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職場/工場緊缺菁英及全人整全關懷師培育計劃 (一)
商界職場/工場緊缺菁英及全人整全關懷師培育計劃 (一)
計劃擬訂與執行人:張哲尚(雅各)
*主責教授及督導:張哲尚(雅各)老師
1978年後在國防醫學中心三軍總醫院及國軍癌症醫院與海軍醫院, 22 年投入重症病患、癌症末期病患臨床工作,及臨終病患安寧缓和醫療團隊臨床關顧。
1995 年後在南美洲有 15 年從事異文化社會服務工作,其中前後 6 年在當地教會醫 院,從事臨床工作與培訓醫院高級關懷師。
2009 年富士康企業多人跳樓自殺,正式向中國政府申請至大陸從事牧靈關懷與心靈諮商臨床工作與教學 10 年,其中前 5 年在三甲精神專科總醫院擔任總醫 院總院長顧問,並培訓高級關懷師。
2016-2020 年從事職場/工場緊缺菁英人才培育、關懷師培育。
*經歷:
醫學中心臨床牧靈關顧教育安寧療護 37 年
南美洲醫院及地區異文化工作 15 年
牧靈關懷師培訓及臨床諮商輔導 43 年
教授“牧靈關懷,靈命塑造"碩士班.學士班必修 4 學分 9 年
健康管理講師及指導 18 年
巡迴各地講授心靈重塑工程、心靈療愈 24 年
巡迴精神衛生講座、防癌教育講座講師 12年
*現任:
國際臨床預防醫學暨前瞻醫學體系SQ教育訓練專案執行長兼培訓講師、督導
職場/工場,差傳菁英培育中心教務副校長兼執行長
好枝牧靈關懷靈性諮詢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
好枝牧靈關懷全人整全健康諮詢顧問中心創辦人兼執行長
全人健康自然療癒中心創辦人兼講座主責講師
全人關懷師培育中心創辦人兼主責講師、督導
全人健康牧靈關懷靈性諮商師培訓講師、督導
全人整全健康靈性重建再造工程避静靈修中心創辦人兼執行長,主責講師
*前言:
50 年來在海內外的臨床工作、教學與輔導。個人秉持 17 歲時,所立下的一 生職志;“俯就卑微的人.靠近傷心的人.扶助落難的人", 至今仍努力投入積極 培育在商界職場上緊缺的菁英人才及牧靈關懷師。願共勉在這世代能活出不再一樣的生命,以服事這世代的人!
壹、宗旨、使命與期望:
*宗旨
1.喚醒生命特質的根基塑造,全人整全提升實踐成長
2.建立內在生活生命事奉、博愛、感恩、福傳、施與的文化
3.開發各人社會資源來服事,以建立全人整全健康關顧的尊榮文化。
4.推展全人整全健康牧養靈性,諮商關顧的学術交流,並培育此專業緊缺人才
5.提升以師徒式靈性諮商的培育動能,連結此專項事奉人才推動全人整全健康
6.培育菁英人才委身長期投入職場/工場,有專業職能全人整全牧養關懷職員工
7.協同高層領導,重建、提升、改造更優質的商業職埸/工場文化
6.促進牧靈關懷,全人整全健康的學術交流、聯誼,與差傳以僕人事奉的服事
7.推展提升普世華人心靈再造工程,差遣人重塑優美特質正能量的職埸文化
*使命
1. 依照人不同的異象呼召,專業專長,恩賜職能,
使命委身,理想負擔來培育緊缺人才
2. 深化自我認知與內在生活,使靈命充沛全人整全健康,
強化牧靈關懷全人,與事奉負擔
3. 透過全人整全健康所有供應鏈,提供指導從理念到全面優質養生、
治未病健康生活方案
4. 建立心靈動力失衡監測,重新鑒定與輔助矯治系統,
藉靈性商數檢測分析全人整全健康
5. 藉心靈動力新生三段五級的靈命陶造與靈性操練系統,
與心靈塑造療程,使靈命重生
6. 心靈重建自我認知調適,轉化心靈動力新生,
提升個人思維與格局,塑造優美特質品格
7. 透過內在生活操練實踐,孕育高EQ、高SQ生命,
喚醒生命特質表顯在職場/工場上
8. 藉操練內在生活,孕育博愛、感恩、福傳、施與的僕人事奉生命,
建立尊榮人的文化
9. 培育自然功能養生,全人整全健康照護,提升重建大健康,
以強化全人整全功能儲量
10. 透過生命事奉培訓,感知發掘潛能,建構全人整全健康照護團隊,
委身僕人生命服事
11. 深化信仰智慧、洞察力、感受更敏銳,能同理、溝通更成熟,
牧靈關懷完成受託大使命
12. 服事面對創傷、危機、落難、心靈困擾、困惑、心靈需求者,
給予深層關懷牧養輔助
13. 透過全人整全牧靈關顧實務訓練,處理衝突,內心潛在問題,
