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29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維基百科 3月1日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出生 逝世 節假日與習俗

分享人: 陸英飛 # 獻上今天 - Liangyou
分享日期: 2023/03/01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1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1個人說阿門   
推薦給好友:

日期
3月1日是公曆(平年)一年中的第60天(閏年第61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305天。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2世紀
138年:張衡研製的候風地動儀觀測到隴西發生地震。

3世紀
286年: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授予馬克西米安「凱撒」稱號,立其為同朝統治者。
293年: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分別任命伽列里烏斯與君士坦提烏斯·克洛盧斯為副帝,四帝共治開始。

14世紀
1368年:徐達和常遇春率明朝軍隊占領元朝統治下的東昌。

16世紀
1562年:瓦西大屠殺(英語:Massacre of Vassy):1200多名新教徒(胡格諾教)被殺害,揭開法國宗教戰爭的序幕。
1565年:葡萄牙帝國殖民者在瓜納巴拉灣附近建立新城鎮里約熱內盧,其意為「一月之河」。

17世紀
1692年:提圖芭、薩娜·古德和薩娜·奧斯本成為了美國塞勒姆審巫案最初的三名被告,被指控涉及巫術。

18世紀
1781年:大陸會議通過美國第一個實質憲法《邦聯條例》獲得批准,數個原本各自獨立的州份同意共同成立新的聯邦國家。

19世紀
1803年:俄亥俄州成為美國第17個州。
1811年:穆罕默德·阿里殺死馬木留克王朝領導人,成為埃及實際統治者。
1815年:被放逐至厄爾巴島的拿破崙返回法國,在南岸城市昂蒂布登陸。
1845年:美國吞併德克薩斯共和國。
1867年:內布拉斯加州成為美國第37個州。
1872年:美國政府在懷俄明州等地正式建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經由感光底片實驗,意外發現鈾元素具有放射性。
1896年:衣索比亞軍隊在阿杜瓦戰役中徹底擊敗義大利軍隊,迫使義大利承認衣索比亞的獨立,結束了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

20世紀
1903年:上海復旦學院開學。
1905年:日俄戰爭日軍發起全線進攻。奉天會戰結束傷亡:俄軍九萬,日軍七萬。
1909年:人類首次到達北極。
1914年:中華民國加入萬國郵政聯盟 (1972年4月13日退出)。
1917年:美國政府公布德國政府發給墨西哥政府的齊默曼電報全文,為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做輿論準備。
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占領了蘇維埃俄國的基輔。
1919年:韓國獨立運動人士在京城府發起大規模的集會遊行,遭到日本軍隊武力鎮壓。
1922年:駐香港英軍突然襲擊省港大罷工工人,製造了「沙田慘案」。
1925年: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召開反對軍閥政治分裂會議。
1926年:黃埔軍校擴建為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1932年:由黃埔軍校學生組成,強調擁護蔣中正以建立其「在全國人心目中的至高權威和信仰中心」為目標成立了中華復興社。
1932年:美國國家英雄查爾斯·林白之子遭綁架。
1932年:日軍援軍在瀏河一帶登陸,形勢逆轉。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撤出上海,與日本軍隊脫離接觸。
1932年:在大日本帝國的扶植下,滿洲國在中國東北宣告成立,首都定於長春。
1934年:溥儀在大日本帝國的扶植下稱帝,改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
1934年:南滿鐵路大連=長春段開行亞細亞號列車,成為當時亞洲最快的鐵路。
1936年:胡佛大壩落成。
1936年:中華民國憲兵學校建校。
1941年:二戰:保加利亞王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加入軸心國。
1943年:二戰:俾斯麥海海戰爆發。
1945年:阿拉伯國家聯盟成立。
1946年:英格蘭銀行被英國收歸國有。
194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始實際運作。
1947年:宋子文被迫辭去行政院長。
1950年:蔣中正「復行視事」,在臺灣重新出任中華民國總統。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公布施行。
1954年:美國在太平洋比基尼環礁試爆第一顆實用型氫彈,該次核試驗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
1954年:波多黎各獨立運動(英語: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Puerto Rico)成員槍擊美國國會山莊,擊傷數名眾議員。
1955年:新版人民幣開始在全中國發行。
1955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開學。
1961年: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宣布建立和平隊。
1962年:烏干達實行內部自治。
1962年:美國航空1號班機在牙買加灣墜毀,95人遇難。
1965年:廣東省與香港達成東江水輸港協議,以緩解香港供水緊張的局面。
1966年:阿拉伯復興黨在敘利亞樹立統治。
1971年: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宣布無限期推遲議會開幕,導致東巴基斯坦發生大規模騷亂。
1973年: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黑色九月襲擊了沙烏地阿拉伯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釀成喀土穆外交官慘案(英語:Attack on the Saudi Embassy in Khartoum)。
1982年:蘇聯發射的金星13號行星際自動站到達金星,它的下降裝置在金星表面軟著陸成功。
1983年:「三·一」海事:韶關航運局的「紅星312」客輪在三水縣西南鎮翠坑紅浮附近河面,遭遇雷雨大風襲擊翻沉。在緊急施救中用電焊割穿船底,救出旅客26人,但仍然死亡147人。
1983年:首批12款Swatch手錶於瑞士蘇黎世發售
1989年:香港公務員工潮。
1990年: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1995年:台灣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
1996年:首屆亞歐會議在泰國曼谷開幕。

