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8月12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尝试证明同性恋是自然的实验都有漏洞

分享人: 基仔二
分享日期: 2020/04/05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推薦給好友:

尝试证明同性恋是自然的实验都有漏洞

哈蟆教授最近教导我们说:同性恋是自然的,但是那些想要证明的“科学”实验都被推翻了!

( 一)乐 威 ( Simon Le Vay) 博 士 在 「 素 咖 研 究 院 」 ( Salk Institute) 的 研 究﹕
乐威研究丘脑下部( hypothalamus) 的一些脑细胞( 叫做INAH3 或者丘脑下部前端的间隙细胞核), 他研究了四十一具死尸, 据称其中十九个是同性恋男人, 十六个是异性恋男人, 其他六个假设是异性恋女人。

乐 威 发 现 那 些 异 性 恋 者 丘 脑 下 部 的 某 些 脑 细 胞 比 同 性 恋 者 的 大 。他 提 出 一 个 理 论 , 如 果 同 性 恋 者 脑 细 胞 是 比 较 小 , 可 能 就 是 这 些 比 较 小 的 脑 细 胞 引 起 同 性 恋 。同 样 地 , 如 果 异 性 恋 者 的 脑 细 胞 比 较 大 , 可 能 这 些 较 大 的 细 胞 引 起 异 性 恋 。

乐 威 假 设 , 如 果 脑 细 胞 尺 寸 的 差 别 经 常 是 真 的 , 这 就 是 同 性 恋 生 理 原 因 的 证 据 。

可 是 , 反 对 这 个 理 论 的 评 论 家 至 少 提 出 七 个 理 由 , 都 是 一 般 人 所 听 不 到 的 。

(1) 首 先 , 乐 威 在 《 科 学 》( Science)杂 志 所 发 表 的 图 表 显 示 他 的 假 设 有 缺 点 , 甚 至 与 他 的 理 论 相 矛 盾 。安 崎 堡 博 士 曾 经 访 问 在 加 州 乐 祖 蓝 ( La Jolla, California) 素 咖 研 究 院 的 乐 威 博 士 , 所 以 我 们 把 评 论 录 在 录 音 带 上 。安崎堡说, 「 你看, 有三个同性恋男人的脑细胞核比异性恋男人的大, 如果你的理论是正确的话, 不应该是这样的。 第二, 有三个异性恋男人的脑细胞比较同性恋男人的细。 」 安崎堡又问, 「 真的吗? 」 他说, 「 是的, 那是真的。 」 于是, 安崎堡又说, 「 为什么联合报( Associated Press) 说你发现异性恋者的脑细胞一定比较大, 而同性恋者的脑细胞总是比较小? 」 (Interview conducted Feb. 26, 1992, on John Ankerberg Show) 乐威承认那是错的。流 行 的 报 纸 把 他 的 发 现 歪 曲 了 。 (“Homosexual Brains,” Family Research report, June/September, 1991. See the evaluation of the original report in Science magazine, available from the Family Research institute, P. O. Box 2091, Washington, D. C. 20013.)

第 二 , 从 来 没 有 科 学 家 曾 经 证 明 丘 脑 下 部 影 响 性 取 向 。黎高罗斯( Joseph Nicolosi)博士专门研究同性恋男人, 他的书《 男同性恋的修正治疗》( Reparative Therapy of Male Homosexuality) 使他成为世界有名的「 同性间吸引力」 的权威, 试看他的评论﹕

黎 高 罗 斯 强 调 地 说 , 「 我 们 所 讲 的 是 脑 中 掌 管 感 情 和 性 别 的 部 位 , 但 是, 我 们 现 在 不 清 楚 这 一 个 脑 细 胞 核 的 功 能 。 」 (Dr. Joseph Nicolosi taped interview for “The John Ankerberg Show.”)

首 先 , 似 乎 这 些 脑 细 胞 无 论 是 较 大 或 是 较 小 , 都 不 是 一 个 肯 定 的 表 示 ; 其 次 , 没 有 人 知 道 它 们 是 否 与 性 取 向 有 关 。

纽约「 爱恩斯坦医学院」 ( Albert Ei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心理医学教授苏卡拉底( Charles Socarides) 也留意到, 「 问题是, 脑中一个极小的部位, 几乎要用显微镜才可以看得见的… 去决定性对象的选择是十分荒谬的… 当然… 我们肯定知道, 脑中的一小部分不可能决定性对象的选择。」 (Dr. Joseph Nicolosi taped interview for “The John Ankerberg Show.”)