生命轉化更新醫治重建
14. 培育城市總體營造靈性關顧師,傳授信仰與心靈提升重建,
再造具專業性與人性化智能
15. 推廣全人整全健康關懷師專業教育訓綀,在職埸/工場
關顧全人整全健康從事靈性諮商
16. 建立城市總體營造心靈重塑工程園區,牧靈關懷師培育系統基地
與靈性諮商輔導中心
17. 推動自然功能全人整全健康之研習與發展,心靈療癒靈命增長,
重建職場/工場新文化
18. 透過多元國內與海外差傳互動式連結情境體驗,
提供全人整全關懷靈性諮商的學習環境
*期望:
1.培育一批不再一樣的,在職場/工場胸懷傳教士僕人服事心志的緊缺菁英人才,不論是在職場/工場雙職工作或其配偶;或是在地區牧區同文化、異文化工作,建立全人整全牧靈關懷工作室/工作站。
2.訓練培育一批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或是在職場/工埸上有心想要雙職工作的人
3.培育一批這時代緊缺在職埸/工埸的菁英人才,注重追求內在生活的建造,具有優美生命特質,能夠影響並轉化職場/工場文化
4.藉注重內在生命建造的培育課程,以及學習裝備自己有能力擔任「自然醫學健康管理」與「牧靈關懷靈性諮商」“全人整全健康的關懷師“,能夠以自己的生命在職場/工廠來服事這個時代,許許多多的靈性軟弱、靈性困擾、靈性困惑、靈性需求、靈性危機、靈性失喪的人!
5.面對現代的人普遍的身體軀體亞僆康、心理亞健康、社會交往亞健康、個人生命特質與生活經歷方面導致亞健康,尤其在心靈上的亞健康等問題愈形嚴重。培育人能夠秉持我17歲時,所立下的一生職志;“俯就卑微的人.靠近傷心的人.扶助落難的人",委身繼續投入積極培育在商界職場/工場/牧區上緊缺的菁英人才
6.培育心懷宣教士精神的全人整全關懷師,進入職場/工場/牧區:
(1).長期投入服事眾多亞健康的人
(2).有能力牧養關懷職場/工場/牧區的職員工,
(3).協同高層領導,重建、提升、改造更優質的商業職埸/工場文化
(4).培育優良的企業主及職場/工場緊缺的菁英人才
(5).培育現今社會緊缺的全人整全健康“靈性牧養“ 的關懷師
7.培育菁英,服事世界各地海內外華人,尤其中國境內有心接受培育的人,能夠密集有系統的接受裝備,結業後能“輸出“ 給這世代,在世界各地緊缺的職場/工埸/牧區,成為有使命感的菁英。在這世代中,能活出不再一樣的生命,以服事這一世代的人!
貳、背景:
一、環境現況:
(一) 壓力的增加:
因著多元且多變社會的發展,人們在工作職場中常遇到許多壓力,影
響身、心、靈的健康,近數十年來社會型態變遷,在工作上、生活上、及 人際關係方面的壓力,使人們心靈健康狀況產生變化,有精神官能症的人 高達 33%,而 15%至 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由此可見,社會上 充斥著心靈受創傷而痛苦的人,無處尋求幫助。當心靈受創時,若藉著靈 性諮商,其中為數不少的人能得到治癒,重新獲得內心的喜樂和平安。除 非得到治癒,否則必然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煎熬的歷程,過程中會經歷不少痛苦和掙紮。其中有些人不願意去面對這一切,決定選擇逃避的方式生 活,通常無法得到治癒,造成遺憾。因此,惟有藉著靈性體驗,關係的修復能夠為個人灌注愛和希望;靈性體驗能夠協助個人發現苦難的意義,藉 著靈性體驗促進心理復原。
(二) 亞健康的問題:
在職場工場上從業人員普遍缺乏自我關心照顧,又忽視個人的身心健
康狀況,以玫出現了嚴重伴隨性的身體功能性障礙、人體生態失調、軀體 及心理方面失衡、社會交往問題、靈性方面的困擾、困惑、軟弱、危機及 心靈失喪等的亞健康問題,且亞健康所造成危害的問題,普遍的愈益嚴 重。故若能積極培育現今在職場工場上緊缺的菁英人才,藉由他們幫助其 他人在職場工場、生活上排除其相互關係的隔閡和障礙,以信心打開整個
生命的歷史,使愛深刻地流入生命中,有更深度的心靈交流,醫治創傷、 重整再造、重建生命,陶冶、提升、進深其身心靈整全的的健康生活,使 得人們得以透過整合的意識過程,邁向整個職場工場共同體團隊,重建與 再造優美的職場工場文化!