21世紀
2003年:阿里山小火車於沼平-神木站間發生翻覆事故,造成17人死亡、205人受傷。
2003年:嫦娥工程正式啟動。
2007年:澳門正式停用所有舊式電話號碼。
2008年: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對伊拉克進行訪問。這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國家元首首次出訪伊拉克。
2009年:嫦娥一號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實現了預期目標,為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2014年:昆明站被新疆獨立分子恐怖襲擊,造成29死百餘人受傷。
2015年:三星發表全新Samsung Galaxy S6 edge智慧型手機,成為全球首部雙曲屏手機。
2017年:科學家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發現可能有42.8億年歷史的微體化石,並認定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證據。

出生
463年:後廢帝劉昱,字德融,小字慧震,劉宋第八任皇帝(477年逝世)
1445年:桑德羅·波提切利,歐洲文藝復興早期的畫家(1510年逝世)
1683年: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1706年失蹤)
1798年:克萊曼丁娜,奧地利帝國女大公(1881年逝世)
1810年:蕭邦,波蘭作曲家(1849年逝世)
1868年:蘇菲,奧地利貴族(1914年逝世)
1892年:芥川龍之介,日本近代作家(1927年逝世)
1895年:鄧演達,中國政治家(1931年逝世)
1900年:陳彭年,中國造紙專家(1976年逝世)
1906年:范文同,越南政治家,曾任越南總理(2000年逝世)
1912年:矢野健太郎,日本數學家(1993年逝世)
1917年:魏達賢,香港郵政司(1992年逝世)
1922年:伊扎克·拉賓,以色列政治家、軍事家,第5任以色列總理(1995年逝世)
1923年:狄克·史萊頓,美國太空人,水星計畫七人之一(1993年逝世)
1936年:維利·蘇米塔,印度尼西亞裔蘇利南政治人物(2022年逝世)
1943年:鄧守仁,末任駐港英軍司令
1943年:加藤茶,日本喜劇演員
1943年:多賀英典,日本音樂製作人、電影監製、企業家
1946年:揚·科德斯,捷克網球運動員
1948年:余天,台灣男藝人
1949年:齊橋橋,已故中國共產黨元老習仲勛的女兒
1951年:伍健,香港足球總會董事
1953年:陳婉珍,澳門賭王何鴻燊的三太太
1954年:朗·霍華,美國電影導演
1955年:德尼·穆奎格,剛果民主共和國婦科醫生,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955年:提摩西·勞倫斯,英國皇家海軍退休軍官,安妮長公主的第二任丈夫
1962年:蔡康永,台灣主持人
1963年:毛阿敏,中國女歌唱家
1966年:黎芷珊,香港主持人
1966年:伊藤炎魔,日本男演員、配音員
1966年:查克·史奈德,美國電影導演
1969年:哈維爾·巴登,西班牙男演員
1970年:陳某,香港漫畫家
1970年:中山美穗,日本女演員、歌手
1970年:鄭珉台,韓國前棒球投手
1971年:泰勒·漢密爾頓,美國公路自行車運動員