第 三 , 即 使 脑 部 的 丘 脑 下 部 前 端 可 能 被 证 实 与 性 行 为 有 关 , 仍 然 是 不 能 告 诉 我 们 那 一 个 是 起 因 , 那 一 个 是 后 果 。

换 言 之 , 如 果 同 性 恋 行 为 引 起 小 小 的 身 体 改 变 , 可 能 是 后 果 被 误 为 起 因 , 怎 么 样 呢 ?科 学 研 究 曾 经 指 出 人 的 行 为 可 以 引 起 脑 细 胞 尺 寸 的 改 变 , 不 是 脑 细 胞 引 起 同 性 恋 或 异 性 恋 行 为 。

(2) 李 咏 庭 ( Kenneth Klivington) 博 士 是 素 咖 研 究 院 总 裁 的 助 手 , 乐 威 就 是 在 哪 儿 做 研 究 , 他 指 出 , 「 有 很 多 证 据 指 出 脑 细 胞 因 着 行 为 而 改 变 外 形 。 」 (Dr. Kenneth Klivington, in Newsweek, February 24, 1992.)

这是起因和后果的问题, 是那一样影响那一样, 这一方面是不清楚的, 所以, 同性恋者的脑部结构有不同, 可能是行为和/ 环境的结果, 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才可以证实乐威的「 发现」 。

(3) 第 四 , 乐 威 医 生 的 研 究 不 能 证 实 那 些 人 的 性 取 向。当安崎堡博士和乐威医生讨论那三个异性恋者的脑细胞比较小的时候, 乐威说, 「 噢, 可能这些人中有些是双性恋的。 」 安崎堡问, 「 如果只是" 可能", 那么就是说你并不知道。 」 乐威承认他并不清楚知道。有 些 可 能 是 躲 藏 在 「 壁 橱 」 中 的 同 性 恋 者 , 更 只 在 外 表 上 假 装 为 异 性 恋 。何 况 所 有 的 人 都 已 经 死 去 , 无 法 证 实 。 (The homosexual reporter M. Botkin concedes this in “Salk and Pepper,” Bay Area Reporter, September 5, 1991, pp. 21,24, cf., “Homosexual Brains,” Family Research Report, June/September 1991, p.1.)

乐 威 研 究 的 第 五 个 问 题 可 能 是 偏 见 。乐威是公开的同性恋者, 也曾承认这一点, 在他的同性恋情人死于爱滋病之后, 他声明立志要为同性恋找一个遗传基因的证明; 《 新闻周刊》( Newsweek)曾经引述他的话, 如果他找不到同性恋的遗传证据, 他就全盘放弃科学。 (Newsweek, February 24, 1992.) 《 新 闻 周 刊 》 进 一 步 引 用 他 的 话 , 他 志 在 「 … 促 进 同 性 恋 是 注 定 的 , 不 是 一 个 选 择 」 因 为 「 必 须 教 育 社 会 人 士 」 有 关 这 个 生 理 的 影 响 。事 实 上 , 乐 威 在 洛 杉 机 为 同 性 恋 男 女 创 办 了 一 所 学 校 , 要 传 扬 这 个 信 息 。 (Newsweek, February 24, 1992.)如 果 任 何 科 学 家 有 这 样 的 个 人 计 划 , 应 该 算 为 研 究 者 的 偏 见 吗 ?这 样 讲 公 平 吗 ?

第 六 , 乐 威 所 用 的 方 法 和 数 据 分 析 也 是 有 问 题 的 。其 他 科 学 家 也 曾 指 出 乐 威 所 有 的 测 量 办 法 是 值 得 怀 疑 的 。除 了 尺 寸 之 外 ,是 否 也 应 该 考 虑 那 些 脑 细 胞 的 重 量 、 数 目 、 比 重 、 或 其 他 ( 或 所 有 ) 的 测 量 标 准 ?还 有 , 科 学 家 会 怎 样 看 这 些 数 据 ?有 什 么 意 思 ?事 实 上 , 没 有 人 知 道 。

最 后 , 乐 威 的 研 究 还 有 一 个 问 题 , 也 是 所 有 要 证 明 生 理 原 因 的 科 学 家 所 面 对 的 — — 无 法 重 复 实 验 。这 个 似 乎 是 所 有 同 类 的 实 验 中 所 不 可 缺 少 的 一 环 。这个很明显, 其他科学家都没有办法去重复最初的研究, 也就是说, 最初的研究并没有证明什么, 无论这些实验结果是被广泛地传开,被宣传为「 科学证据」 , 这个「 证据」是难以捉摸的, 如果可以重复的话, 可能有另一个解释, 更可能成为一个生物学的理论。

没 有 其 他 的 研 究 重 复 过 乐 威 的 工 作, 而 事 实 上 , 至 少 「 荷 兰 人 」 ( The Netherlands) 的 史 华 ( Schwab)医 生 有 一 个 研 究 , 结 果 是 完 全 的 相 反 。 (Dr. Joseph Nicolosi, taped interview for “The John Ankerberg Show.”)

