56:6-7)非常清楚,這是預言外邦人得救。難道這是一個活在新約時代的以賽亞寫的?

再讀下去﹕「看哪,我造新天新地……」(賽65-66)。這是活在新天新地的第X個以賽亞,時空旅行回來寫的?

以賽亞書充斥了預言,實在難於否認。除非自由神學家們把所有預言都當作“詩意”或“預意”的表達來解釋。例如,哈佛神學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教授漢森(Paul Hanson)解釋「新天新地」(賽 65:17),他說這樣的夢想可以引出果斷的行動,使人“委身於有同情心的正義工作”,例如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xxvi](事實上,這些神學家們也有不同意見和不同程度的“不信”。)



(2)最大的挑戰

那麼,為什麼堅持有第二第三以賽亞?我猜測有兩個大挑戰讓自由派神學家們不舒服﹕“古列”名字的出現,太刺眼了;彌賽亞的預言。

(a)如果約瑟夫也相信“古列”的名字,是以賽亞書本來就有的,加上上邊的其他推理,想無需爭論了。

(b)至於彌賽亞的大量預言,例如以賽亞53章,這些神學家們怎樣處理呢?杜姆認為有四篇“僕人之歌”,即42:1-4;49:1-6;50:4-9;52:13-53:12。這就包括我們我們常鑒別為彌賽亞預言的經文。但這位“僕人”是誰呢?奈特在他的註釋中解釋說﹕“以色列被呼召為雅威的僕人。”“以色列人作為上帝的僕人”[xxvii] 至於有名的,「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賽 53:3)是誰呢?奈特解釋說﹕“上帝的僕人人民要在巴比倫受苦。”[xxviii] 那就是說,不是預言彌賽亞!

沒有古列的預言,還沒有這麼嚴重,沒有彌賽亞?不敢想像。



其他人的話

請來看幾位有識之士的意見﹕

NIV聖經註釋,在以賽亞書部分的開頭表示﹕以賽亞書傳留到我們,是一個單位,作者是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聖經批判家認為有第二個和第三個以賽亞, 但是整書的統一性非常強。「若拒絕其統一性,總是因為拒絕超自然的預言……。這樣說,不為太過分。」[xxix]

聖經學者和教授莫德(J. A. Motyer)在他的以賽亞註釋專論的序言中表示,有學者留意到以賽亞書是幾段式的。這個幾個作者的理論,已經廣泛地被假定,到一個地步,似乎無需繼續爭論了。但是莫德說「絕不是這樣」。[xxx]

有名的護教學家賈詩勒(Norman Geisler)﹕批判學者將以賽亞分為兩本或三本書,他們的前設是沒有預言這回事。這觀點是反超自然主義,於是他們把以賽亞的每段解釋為歷史。[xxxi]

他們和其他很多相信聖經是神的話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若說有後來的以賽亞,就是說先知們“放馬後炮”。



結論

自由神學家,高等聖經批判家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前設﹕他們受唯物主義和科學萬能思想的影響,所以不相信有超自然事情,包括不相信有一個能預言後事的上帝。“兩三個以賽亞”的理論正是好例子。




[i]高銘謙,《以賽亞書》上冊,《中文聖經註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年十一月)(https://www.logos.com.hk/acms/upload/logos/images/book-preview/9789622949003/9789622949003.pdf ),頁4-5。[ii]高銘謙,《以賽亞書》下冊,《中文聖經註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三月)(https://www.logos.com.hk/acms/upload/logos/images/book-preview/9789622949003/9789622949003.pdf ), 頁1-2。[iii]高銘謙,《以賽亞書》下冊,頁18。[iv] 「以賽亞書」(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intro/ot_isaiah.html )。[v] ZA Blog, December 6, 2018, “Who Wrote the Book of Isaiah?” (https://zondervanacademic.com/blog/who-wrote-isaiah ). [vi] J. Vernon McGee, Thru The Bible, Vole 3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2) P. 185-86. [vii] “Book of Isaiah,”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ok_of_Isaiah ). [viii] “Critical Theori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Isaiah” (https://christianpublishinghouse.co/2019/10/11/defending-the-historic-prophet-isaiah-of-the-8th-century-b-c-e-as-author-of-his-prophetic-book/ )。[ix] “Isaiah Scroll,”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aiah_Scroll ). [x] George A. F. Knight, Deutero-Isaiah:A Theological Commentary on Isaiah 40-55 (NY: Abingdon Press, 1965) P. 10-11. [xi] “The Great Isaiah Scroll and the Original Bible: An Interview with Dr. Peter Flint” John D Barry, Apr 17, 2013 (http://65.61.14.143/post/2013/04/17/The-Great-Isaiah-Scroll-and-the-Original-Bible-An-Interview-with-Dr-Peter-Flint.aspx). [xii] “Septuagint,’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ptuagint ). [xiii] https://www.ellopos.net/elpenor/greek-texts/septuagint/chapter.asp?book=43 [xiv] Paul L. Maier, trans & ed., Josephus: The Essential Writings (Grand Rapids, MI: Kregel Publications) 186. [xv]張逸萍《聖經考古學導論》,第六章「聯合王國」(http://www.chineseapologetics.net/archaeology/book/06-United-kingdom.htm )。 [xvi] “Isaiah’s Signature Uncovered in Jerusalem﹕Evidence of the prophet Isaiah?” Megan Sauter May 19, 2019 ( https://www.biblicalarchaeology.org/daily/people-cultures-in-the-bible/people-in-the-bible/prophet-isaiah-signature-jerusalem/) [xvii] 「以賽亞書」。[xviii] L. LaMar Adams, “A Scientific Analysis of Isaiah Authorship” (https://rsc.byu.edu/isaiah-prophets/scientific-analysis-isaiah-authorship ). [xix]“以賽亞書是由兩個以賽亞寫的?”張逸萍譯自﹕“What is the Deutero-Isaiah theory?” (https://www.gotquestions.org/Deutero-Isaiah.html)。[xx] “Critical Theori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Isaiah” 。[xxi]高銘謙,《以賽亞書》下冊, 頁1-2。[xxii] Knight, Deutero-Isaiah, p. 10. [xxiii]高銘謙,《以賽亞書》上冊,頁7-8。[xxiv] “Critical Theori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Isaiah” 。[xxv]高銘謙,《以賽亞書》下冊,頁18。[xxvi] Paul D. Hanson, Isaiah 40-66, ed. James Mays, Interpretation: A Bible Commentary for Teaching and Preaching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 1995), p. 246. [xxvii] Knight, Deutero-Isaiah, p.12, 70, 228. [xxviii] Ibid., p.233. [xxix] Kenneth L/ Baker & John R. Kohlenberger III, ed. Zondercan NIV Bible Commentary, Vol. 1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gn House, 1994)P. 1042. [xxx] J. Alec Motyer, The Prophecy of Isaia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3), p. 25. [xxxi] Norman Geisler, Baker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 Apologetic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9), “Isaiah, Deutero” by Norman Geisler.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