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與祭祖
基督徒與祭祖
https://www.ct.org.tw/1219412
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2631節
欣逢掃墓祭節,我願意與讀者談之敬祖之義,我們國人一向有敬祖的觀念與習俗,其實不只我們國人,就是猶太人或別的民族也都有重視敬祖一事。
從聖經上看,自有人類以來,上帝也教導人類要敬重自己的先人祖宗,在舊約中有亞當塞特的家譜,在新約中有耶穌基督的家譜創世紀五章,馬太福音一章這都是教導我們尊重生命的尊嚴,不忘記生命血統的綿延和不忘懷生命的根源上帝。
生命的根源上帝
一、敬祖之儀
我們國人都是在祖宗的牌位之前供奉牲禮,豐筵水果,以及其他的食物持鄉今只在其牌位前祭拜。
以果實供奉是給祖宗免挨餓得享受,燒紙是給祖先之魂魄有冥銀可用。
然而你想人的靈魂離開身體之後,還能喫食用物嗎?
但國人知道,所有供奉之物,不過是供給祭拜的活人喫用而已,而先人根本沒有取用,
若先人真取用而供奉之物突然消失,那祭拜的人一定嚇壞,再也不敢供奉,是因為再也沒有更好的方式祭祖,只好延用供禮祭祖至今。
二、敬祖之意
1、表活人孝心一次筆者與人談起敬祖,向對方說,國人用供食祭祖,祖宗有否取用?
敬祖乃活人表孝心
有人活在世上時,難保子女溫飽,死後能保佑子女後裔,使他們安全及溫飽嗎?
答案是不。國人所以如此行,完全是為了紀念先人而已,以此表露活人之孝心。
俗語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又說:「不孝者,不足談天下事也。」
所以孝是天經地義的事,既然只是表孝,也就不一定要用供奉的方式來表達。
國人所以用供奉的方式是因為孝道之勸勉延用二十四孝之故事中丁蘭之故事而使用祖宗牌位,
丁蘭原是一位不孝子,常用兇暴對待母親,一日出門工作,見小羊屈膝吮母羊之奶,因而定下心要孝敬母親,在情急表達不當之時,母親誤以為對她無禮兇暴而跳河自盡,丁蘭見情趕緊下水尋母未獲,只取得一塊板子,回去畫上母像,置於大廳,伏膝紀念母親之恩,後人用祖牌祭祖供奉乃是始於此。
有人以為基督教不祭祖,就是不孝的宗教,孰知上帝早在摩西時代頒布十誡已教導人要孝敬父母,耶穌也親自如此教導,保羅也同樣教導我們孝敬父母,得福長壽(以弗所書六章2、3節)
其實也正合國人之古訓,「親存盡孝,慎終追遠。」之教導。
基督教敬祖不祭祖
2、以祖牌為紀我們國人通常以祖牌為準,有祖牌才有敬祖。
認為祖宗之血食祭祀不能斷絕,香煙要有接替,代代相傳,才能光宗耀祖,所謂國亡不管,滅族卻必拼命奮鬥。
其實國人以此為紀也流於形式。因為在牌位上的「祖德流芳」捲軸上,清楚顯示,祖上之德行是要流傳而不是要祭拜,這只是要國人代代存記族系而做的。
所謂:「百代孝慈高仰止,萬年支派永長流。」「祖功垂世澤,宗德布義輝。」。
三、敬祖之真
1、非拜先人而拜祖先我們國人足以顯示此意,祖是「本」,而「先」是「始」,「宗」是「根」,人類之本或根乃是上帝也,祂是創造生命的主宰。
2、敬拜上帝孝思先人既然人類的祖先是上帝,祂從一本造萬族,取名為人,是照祂自己的形像造的,所以人該敬拜的是造他的主宰而不是生他的父母或先人。
人該敬拜的是造他的主宰
因為上帝才是萬物之主,萬有的上帝,有絕對的主權和能力,生命從祂而有,所以人敬拜祂可以得到照顧和保佑,禱告祈求也能蒙應允而得成就。
至於歷代的先人,我們應當思念,因為有生命綿延相傳,以及養育之恩在,所以基督徒敬祖方式是,聚集後人,以敬拜上帝的禮拜中,來思念先人的德性,勉勵後人親存盡孝,慎終追遠的作法來追慕遠本,孝思而非用祭物來祭祀。
默想:
1、誰是人類的祖先?合乎國字的解讀及聖經的真理?
2、上帝若是人類的祖先,那麼基督徒才是真拜祖先的群體,你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作者為新生教團新生教會退休牧師,現為自由傳道)