=====================================

( 二)白 利 ( Bailey) 和 皮 勒 ( Pillard) 对 单 卵 性 孪 生 子 ( identical twin) 的 研 究 ﹕
有 关 同 性 恋 的 生 理 解 释 中 , 被 媒 体 所 宣 传 的 第 二 个 研 究 是 ﹕ 同 性 恋 的 心 理 医 生 皮 勒 , 和 同 性 恋 人 权 运 动 活 跃 份 子 , 又 是 心 理 学 家 的 白 利 。他 们 研 究 同 时 是 同 性 恋 的 孪 生 兄 弟 和 被 收 养 的 兄 弟 。他 们 从 为 同 性 恋 者 出 版 的 同 性 恋 刊 物 中 招 征 研 究 对 象 。所 以 他 们 的 研 究 不 能 代 表 一 个 随 机 遇 的 , 不 存 偏 见 的 挑 选 。 (See “Twin Born Gay?” Family Research Report, January/Febrruary 1992, pp. 1-4 and other materials from the Family Resear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 C.)

然 而 , 应 征 的 同 性 恋 兄 弟 中 有 52 % 是 单 卵 性 孪 生 子 , 22 % 是 双 卵 性 孪 生 ( faternal twin) 的 , 11% 是 被 收 养 的 兄 弟 , 9 % 不 是 孪 生 的 兄 弟 。因 为 有 这 么 多 的 同 性 恋 单 卵 性 孪 生 兄 弟 , 所 以 白 利 和 皮 勒 推 论 是 因 为 他 们 同 有 一 样 的 遗 传 基 因 。

(4) 但 是 我 们 又 遇 见 麻 烦 。有 一 半 的 单 卵 性 孪 生 兄 弟 不 是 同 性 恋 的 , 他 们 清 楚 地 是 异 性 恋 的 , 如 果 他 们 同 有 应 该 是 决 定 同 性 恋 的 遗 传 基 因 , 这 怎 么 可 能 ?高衡( Richard A. Cohen) 在《 延续同性恋之迷》( Perpetuating Homosexual Myths) 中留意到, 「 如果同性恋的倾向是遗传的, 那么应该是100 % 的单卵性孪生兄弟都是同性恋的, 但是只有一半。 所以, 显而易见, 这是环境的影响, 不是遗传基因引起同性恋。 」 (Richard A. Cohen, in Perpetuating Homosexual Myths (Seattle, WA: Public Education Committee, 1992 rev.), pp. 18-19.)

甚至乐威医生也同意白利和皮勒的孪生子研究, 或者他的脑科研究都没有证实同性恋是遗传的﹕ 「 目前仍然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事。 不论是我的工作, 或者是任何人的, 都没有完全澄清是什么引起同性恋或异性恋… 事实上, 譬如果这个孪生兄弟的研究, 暗示它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即使是单卵性孪生兄弟也不见得常有一样的性取向。 」 (Dr. Simon LeVay, taped interview for “The John Ankerberg Show.”)

(5) 再 者 , 我 们 要 考 虑 研 究 者 的 偏 见 。皮 勒 和 乐 威 一 样 , 应 该 是 一 个 同 性 恋 者 。他 承 认 他 的 计 划 是 要 促 进 「 同 性 恋 是 与 生 俱 来 」 这 个 概 念 , 所 以 是 一 个 自 然 的 性 行 为 。 (See “Twins Born Gay ?” p.4.)

1993年 , 八 月 七 日 , 声 誉 桌 着 的 《 英 国 医 学 刊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在 它 的 编 辑 版 对 白 利 和 皮 勒 等 人 的 研 究 作 了 一 个 很 适 当 的 结 论 ﹕

(6) 用孪生子去研究普遍的男同性恋人士… 这类实验的结果多数是难以解释的, 因为样品不多, 或对定型分类办法不完满, 过案的选择, 和对孪生子接合胞子( zygote) …孪生子和被收养的兄弟仍待研究。 (Editorial, “Genetic Linkage and Male Homosexual Orientation: Reason to be Cautiou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August 7, 1993, p. 337, emphasis added.)