1973年:金惠恩,韓國女演員
1973年:克里斯·韋伯,美國NBA聯盟前職業籃球運動員
1974年:尤沃金·提爾,挪威電影導演
1977年:伊瑟·肯娜達,西班牙超級名模、演員
1978年:野川櫻,日本女性聲優
1978年:詹森·艾克爾斯,美國男演員
1979年:藍正龍,台灣演員
1980年:沙希德·阿弗里迪,巴基斯坦板球運動員
1981年:趙彤,台灣演員、模特兒、主持人
1981年:清水達也,日本音樂家
1982年:陳德烈,台灣演員
1982年:金敏喜,韓國女演員
1983年:山本大和,日本漫畫家、插畫家
1983年:黃智賢,韓國女演員
1983年:瑪麗·科姆,印度女拳擊手
1983年:露琵塔·尼詠歐,墨西哥-肯亞女演員
1984年:白百何,中國女演員
1986年:麥貝夷,香港歌手
1986年:小優,台灣藝人
1987年:袁立翔,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7年:惡女凱莎,美國女歌手
1989年:蕭麗芠,香港無綫電視女藝員
1989年:卡洛斯·維拉,墨西哥足球運動員
1990年:胡夏,台灣歌手
1990年:曾子余,台灣主持人
1990年:張楠,中國男子羽球運動員
1990年:矢吹杏,日本AV女優
1991年:西條琉璃,日本AV女優
1993年:齊藤秀翼,日本男演員
1993年:李虎錫,韓國男子偶像團體MONSTA X成員
1994年:赤楚衛二,日本男演員
1994年:朴寶藍,韓國女歌手
1994年:賈斯汀·比伯,加拿大歌手
1996年:葉詩文,中國女子游泳運動員
1998年:陳雨菲,中國女子羽球運動員

逝世
1300年:闊闊真皇太后,元朝皇太后,真金太子的正妻,元成宗之母,去世後元成宗上諡號「裕聖皇后」,後來,元武宗加諡為「徽仁裕聖皇后」。
1320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元朝皇帝。(1285年出生)
1841年:克洛德·維克托-佩蘭,法國元帥。(1764年出生)
1922年:拉斐爾·莫雷諾·阿蘭薩蒂(英語:Pichichi (footballer)),西班牙足球運動員。(1892年出生)
1941年:魯比·拉馮,美國政治人物,第43任肯塔基州州長。(1869年出生)
1986年:奧洛夫·帕爾梅,瑞典政治家。(1927年出生)
1996年:吳回,香港演員。(1912年出生)
2008年:李菁,香港聾人女狀元。(1981年出生)
2013年:糯康,湄公河慘案策劃者兼指揮者,糯康犯罪集團首領(1969年出生)
2013年:桑康·乍薩,湄公河慘案指揮者,糯康犯罪集團2號人物(1951年出生)
2013年:依萊,湄公河慘案實施者,糯康犯罪集團3號人物(1957年出生)
2013年:扎西卡,湄公河慘案實施者,糯康犯罪集團成員(1985年出生)
2018年:比利·海靈頓,美國男同性戀色情片演員。(1969年出生)
2022年:祝文君,香港女藝人。(1966年出生)

節假日與習俗
國際海豹日:由於海豹的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拯救海豹基金會」在1983年決定每年的3月1日為國際海豹日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獨立日
衣索比亞:阿杜瓦勝利日
北韓、 南韓:三·一起義日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3%E6%9C%881%E6%97%A5

