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7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維基百科 5月17日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節假日和習俗

分享人: 陸英飛 # 獻上今天 - Liangyou
分享日期: 2023/05/17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2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4個人說阿門   
推薦給好友:


日期

5月17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37天(閏年第138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28天。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17世紀
1642年:蒙特婁聖母會在蒙特婁島設立永久性傳教據點維爾瑪麗堡,為後來加拿大蒙特婁的前身。

18世紀
1792年:24名美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簽署《梧桐樹協議》,建立紐約證券交易所。

19世紀
1814年:挪威憲法正式簽署,挪威國民大會選出丹麥王儲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為挪威國王。
1846年:阿道夫·薩克斯取得薩克斯風發明專利。
1861年:歷史上第一張彩色照片在蘇格蘭皇家學院展出。
1865年:法國、德國等20個國家在巴黎簽署《國際電報公約》,國際電信聯盟成立。

20世紀
1903年:陳獨秀在安慶藏書樓組織抗議清廷與沙俄准備簽訂不平等條約的集會,發表拒俄演說抨擊時政。王國楨、潘縉華、潘旋華、葛光廷等人也在會演說,抗議沙俄侵占東北。時有安徽高等學堂、武備學堂等300餘人出席大會,會上決定成立安徽愛國會,創辦《愛國新報》。
1927年:北伐戰爭:夏斗寅在湖北宜昌叛變。
1928年:第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
1940年:電影《魂斷藍橋》首映。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占領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者瓦西爾企圖刺殺訪阿的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當天被占領阿爾巴尼亞的義大利軍隊逮捕十天後處死。
1947年:法國設計師可可·香奈兒與香奈爾五號製造商重新談判獲得2%的銷售額,從而成為當時世界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1948年:國共內戰:臨汾戰役結束。
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針對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做出判決,認定美國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現象違反憲法。
1957年:埃及禁止以色列商船通過蘇伊士運河。
1968年:法國1000多萬工人開始進行持續一個多月的全國性大罷工。
1969年:第一個世界電信日。
1970年:轟動一時的龍虎山雙屍案發生,一對男女在香港島薄扶林附近的山坡遇害,男死者是一名教師,女死者就是師範學院的學生。警方後來拘捕一個住在兇案現場附近一間石屋的男子,醫生其後證實其精神有問題。
1973年:美國參議院專門小組開始水門事件聽證會。
1975年:法國一箭雙星試驗成功。
1980年:中國共產黨為劉少奇平反恢復名譽,為其舉行追悼會。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ICD)將同性戀自疾病列表刪除,聯合國並將每年5月17日定為「國際拒絕恐同日」、「國際不再恐同日」。
1992年:泰國政局急轉直下,數十萬個民眾參加反對軍人干預政治的集會,軍方武力鎮壓,觸發大規模街頭流血衝突,最少數十個示威者喪生。最後由泰王出面調停,化解衝突。五月事件對泰國政治發展有深遠影響,此後二十年泰國政制一度擺脫軍方控制,開啟民選政府的時代,直到2014年軍方在泰王支持下再度叛變奪權。
1995年:波音777正式投入運營。

雅克·席哈克
1995年:雅克·席哈克在巴黎愛麗舍宮正式接替弗朗索瓦·密特朗就任法國總統,結束社會黨十四年主政。
1997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為賽城舉行了開幕儀式。
1997年:自立為薩伊總統的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結束第一次剛果戰爭。

21世紀
2009年:南韓人氣女子天團2NE1出道。
2009年:Minecraft(我的世界) 的第一個版本發佈。
2011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乘專機抵達愛爾蘭都柏林凱斯門特機場,對愛爾蘭進行一連四天的國事訪問。這是愛爾蘭獨立後英國君主首次來訪。
2014年:寮國安-74軍用飛機空難,包括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隆再·皮吉在內多人遇難。
2019年:中華民國立法院三讀通過同性婚姻釋憲案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出生
逝世

節假日和習俗
世界電訊和資訊社會日
國際不再恐同日【國際不再恐同日(英語: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簡稱IDAHOTB),現行的全稱為國際不再恐懼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日,又稱國際不再恐跨日和國際不再恐雙日,為每年5月17日。該紀念日是目前公認的國際LGBTI權利紀念日。2013年,第九個國際不再恐同日有120個國家舉行了紀念活動。
拉莫內達宮為2017年國際不再恐同日照亮彩虹
該活動希望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的恐懼,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而產生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由於全球不少國家的同志(同性戀者、跨性別者與雙性戀者)會受到不公平待遇及歧視,「國際不再恐同日」的目的是使其他人可以知道同志可以健康和快樂生活,不會對別人的生活構成影響,從而令人不再恐懼同志。5月17日被選為紀念日源自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0年5月17日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後其成為各地區LGBT群體爭取權益的重要節點。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創始人成立了IDAHO委員會,在不同國家進行活動,旨在遊說各國政府正式承認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2009年,大會正式納入反對跨性別恐懼症;2015年納入反制雙性戀恐懼症,並將官網改名為:國際不再恐懼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日。中譯為「國際不再恐同日」。】
挪威:憲法日

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5%E6%9C%8817%E6%97%A5

維基百科(英文)
從英文翻譯而來

假期和紀念活動
拉惹誕辰(玻璃市)
基督教節日:
朱莉婭·薩爾扎諾
逾越節拜倫
William Hobart Hare(聖公會教堂(美國))
恢復
5月17日(東正教禮儀)
兒童節(挪威)
憲法日(瑙魯)
憲法日(挪威)
Aẓamat 盛宴(巴哈伊信仰,三月春分日輪班,見巴哈伊日曆設定的紀念活動列表)
加利西亞文學日或Dí das Letras Galegas(加利西亞)
國際反對同性戀恐懼症、跨性別恐懼症和雙性戀恐懼症日
解放日(剛果民主共和國)
反對恐同症國慶日(加拿大)
海軍日(阿根廷)
世界高血壓日
世界信息社會日(國際)

維基百科(英文)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y_17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