=====================================

( 三) 堪 马 ( Dean Hamer) 医 生 在 「 全 国 癌 症 研 究 院 」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的 研 究 ﹕
堪 马 医 生 和 他 的 研 究员 在 「 全 国 癌 症 研 究 院 」 宣 称 证 明 了 「 男 性 的 性 取 向 是 被 遗 传 基 因 所 影 响 」 。最 初 的 时 候 , 他 们 研 究 七 十 六 个 同 性 恋 者 , 发 现 母 系 比 父 系 的 更 多 , 所 以 可 能 X 染 色 体 中 有 同 性 恋 的 传 递 物 质 。然 后 , 这 个 研 究 队 在 同 性 恋 刊 物 中 登 广 告 , 招 征 自 愿 的 四 十 对 孪 生 兄 弟 , 研 究 他 们 的 X 染 色 体 二 十 二 个 部 位 。

(7) 研 究 员 发 现 四 十 对 兄 弟 中 的 三 十 三 对 , 他 们 的 X 染 色 体 「 q28」 区 域 的 五 个 部 位 有 相 同 的 遗 传 基 因标 志 。所 以 他 们 就 结 论 说 , 至 少 64 % 被 实 验 的 兄 弟 中 , 这 个 区 域 的 遗 传 基 因 影 响 了 同 性 恋 的 表 现 。 (Dr. Paul Cameron, “Chromosomal Differences in Gays?” prepublication copy of Family Research Report, 1993.)

(8) 但 是 这 个 结 论 和 上 边 研 究 的 结 论 一 样 值 得 怀 疑 。譬 如 , 「 需 要 更 大 量 的 样 品 , 才 可 以 达 到 一 个 结 论 。 」 (Dr. Paul Cameron, “Chromosomal Differences in Gays?” prepublication copy of Family Research Report, 1993.)

此 外 , 在 这 方 面 的 权 威 人 士 仍 未 确 信 二 者 有 关 。例 如 , 哈 佛 大 学 生 物 学 名 誉 教 授 , 又 是 《 揭 开 基 因 之 迷 》( Exploding the Gene Myth) 作 者 之 一 的 克 巴 ( Ruth Hubbard)评 论 ﹕

(9) 这 个 研 究 和 过 去 相 似 的 发 现 都 有 缺 点 , 都 是 基 于 对 同 性 恋的简 单 假 设 。本 来 难 以 证 明 遗 传 基 因 和 行 为 有 关 系 … 研 究 中 所 调 查 的 兄 弟 , 数 目 本 来 不 多 , 几 乎 有 四 分 之 一 没 有 这 个 标 志 。而 且 , 研 究 员 明 显 没 有 做 相 对 的 实 验 , 没 有 检 查 这 些 同 性 恋 男 人 的 异 性 恋 兄 弟 , 看 看 他 们 有 没 有 这 个 标 志 。 (Dr. Paul Cameron, “Chromosomal Differences in Gays?” prepublication copy of Family Research Report, 1993.)

(10) 此外, 声誉桌着的《 英国医学刊》对堪马的研究作了如下的评论﹕ 「 二者的关系是含糊的… 在本来的分析中, 堪马将同性恋基因放置于距离染色体端粒标志( telomere marker) 的八「 分摩根」 ( CentiMorgan) [ 译者按﹕ 量度染色体基因距离的单位] 之处, 这个标志和染色体端粒之间的距离太短, 使人怀疑实验的结论。 」 (Editori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August 7, 1993, p. 337.)

(11) 编辑版总结﹕ 「 宣称男性的同性恋与X 染色体q28 位置有关, 在社会上和政治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科学上的答案是很复杂的,而且, 实验方法的不精密也妨碍了这些科学实验的结果,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或反驳这个发现。 」 (Editori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August 7, 1993, p. 338.)

最 后 , 保 罗 金 马 仑 医 生 和 他 的 同 事 , 经 过 小 心 的 检 查 这 个 研 究 , 又 请 教 各 种 专 家 , 也 都 否 决 了 堪 马 的 结 论 。他 们 指 出 ﹕

(12) 某一个遗传基因标志的一致, 不能证实这个基因引起这些兄弟们的同性恋, 可能是指出这些研究对象的另一个相同特性, 在同性恋男人中特别多的, 例如男女混交, 暴露狂, 或其他男同性恋者常有的个性。 (Cameron, “Chromosomal Difference in Gays?” Family Research Report, 1993.)