維基百科(英文)
從英文翻譯而來

假期和紀念活動
啤酒日,標誌著 1989 年啤酒禁令的結束(冰島)
基督教節日:
曹寇英(中國殉道聖人之一)【曹寇英(1821年4月28日-1856年3月1日;又名曹寇英),或曹桂英(中文:曹桂英),清朝平信徒,因在廣西傳福音而殉難。2000 年 10 月 1 日,她被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冊封為烈士聖徒。】
阿爾賓
大衛
赫利奧波利斯的尤多基亞
教皇費利克斯三世
利奧盧卡
狼瘡
莫南
蘆丁
聖大衛日或Dydd Gŵyl Dewi Sant(威爾士和威爾士社區)
西特伯特
3 月 1 日(東正教禮儀)
紀念穆斯塔法·巴爾扎尼逝世(伊拉克庫爾德斯坦)
殘疾哀悼日【每年的 3 月 1 日是“殘疾人哀悼日” ,以紀念被照料者,尤其是父母殺害的殘疾人。殘疾哀悼日於 2012 年首次觀察到,並由Not Dead Yet和自閉症自我倡導網絡等殘疾人權利組織宣傳,旨在引起人們對殘疾兒童和成人的自殺問題以及此類謀殺的程度的關注。被視為不同於或比類似的謀殺有能力的人更能被社會接受。
殘疾人哀悼日已成為殘疾人權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政界人士和媒體的關注。除了殘疾人權利團體的先驅外,它還獲得了主流殘疾人支持組織的關注和支持。】
英雄節(巴拉圭)
獨立日,慶祝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於 1992 年從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獨立。
全國“被詛咒的士兵”紀念日(波蘭)
陣亡將士紀念日(馬紹爾群島)
三一節(韓國)
自傷意識日(國際)【自我傷害意識日( SIAD )(也稱為自我傷害意識日)是一年一度的基層全球意識活動/活動,時間為 3 月 1 日在這一天以及之前的幾週內之後,一些人選擇對自己的自殘行為更加開放,意識組織特別努力提高對自殘和自殘的認識。有些人佩戴橙色意識絲帶,在手臂上寫上“LOVE”,在手腕上畫一隻蝴蝶以提高“蝴蝶計劃”腕帶或串珠手鍊的意識,以鼓勵自我傷害意識。觀察 SIAD 的人的目標是打破圍繞自我傷害的常見刻板印象,並就這種情況對醫療專業人員進行教育。】
東南歐慶祝春天的開始:
巴巴瑪爾塔日(保加利亞)
Mărşişor(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
Ayyám-i-Há(巴哈伊信仰)的最後一天(第四或第五天)
世界海草日【世界海草日是每年3 月 1 日舉行的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海草及其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功能的認識。】
雅浦日(雅浦州)
零歧視日【零歧視日是每年 3 月 1 日由聯合國(UN) 和其他國際組織慶祝的一年一度的日子。這一天旨在促進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在法律面前和實踐中的平等。2014 年 3 月 1 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 (Michel Sidibé) 於當年 2 月 27 日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大型活動,首次慶祝這一節日。2017 年 2 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呼籲人們“圍繞零歧視發出一些聲音,大聲疾呼,防止歧視阻礙實現抱負、目標和夢想。”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等組織特別關注這一天,這些組織致力於打擊對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歧視。利比里亞國家艾滋病委員會主席 Ivan F. Camanor 博士說:“與 HIV 相關的恥辱和歧視普遍存在,幾乎存在於世界的每個地方,包括我們的利比里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還在 2017 年向面臨歧視的HIV/AIDS 感染者 LGBTI 致敬。
印度的活動家利用這一天大聲疾呼反對使歧視 LGBTI 社區的可能性更大的法律,特別是在之前廢除該國用於將同性戀定為犯罪的法律(印度刑法典第 377  條)的運動期間,之前該法律於 2018 年 9 月被印度最高法院推翻。
2015 年,加利福尼亞州的亞美尼亞裔美國人在零歧視日舉行了“死亡紀念日”,以紀念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的受害者。】

維基百科(英文)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rch_1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