(三) “心靈重塑工程“的必要性:
從精神醫學及腫瘤醫學來看,不少人是因為患有嚴重的身心失衡與情
緒困擾,在現實的生活中,糾結於許多的人、事、物上,以致:
1. 心靈常承受著很大的困擾
2. 心靈常充滿困惑無從得到解惑;
3. 心靈需求一直很空虛而沒有得到真正滿足;
4. 心靈軟弱,遇到挫折便急著想找個屏障倚靠,而無法從依賴中脫身,只有瞭解自己,真實的面對自己,才能從外在依賴的心理中釋放出來;
5. 心靈常處在危機狀態下,毫無自覺,即便自覺承受超負荷了,也沒有適時的得到輔助;
6. 心靈的失喪,使許多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失去盼望。
(四) 牧靈關懷師的重要:
一、在现今這世代尤為重要
從事牧靈關懷心靈療癒靈性諮商在现今這世代尤為重要。人是身、心、靈的綜合體,三者互為因果,交互影響著我們的起居作息。 所以,當我們忽略了心理、環境等多方壓力的問題時,便容易誘發身體的不適,導致疾病的形成。隨著生活的步調愈來愈快速、競爭,人們經常會自覺「沒有時間生病」,所以面對身體因疲勞、壓力等原因所衍生的頭痛、失眠等症狀,總會以成藥來舒緩不適感,並不會特別去正視或探索更深層的發病原因。即使當不適的感覺日益加重,甚而經常出入醫院仍難以根治時,也不會將其病狀與精神性的成因聯想在一起,所以無法根本地治療,遂讓不適的煩躁,繼續影響著正常生活。
一種由心理、環境、社會因素所引起的身體症狀或疾病,正是困擾許多人的心身症!症狀常固定出現於某些器官上,而使器官發生功能障礙,如久未改善,也會造成器官之器質性病變。 發生的原因與情緒壓力有關, 例如、人際關係、情感挫折、學業壓力、生活上不愉快的事情、工作壓力等。當受創傷者因壓力造成心身狀況問題,或因亞健康因素使健康失衡, 除身體的醫療之外,更須有心靈的醫治。因此,牧靈關懷師心靈諮商更形 重要。人們接受了心靈療癒靈性諮商過程,不但心靈的創傷得到痊癒,也 因為體會到無條件的被接納和無私的愛,得以在愛中繼續成長,成為具有 活潑生命,心中有盼望的人,且願意謙卑服事這一世代的人!因此,心靈 諮商師,近年來已成為熱門的職業。
二、職場工場緊缺需求分析
在職場工埸中,重視員工的教育訓練,除了專業知識及技能之外,也愈加強調員工能有團隊合作的能力,因此自我認知、衝突管理、溝通管理、危機處理等相關課程常常在企業中開設。而近年來由於工作及生活的 壓力大幅的增加,人事單位也更加重視員工身心靈的健康,尤其更需要妥 善處理心靈問題。因此,對職場工場而言,尤其需有從事牧靈關懷心靈療 癒靈性諮商師,以便處理員工精神及靈性上的問題 。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後,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多年以來,引進台灣企業進入以便學習台灣企業的管理方式。但因著大陸企業的快速發展, 員工壓力也大為增加,尤其在大企業中更是如此。而大陸學校培育的人才 中,解決員工壓力及精神上問題的心理、靈性諮商方面人員目前十分的缺 乏,職場工場若要提供員工教育訓練或心理、靈性諮商多請台灣專家學者 前往支援培訓,因此,進入中國大陸,以培訓課程培育緊缺的菁英人才及 關懷師,藉以牧靈關懷事奉更為迫切的需要!
三、優勢分析
1. 開設課程偏向實務有別於一般院校:由於社會變遷快速,人們壓力增加,人們在壓力管理、心靈諮商有很大的需求。而心靈安寧、平穏安 静,己成為在職場工場提升競争力不可忽視的動能!因此藉由職場/工場 緊缺菁英人才培育“心靈重塑"關懷師的培育課程,植入學院,開設 “職埸工場事奉硕士班"的課程以提供職場/工場緊缺菁英人才,也可使 職埸工場人士的心靈健康,此為一大優勢與機會。
2. 師資專業能力及實務經驗豐富:臨床實務與教學工作數十年,課程教授經驗豐富,教授心靈重塑教師於牧靈關懷及靈性諮商方面有 40 多年之臨 床經驗,實務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