=====================================

(四)动物有同性恋
有心理学家从动物性行为来辩解人类的同性恋行为。根据他们的观察,有好几百种动物种,都有同性恋和双性恋行为。维基百科就列举了一大堆有同性性行为的动物,从哺乳类,到鸟类,到昆虫等等。 (“Homosexual behavior in animals,”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mosexual_behavior_in_animals ). ) 所以「假若“自然”就是在大自然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么,同性恋就是自然之事。」(James Kalat, General Psychology with New Practice Tests, 10th ed. (Mason, OH: Cengage Learning, 2011), p. 397.) 换言之,野兽有同性恋,人也应该有!

近年有趣新闻:某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尝试教导猴子以硬币换取食物。结果发现雄性猴子以硬币送给雌猴子,来作性交易。于是推动卖淫合法化人士便说:卖淫是 “自然之事”。(Ian Huyett, “Prostitution should be legalized” (http://www.kstatecollegian.com/mobile/opinion/prostitution-should-be-legalized-1.2644211, Oct 3, 2011.) )


再想,野兽不穿衣服、随处大小便、在公众地方交尾、弱肉强食……顶自然的?

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说:从进化论观点而言,那些适合物种繁衍后裔的基因才能留传下来,所以同性恋行为不可能是基因所推使。尽管有数百种野生动物有同性性行为的报导,但它们的行为,不是真正的同性恋。例如:有一些动物似乎在进行同性性行为,事实上它们是为了刺激性器官,寻求愉快感;有雄性动物使用同性性行为,间接地使更多的雌性受精;有雌性动物,似乎终生忠诚于一个同性伴侣,有如“结婚”,但是它们实在是合作抚养后代;又有一些凭同性性行为,提升自己的社群地位等。(Melissa Hogenboom, “Are there any homosexual animals?” BBC, 6 February 2015. (http://www.bbc.com/earth/story/20150206-are-there-any-homosexual-animals))我读后不禁感叹,部分人类性行为的动机,不管异性恋或同性恋,岂非有点相似?人兽有别吗?

=====================================

(五)基因
更多的研究争论说,同性恋是天生的,所以不能改变。LGBT(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变性)在网上有一篇文章,表示性取向不是后天形成的,列举了10个原因∶基因、大脑构造、激素、出生次序等,都清晰地显示了性取向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自己选择的。(《性取向不是后天形成的10个原因》(http://www.qian10.net/2015/03/23/10789 )。)

问题是,已有的研究都有可质疑之处。例如,大脑科学家LeVay研究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大脑,声称同性恋者丘脑下部(hypothalamus)的一个叫做INAH3部分比较细。但其他人批评,量度未必有确切区分;而且尺寸可能是同性恋生活所至,而未必是其原因。(‘Are People "Born Gay?",´( http://jan.ucc.nau.edu/~bio372-c/class/behavior/apbg.htm). )

又例如,Dean Hamer 宣称在X染色体上的Xq28位置上,找到“同性恋基因”。后来他的实验被视为骗局,因为没有对照组。而其他人不能复制他的结果。最后,1998年,Hamer已经承认他的研究不能支持同性恋有遗传因素。(Ryan Sorba, “THE GAY GENE HOAX,” WND. (http://www.wnd.com/2010/06/161549/))

今天公平的研究员表示:从来没有人发现「同性恋基因」。(Lynn D. Wardle, ed., Marriage and Same-Sex Unions: A Debate (Westport, CT: Praeger, 2003), p. 66-69)支持同性恋的作者也不得不说:「[这些研究]可能不是证据」。(Bill Palmer, What Causes Sexual Orientation? Genetics, Biology, Psychology (Broomall, PA: Mason Crest Publishers, 2011), Chapter 2. )

2015年《洛杉机时报》报导,UCLA科学家研究47对男性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时,在基因组的9个地方,发现与同性恋有很强联系的“表观遗传标记”(epigenetic mark)。表观遗传学是非常新的科学领域,研究员越来越怀疑它是由外界影响所锻造成的,反映后天影响。它们不如基因的稳定,不断地变动。这些表观遗传物能开启或关闭基因的表达,于是左右性取向。也有其他遗传学家猜测,这些表观遗传标记可能来自同性恋男人的一些常有生活方式,但与他们的性行为无关,可能与同性恋相关,但不是原因。(Melissa Healy, “Scientists find DNA differences between gay men and their straight twin brothers,” Los Anglese Times, Oct 8,15, (http://www.latimes.com/science/sciencenow/la-sci-sn-genetic-homosexuality-nature-nurture-20151007-story.html). )

的确如此,其他研究员也表示:「同性恋可能由后天的环境触发。」(Sarah Knapton, “Homosexuality ‘may be triggered by environment after birth ,” The Telegraph. (http://www.telegraph.co.uk/science/2016/03/15/homosexuality-may-be-triggered-by-environment-after-birth/ ).)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