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
羅傑斯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但是他漸漸感到自己不能接受父母的信仰。後來,他決定入讀于「當時最自由派的神學院——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在那裏,他學到對舊觀念提出疑問。[11]
雖然羅傑斯從沒有正面為『神』一詞下定義,但他晚期的思想可謂新紀元。他陳述自己的理想,說﹕將來人類流行冥想,認識自己內在的能量,大量的人都懂得進入變異意識狀態(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或作冥想狀態);科學證實各種超自然現象,譬如心靈感應(telepathy)、超感視覺(clairvoyance)等等;我們也學會怎樣利用無意識心靈醫治疾病;凝神(focusing,冥想的另一個名字)幫助心理治療;科學和東方宗教會合拼;我們對現實的觀念會改變;我們更會反抗權威、要求更多的自由等等。[12] 當他的妻子去世之後,他曾經請靈媒為他召魂,所以他相信輪回。[13] 所以,我們不難相信,羅傑斯的上帝觀也是新紀元的上帝觀。
馬斯洛
馬斯洛說﹕「現在愈來愈多有領導地位的神學家,和有頭腦的人,都不認為神是有位格的。反之,他們認為上帝是一種力量、一個原則、整個存在的形態、一個表達統一的整合力量,所以,神就是宇宙的意義、『空間的深度』等等。」另一方面,科學家們亦有類似的發現,二者的觀念愈來愈接近。但是,人願意怎樣稱呼這個『上帝』,還要視乎他的個人經歷。[14]換言之,他所相信的上帝,是泛神,是典型新紀元人物心目中的神。
他在《Religiou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開始的時候說﹕宗教、神聖、上帝等詞彙,都是在描寫「某樣主觀經歷,就是『非宗教』的『顛峰經歷』和其啟發。」[15] 事實上,他相信,所有宗教開始的時候,都是從神秘經歷(顛峰經歷)獲得靈感。 [16]
埃利斯
埃利斯認為我們無法得知上帝存在與否,而且,它大有可能並不存在。然而,他認為自己「比較像個無神論者,多于不可知論者。」不可知論者承認自己的無知,但他更進一步,雖然不能證實有神,也不能反證,但他願意相信神並不存在。正如他不能證實有沒有聖誕老人,但是他知道沒有。假若真有上帝,要把他送到地獄去烤,那也沒有辦法。[20]
他在一本叫做《反對宗教》(The Case Against Religion)的書中表示﹕那些有虔誠信仰的人,在凡事上,不能有自己的意見,都必須聽從他的上帝的吩咐。所以,他反對那些虔誠的人。[21]
有什麼不妥?
從上邊十個心理學家的上帝觀,我們可以看,他們如果不是無神論者,就是多多少少受了新紀元運動影響,而采納泛神觀。或者,他們對上帝有奇怪的定義。無論如何,他們之中,沒有一個相信聖經中的上帝。
那又有什麼問題?曾經有很多人表示﹕心理學家雖然都是無神論者,甚至交鬼行邪術,但是他們的理論仍然應該接受。正如天文學家、電腦工程師、化學研究員中也有很多無神論者或新紀元人物,但是他們所發明的東西,仍然對基督徒有益。
首先,天文學、電腦工程等是中性的學問,不涉及道德價值觀。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卻剛剛相反,它告訴我們怎樣思想、怎樣行事做人,它涉及道德和價值範疇,所以理論發明人對上帝、對聖經的態度非常重要。
其次,心理學不是自然科學,是偽科學(請見「科學?真理?上帝啟示?」)。當心理學家們做研究,他們觀察的解釋是根據他們的世界觀、道德價值觀。所以,無神論者和新紀元人物對人生觀察的解釋,和基督徒根據聖經的解釋,定會截然不同。
請繼續看這些心理學家們對道德的觀點,我們就可以明白,心理學家們的上帝觀影響他們的道德價值觀,而心理輔導指導人的思想言行。基督徒怎麼可以接受?
「不從惡人的計謀〔英文 NKJV 聖經作 the counsel of the ungodly〕……,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